文|西秦木子
1
关于大学生就业的言论多如牛毛,比如“毕业就失业”,比如“阶层固化”,比如“寒门难出贵子”,等等,喧嚣尘上,大有语不惊人誓不休的态势。其实,都是装腔作势,意在吸引眼球而已。
虽然杂七杂八的大学毕业生,加在一起,每年超过一千万人,但仍然有更多的同龄人,由于各种原因没有上大学,他们都可以找到工作,自力更生,个别人通过长期努力,还实现了梦想,凭什么说大学毕业生就不能从零开始,开创自己的人生和事业?
说到底,还是个心态问题。
如果觉得自己多读了几本书,就高人一等,奇货可居,一出校门,就该被政府部门,最次也是五百强企业哄抢,有几条金光闪闪的大路摆在自己面前,无论走哪一条都直通梦想中的罗马,否则就很失落,觉得自己没有受到公正待遇,真是痴人说梦,网络小说看多了。
2
商业化的时代,个人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自由。自由是双向的,每个人既是选择者,也是被选者。一个人的价值,更多的体现在正在做什么,以及未来做什么,已达到或能达到什么程度,而以往的业绩、教育背景、原生家庭,都是过去式,只能作为基本参考。所谓英雄不问出处,一切以个人实力说话,就是这个意思。
每一次在一起都是缘分,都是合作,只有实力互补,彼此增益,而且能够持续,合作才会长久。
记得我93年从内地航空部的一家工厂辞职,到广东某港资企业打工。两千多人的公司,研发部有四位高级工程师,香港经理整天哇哇叫,二本毕业,刚刚工作了四年的我,开始很紧张。但一进入工作,我就找到了自信。国企出来的高工,很多年已经没有自己动手开发过产品,而我却刚在国企干了四年,赶上军转民,天天加班画图,开发产品,四年累计完成了一千多张图纸设计。结果可想而知,试用期三个月,我提前两个月转正,一转正工资就比高工高30%,一年后担任研发部经理。
结果决定一切。这是开放之初香港、台湾人带到大陆的观念,也是大多数企业用人、谈论成败的基本法则。抛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不说,就是现在,众多民企中的中坚力量,依然是低学历,长期亲力亲为,在本行业中积累了丰富实战经验,能够即刻解决问题、提供服务的那些人。
就连马云的阿里巴巴,也曾看重名头,空降过各路大神,但最终起作用,坚持下来的,依旧是最初的那一伙兄弟。他们没有高学历,没有显赫的家世,有的是实干、信任,和坚持到底的勇气与毅力。
3
我在企业待了二十多年,国企、港资、台资、日资、民企,都干过。虽然民企经济总量早已超过国家GDP的50%以上,但大多数民企仍然存在人才短缺、人才储备不足,后继无人等问题。民企最渴望的就是大学生,大学生的目光却盯住公务员,或者世界五百强,因此,就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好比单相思:A喜欢B,B喜欢C,C又喜欢D。结果大家都只好隔着一层窗户纸,感叹生不逢时,沉在各自的郁闷中不能自拔。
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老先生自有成仙化龙的信心和勇气,因此安于陋室,著文立说,终成一代大家,成为后世学习、传诵的楷模。
我想说,大学生的目光只要离开公务员、五百强,看看更广阔的天地,就会遇到大批求贤若渴的眼睛,一定会有那么一双顺眼的,突然心动的,等你等了很久的眼睛,跟你一触即发,电光火石,相见恨晚。不要犹豫,放下包袱,大胆地开始一段全新的人生。
有兴趣可以查查,目前的富人,包括那些富可敌国的顶尖人物,有几人当过公务员,又有几人在世界五百强干过。可以说,绝大多数起点都很低,都曾是一枚小白,在江湖上无名无籍,备受摧残。
都是从零开始,九死一生,打怪升级,不断突破,最终才成就了今天大家看到的角色。
4
子非鱼,无法得知鱼的苦与乐。每个人看到的都是别人的光鲜,却很难体会Ta内心的烦忧。
就连马云,不是也在常常读经念佛,研究大师的思想,希望打开一扇窗,开一个口子,找到内心与外界的平衡,得到安宁与幸福?
人生在世,各有各的造化和疾苦。放眼世界,天外有天,每个人都处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状态中,因此,攀比无益,徒增烦恼而已。
做自己想做,又能做的事,认真仔细,完成到极致。那些聚精会神的细节,会充溢时间,使接下来的每一个日子饱满丰盈,滋润身心,催发力量和勇气,不觉间,你走路会带风,你的眼睛会经常看着自己的前方,那里不论是风雨交加,还是阳光明丽,你一样前行,心存欢喜。
5
世界之大,包罗万象。植物可以找到自己的阳光,动物也在追寻自己的天地。作为万物之首的人,还怕找不到自己的生存空间?
抛弃一切借口,
排除心中不劳而获的虚妄,
站起来,活动四肢,
离开宅,向着自己的方向,
一切从零开始,又有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