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每月一度推荐好书的日子。这个月我们的学习主题是异常心理学,给你推荐几本这个领域的好书。
《像我们一样疯狂》
我想推荐的第一本书叫做《像我们一样疯狂》,副标题叫做“美式心理疾病的全球化”。“像我们一样疯狂”里的“我们”指的就是美国人,作者是一位美国记者。
从副标题你大概可以听出来,这本书对今天心理疾病的诊断体系是持保留态度的。作者认为,当前的诊断体系太“美国化”了。不同文化下的人本来有着五花八门的“异常”形态,最后都被美国式的诊断标准给同化了,“病”也是病得千篇一律。
怎么理解呢?这本书讲了好几个例子。离我们最近的例子是厌食症在香港的普及。作者调查了厌食症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到 21 世纪初的二十多年里,在香港逐步传播开的过程。请注意,被传播的不只是“厌食症”这个概念,还有厌食症状本身。作者调查发现,在过去的香港并没有厌食症的现象,只有从西方获得了“厌食症”的概念之后,医生才发现了这种现象。任何一个上了年纪的中国人都可以回忆一下,几十年前,你听说过有哪个年轻人因为嫌自己胖而不吃饭,最后饿出了生命危险吗?简直是天方夜谭。中国人对待食物的态度,那是民以食为天,当成头等大事来敬重。我们的原生文化中并没有厌食症这个概念。
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西方出现了大量有关厌食症的报道,有明星因此去世,大量青少年效仿追随。这些媒体报道传播到香港之后,在青少年群体中逐步形成了影响力,然后产生了第一例厌食症的病例。这个概念的普及,反过来影响了那一代香港人看待进食的态度,从而塑造出了接近于厌食症的症状,这些症状又被置于厌食症的框架下去评估、诊断、治疗......最后变得越来越像“标准”的厌食症。这就是美式心理疾病的传播过程。
另一个例子是 PTSD 在斯里兰卡的传播,下周的课程即将介绍这种诊断,它是发生在灾难之后的一种常见心理应激障碍。这种诊断同样发源于美国,而斯里兰卡作为一个佛教国家,自身文化中另有一套应对灾难的理念。2004 年斯里兰卡大海啸发生后,受灾者本来没有 PTSD 症状,但是由于很多西方的创伤治疗师前来援助,他们通过新闻媒体,告诉斯里兰卡人民,接下来他们会出现哪些症状,要提防哪些病态的行为,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寻求帮助。作者认为,这些信息与其说是在预防 PTSD,倒不如说是在“教学”PTSD,它教会了斯里兰卡人民用“创伤后应激障碍”这种美式框架,去理解他们灾后的反应。在这些创伤治疗师持之以恒的“努力”下,当他们离开斯里兰卡时,当地 PTSD 的发病率已经跟美国灾后的数据差不多了。
通过这两个故事,你应该感觉到了,作者并不支持当下的心理疾病诊断和药物滥用。无论是出于美国的知识霸权也好,出于对商业利润的追求也好,作者认为美式心理疾病的全球化带来了一个巨大的问题,那就是,限制了异常心理领域的文化多样性。
无论你是否认同作者的观点,我觉得这本书的内容对于学习异常心理学来说,都是一个重要提醒:不同的文化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异常心理,很可能也会塑造出不一样的心理症候。
所以,我要提醒你注意,我们学到的异常心理学并不是一个天然正确的知识框架,它本身就是被发明建构的一种可能性。我们最好能意识到,任何一种框架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会不可避免地带来限制。以此为前提,带着反思的态度学习异常心理学,我们的收获会更大。
《我想和你谈谈精神病人的世界》
我推荐的第二本书叫做《我想和你谈谈精神病人的世界》,这是一本很温暖的书。一提到“精神病人”,你可能会联想到那些在精神病院里的,穿着病号服,行为怪异的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其实题目中的“精神病人”,泛指一切有心理障碍诊断的人,也包含了日常生活中的抑郁症病人、焦虑障碍者、人格障碍患者。他们可能是你的家人、同事、朋友,或者我们自己。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韩国人,叫理端。她本人是一位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双相情感障碍我们在课程中没有重点介绍,简单说就是一种以抑郁发作和躁狂发作交替进行为特征的心境障碍。它的治疗和抑郁症一样,是一个长期慢性的过程。理端用了很多年反复接受药物治疗、住院治疗、心理治疗,也尝试过自残甚至自杀,最后“久病成医”,她找到了一种跟心理障碍和平共处,又能好好生活的方式。
这本书好就好在,它是病人写给“自己人”看的,视角不卑不亢。既有过来人的建议,又有恰到好处的共情。大多数关于异常心理的科普书都是专家写出来的,他们作为局外人,介绍心理疾病的成因和应对方式,虽然很科学,但有时也会让病人觉得:“你说得倒简单,你站在我们的立场感受一下,有那么容易吗?”
当然,还有一些猎奇类的故事书,把“精神病人”当成供人观赏的特殊人群,描写成怪异的天才,或者被同情的可怜虫,这些书就更糟糕了。理端这本书不一样。可以说,书里的每句话都是她自己用血泪趟过的路。比如,通常的科普书一上来就介绍病人的症状,但在这本书里,作者详细描述了病人在接受这是一种病,尤其是慢性病这一事实时,经历的心路变化。一开始是急于摆脱,与症状反复周旋。后来,开始接受有一些症状是会长期存在的。再到后来,逐步面对自己作为“病人”的身份,开始思考如何带着症状好好生活。这些心情,只有亲历者才知道个中滋味。
这本书的关注点也不是治病,而是病人该如何生活。包括该怎么评估自己的症状,什么情况下要去看病?跟医生怎么沟通?在生活中怎么适应学校或职场?怎么处理财务问题?日常生活有哪些可以调剂的兴趣爱好?等等。无论你是自己遇到过类似的问题,还是想帮助身边的人,还是出于单纯的好奇,想了解这些人的处境,这本书都值得一看。
《正午之魔》
第三本书叫做《正午之魔》,是一本全面介绍抑郁症的科普读物,作者也是一位“久病成医”的人。他叫安德鲁·所罗门,是一位美国作家,多年来一直深受抑郁症折磨。如果你想读一本书,比较全面地了解抑郁症,这本书可能是市面上最好的选择了。课程里讲过,一种心理疾病可以有不同的解释方式:生理原因、个体心理原因、社会原因,成长经历,等等。大部分抑郁症科普读物,都会根据作者的理论取向,有相对偏好的解释模型。但安德鲁·所罗门在《正午之魔》里,如实还原了自己作为一个病人和学者的双重视角:一方面他被动地承担着抑郁,沉浸在主观的痛苦中,另外一方面他也在主动地理解抑郁。作为一位聪明博学的知识分子,他通过大量的学习、阅读、走访、求问,在不同文化中探求对抑郁的解释和应对方法,同时,不同的解释反过来又影响了他在抑郁中的体验。
所罗门有一个发现,跟《像我们一样疯狂》很类似,用现代医学和心理学解释“抑郁症”,只是一种解释的角度。还有很多不同的选择,比如通过哲学、社会学、宗教、甚至玄学的方式去理解抑郁。在抑郁症领域,这本书可以说是包罗万象。所罗门又是一个极具好奇心的人,乐于尝试不同的方法,他吃药,接受心理治疗,同时也尝试多种多样的替代疗法。最终他也探索出了适合自己的方式,大部分时间他跟抑郁症状相安无事,可以正常地工作、写书、演讲。
其实,这本书的存在本身就打破了对抑郁症的一种污名,那就是把抑郁症患者看做缺乏能力、什么都无法胜任的弱者。所罗门作为重度抑郁患者,用五年的时间耐心地完成了这样一本煌煌巨著。向所有人证明:抑郁只是一种病,它可以给人带来痛苦,但它并不能定义一个人的上限。
《你好,焦虑分子》
最后再介绍一本跟焦虑障碍有关的书,叫做《你好,焦虑分子》。焦虑障碍是发病率排名第一的心理障碍,这个领域的科普书也有很多。
我推荐这一本,是因为它从风格和主题,都比较符合上节课讲到的与焦虑和解的理念。它不是危言耸听地介绍焦虑给人带来哪些危害,也不是煞有介事地教人如何克服焦虑,而是用轻松的、欣赏的笔触给这些“焦虑分子”画了一张像。那些我们熟悉的人,比如米开朗基罗、歌德、卡夫卡、伍迪·艾伦,都可以算做焦虑分子,是不是挺出乎意料的?和我们印象中的焦虑症患者不一样,这些人有好奇心,有创造力,还有用不完的能量。
这本书描绘了形形色色的焦虑分子:有的安静沉稳,有的争强好胜,有的善于自省,也有的富有创造力。他们都渴望让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
焦虑既可以成为他们的优势,但是有时也会成为缺陷。因此,焦虑分子要回答的一个问题是,如何让自己活成一种“适意”(舒适的适,惬意的意)的状态?通过这本书,我相信你可以找到答案。我很喜欢“适意”这个说法,这一个词就让人感到治愈,希望你也可以找到让自己感到“适意”的方法。
关于异常心理,我先推荐给你这四本书,希望能增加你对课堂内容的理解。
下周开始,我们来聊聊跟创伤有关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