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一篇软文,因为广告商认为我离最低10000名粉丝的要求还差9980个。
最近很火的一部片子,叫《摔跤吧,爸爸》,我中肯地给它评7分。电影中关于比赛的情节我非常喜欢,全程专注,比赛进程安排得非常自然。
但是我不得不说一下,看完以后回想起来,有一些膈应。
首先这个名字我就看不懂,应该叫《摔跤吧,女儿》是不是更恰当一些?
老爸是个摔跤手,全国冠军,按他这个体格和技巧,必定从小就是练家子。按照周杰伦老师的话讲就是,无论刀枪棍棒我都耍的有模有样。老爸魁梧的身体里藏着一颗赤子之心,梦想有一天能在世界比赛的赛场上飘起印度人民的国旗。
这个理想固然是极好极好的,属于典型的伟光正,有抱负的爱国青年。但全场的第一个bug就出在这儿,如果一开始你的理想信念如此强烈,为什么当老爸的老爸问了一句:“全国冠军,尚能饭否?”,就把自己可以实现的目标淹没在现实的洪流中去了。
不当冠军好多年的老爸,自是因为从小练武的原因,耽误了磨炼自己吃饭的手艺。“养家糊口,柴米油盐”,与“全国冠军,人生巅峰”比起来,孰优孰劣想必是不用多问。在强烈的对比之后,好的会变得更好,差的会变得更差。当初想为国争光的理想变得越来越坚定,然而日益发福的身材与日益坚定的理想变得格格不入。老夫聊发少年狂,既然不能亲自搞定,那就让我儿子来,我儿子搞不定,就让我孙子来,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子孙孙无穷尽也…豪言壮语深得愚公移山之精髓。
那么问题来了:儿女有实现父辈理想的义务吗?
《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反映的正是中国的现实。很多无法得志的父辈会对儿女说:「爸爸就是吃了没文化的苦,你要多读书!」,或者是:「爸那个年代条件不好,没办法学习乐器,现在条件也好了,爸给你报了钢琴,古筝,二胡…」
我记得小时候孩子刚出生多久的时候,都会摆一排东西让孩子选,如果孩子抓了笔,那以后能成作家,如果孩子抓了印章,以后会当大官,如果孩子抓了算盘,以后会成为商人。
我不是赞成迷信,但是有一点很好,就是给孩子选择的权利。
我们要清楚地知道,孩子并不是我们用来实现自己价值的工具,自打孩子出生以后,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选择自己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权利。孩子在成长的阶段有很多次关键对话需要进行,比如在培养兴趣爱好的时候,你要充分向孩子展示,素描是什么样的,音乐是什么样的,舞蹈是什么样的等等,然后与他进行交谈,问他如果让你选择的话,你会更喜欢什么。在孩子面临选择的时候,父母应该做的不是简单粗暴地交钱上学,而是在于收集尽可能多的资料,让孩子的眼界拓宽,发现自己的兴趣点。
电影之所以可以拍成电影,是有它的特殊性和传奇性,并不具有普遍意义。
电影里,老爸为了让女儿当上摔跤手,让她们每天早上五点起来训练,把她们的头发剪了,让其专注训练。这对孩子的成长经历非常不好,小孩子正是心智成长的时期,任何一点儿鼓励和嘲笑都可能影响他们的一生,何况让本来爱美的女孩子含泪剪掉自己的头发,放在现实中,可想而知会对孩子造成多大的阴影。
电影中理想化得安排了女儿一路通关,最后成为印度摔跤的全国冠军,这是典型的高风险高回报的示例。但是现实并不是电影,我们只有一个孩子,不能靠着概率来指导行为,所以面对风险系数如此高的事情,理性的父母绝不会选择孤注一掷。
所以不要把电影里的很多元素搅混了,我们太喜欢用结果去评价一件事了。当女儿拿到金牌时,好像所有在电影中出现的元素都变得合理了,比如剥夺女儿的选择权,老爸对梦想的偏执。但是不要忘了,传奇之所以能成为传奇,仰仗的还有不可忽视的随机性,所以我们应该对这些元素区别对待。
但其实教育孩子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不能一言以避之,试想一下,如果现在我们自己的孩子出生了,面临如何教育的问题,当所有的孩子都在学奥数,学乐器的时候,是否也想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当我们不想让孩子太受我们的主观意识影响,又害怕社会上那些非主流价值观影响孩子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
当这些现实的问题摆在面前的时候,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丰富自己的思维,不断容纳新鲜的思想而不至于使思维固化;多关心孩子是否快乐,而不是注重与人比较的成绩;多去让孩子领略如何爱小动物,如何爱家人和同学。让孩子善意地对待周遭的事物,希望他做到平静而自然,独立又博爱。相比于教育他,或许这才是对待孩子的正确思路。
爱,有时要帮助,有时要守护,有时要放手,而做到这些,不是要努力提升孩子的素质,而是要提升自己的认知,这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