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转岁月流年,流走的是难留的岁月,留下的是沉淀的厚重。许昌学院厚重的文化底蕴闪烁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我们国培学员将在这里度过难忘的一周国培培训。
(1)专家的引领
2022.02.20晴
2022版新课标披着神秘的“面纱”款款而来,似烟似雾,终久是看不“清”,“悟”不透彻,但听了刘忠伟老师的《一线教师看数学课程标准新亮点》之后,顿觉开悟了不少,虽还有小小的遗憾,但已有努力的方向。新课程标准,我也看了一遍又一遍,但看似浅显易懂的文字却无法在教学中运用,更无法渗透进课堂教学中如:数学课程标准的核心素养①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什么是数学眼光?如何体现在自己的课堂上?哪一单元的哪一节课更能的体现?毫无头绪,而今天刘忠伟老师的解读恰恰补充了我无法理解、运用这部分内容空白,专家的引领让我脑海中突然有了N种想法:我任教的是小学六年级的数学,第二单先圆柱和圆锥的教学在大的领域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课题的引入应创设学生熟悉的真实情景。如: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美术石膏模型入手。让学生认真观察抽象出图形,然后根据图形来画一画、说一说画的圆柱的两个底面的关系;根据圆的直径来猜圆柱有多少条高,为什么?这些都是数学的语言,还可以在实际情境中在小组内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在小组内进行数学探究,逐步养成从数学角度观察现实世界的意识与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新意识。②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这句话看似轻飘飘的,每个字都会读,但如何在自己的每节课上呈现却难坏了一众人。教师自己都无法悟透的内涵,谈何在课堂中给学生呈现,更谈不上渗透。而刘老师的讲解让我茅塞顿开:15×12=15×(10+2)横式是算理。竖式是算法,最后形成了技能。在一线的教学过种中有些孩子常常简单的计算题能做,但遇到变形就无从下手。如:102×90用简便方法计算时,有那么一部分学生不会算,但如果让他们用竖式计算,他们中间有一部分人能做对,细细想来,他们只会算法不懂算理,最后形成的技能也是缺乏一种“活”的灵魂。通过刘忠伟老师的讲解回头再细读课标,明白了很多,感谢许昌学院的各位领导用心良苦,感恩老师舍身处地的为一线教师送来甘霖,滋润干渴的心田。在这里像学生一样游走在三点一线中,沉下心来,听专家讲座、观优秀课例,过一段宁静而自省的日子,沉淀自己,沉淀心情,整理思绪,回归自我。沉淀后的人生,才更加厚重,取舍后的重新回归,清风明月,厚重而致远。
(二)犹抱琵琶半遮面
2022.02.21晴
听着窗外车来车往的声音,脑中复盘着今天的学习收获,静静的沉思着、回味着。感恩尚建丽老师无私的分享大单元教学的思与学;感恩许昌学院给一线教师呈现的一场场接地气的小学数字盛晏。填补了很多一线教师对新课标理解的空白。许昌市光明路小学的尚建丽老师分享的大单元教学的思与行,这类培训也听过,但不能理解大单元的大,大在哪?由大变小小到什么程度?这些疑问都是盘旋在脑中挥之不去的困惑。尚老师的大单元教学的思,让我看到了一个有思想,有担当、能行动的大国工匠的精神。她带领自己的团队一点一滴的去想,去思,去做。看着她为学员们展示的三种版本的《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对比,能看出尚老师严紧治学的态度与对自我的严格要求,敬佩的同时多的是感动、感恩!数的运算似一粒粒珍珠散落在不同年级的不同单元中,每一册的教学要求及核心素养都不相同。但尚老师通过大单元教中的思,用自己团队的智慧把这些散落在各处的珍珠穿成一串闪闪发光的项链,在惊叹的同时,让2022版新课标中的核心素养落地生根;在行中不同的年级设置不同习题。如基础巩固,详细说明设计意图;拓展题让哪类学生应该达到的高度等,都让我对大单元的教学有了新的认识与解读、感恩尚老师的解惑,感恩学院领导的用心安排。卢晓燕老师的《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让我重新认识了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像1-5的认识,不用老师教,你写出来全班学生都会读,并且用稚嫩的小手也能写出来。但他们不知道为什么?但我们上课的时候可以给他们提供合理的情境让他们写写、画画像语文一样用1造句子或者用肢体语言表示出来。从这些活动中让孩感受数学的别样之美,爱上数学。
(三)青年教师的风彩。
2023.2.22小雨
今天聆听了四节青年教师优秀课例展示,给我的感受是不虚此行,收获了很多在自学课标中遇到的难题,看能她们把课标中的知识无痕的渗透到自己的课堂中,让我再次感叹大国工匠的风采,再次感恩许昌教育学院接地气的安排,下面谈谈我对这四节课的理解:
一、别样的分数意义张严芳老师的这节《分数的意义》,从导入环带就让人眼前一亮。大屏幕上展示学生的作品,附有录音来说一说自己认识的分数,这是课前测的内容,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究者”。这样的前测激起了学生的表现欲,每个孩子都会用心说出自己心中的分数,甚至自律的孩子会提前复习新课,有不懂的地方都会查阅资料,一个提前预习新课的习惯在潜移默化中悄然而成。A、B两张学习单,在既尊重孩子又关注差异的情况下分层分置任务,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尽情生长。大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在张老师的课堂上绽放光彩。
二、有趣的分数王晨蕊老师的《有趣的分数》这节课,让听课老师直呼过瘾,环环相扣的上课流程精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配合精彩;拓展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无限可能精彩。静下心来回顾这节课,出彩的地方不胜枚举,但印象最深的是在王老师的引导下一个小男孩的回答:把2米彩带朝一个方向对折,再对折,2米的等于1米的。王老师让两个孩子帮忙对折一边折一边讲。听,这孩子语言组织条理清晰,推理能力突出,抽象能力也棒,我相信班里会有一部分学生听的懵懵的,那又何方,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发展区。
三、我的班服我做主学府街小学丁莹老师的《选班服》这节课从孩子们真实的情境中导入,这节课的内容是统计与概率的范畴,有温度的丁老师用微笑温暖着在坐的每一位,即有学生也有老师。每个孩子都可以选出自己喜欢的班服颜色,让学生经历从事物分类到数据分数的过程:感悟如何根据事物的不同属性确定标准,依据标准区分事物,形成不同的分类。在统计表中,学生进一步认识数据的分类,从中感悟对事物共性的抽象过程,为数学学习奠定基础,“老师还想上”一个稚嫩的童音响起是对丁老师这节课的最高评价。
四、身体的奇妙之“尺”赵梦雅老师的《我们身体上的“尺”》,在课堂上张驰自如,每个孩子都发现了自己身体上奇妙的“尺”子,知道了自己一拃有多少厘米,一脚有多长,一步能走多远,一庹是两臂伸直,从左手掌的中指指尖到右手的中指指尖的长度。儿童对万物充满了好奇,相信他们会运用今天所学的身上的“尺”对周边的物体都有测量的欲望;也会有孩子会向妈妈,爸爸炫耀这项新的“技能”。久而久之孩子们的估算也培养了起来,他们会惊讶的发现身体上的“尺”子。除了今天所学,眼睛也是一把“尺”子。多年之后,也许他们已经忘记是谁教他们的我们身体上的“尺”子,但这项技能已伴随他们终生。这就是爱因斯坦说的:“教育就是忘记了在学校所学的一切之后剩下的东西。”
五、综合实践活动在增强学生综合素质上下功夫王钰元老师讲的《综合实践活动在增强学生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是2022年版新课提出的更加细化的实践活动,在这方面的探索每个学校根据自己的学校有不同的发展,是挑战也是机遇。相信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综合实践活动会百花争鸣,大放光彩了。
通过这几天的学习,越发感到学习从来不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情,这应该是人生任何阶段都不可或缺的一种好习惯,学习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不只在于掌握新知识,更在于帮我们保持思考的习惯和充满活力的状态。只有持续学习,才能不断输入养分,增长见识,使得内心丰盈。每一次脱变,都是一次新的成长,感恩在培训中的遇见,感恩每位老师的助力,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