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今天读书反思:
(1)探索孩子过去、现在的例外,找到一些他曾经做到的点点滴滴的正向,来给孩子赋能。
(2)有效继续、无效改变。不以改变为目的才有改变的可能,孩子天生自带小雷达,当我们带着目的的去和孩子聊的时候,孩子直接就明白了你要干嘛——你又想来说服我、给我建议、阻止我的行为、否定我的想法,你根本就不明白我,我不想跟你聊了,你走吧。我们常常做的就是把天聊死,总是那个话题终结者。总是是因为我们其实在思维上根本就没有改变,用刘老师的话来讲就是约练得少了,当遇到事的时候,你脑子就空了,又习惯性的回到原来的模式。人的能力和习惯不是自由培养出来的,他们是被要求出来的,只有我们多练习、多思考、多觉察,好的思维模式才能慢慢变成能力和习惯。
(3)不断的好奇、具体化,将发现的例外深入、细部、步骤化,尝试用一般化的理论来赋予例外经验以意义化。以问代答,当时你是怎么做到的?怎么想到的?怎么做决定的?你是怎么做到让你的表现没有更差的?无论是在咨询过程中还是跟孩子聊的过程,我们都要不断的好奇、不断的澄清,遇事慢三秒,不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而是听他说,当他把想的都说出来的时候,往往很多事情已经解决了。
(4)治疗录像带和逐字稿,让我想到一个重度抑郁的孩子,每天记录自己的情绪和事情,当他多少天之后再回过头来看这些记录的时候,就会看到几个月之前的自己是比现在更加的困难,那么难自己都过来了,那些记录就会让他看到希望,看到自己能做到的部分,这些都是他宝贵的经验。又想到我们每天的正向打卡,当我们写到100天的时候,再回头去看那些我们记录的正向、反思,思考那时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又有什么不同、变化在哪里,那时我们是怎么做到的,现在的我又该做什么。尝试过、失败过没关系,再尝试再失败,比以前更进步的失败。不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有他正面的意义,当我们看到的时候就是我们开始改变的时候。
2.关于死亡:死有三种,身体死亡、社会意义上的死亡、心灵的链接,最后的死亡就是当你的亲人遗忘你的那个真正的死亡,死亡是一个观念,是心灵选择的一个决定,你是可以选择的,你不能决定你什么时候死、用哪种方式死、在什么地方死,但是你能决定怎么看待死亡,是身体还是心灵,至少你活着的时候做了自己想做的事。当你真正看清楚他的时候,你就没有恐惧了、就敢直面他了。
3.昨天孩子出去一整天,健身,约朋友打球、吃饭、看电影,把自己的生活安排的妥妥的。让我想到了渔夫和富翁的故事,非要等着我们拥有的财富的时候才能去享受阳光吗?如果人的一生都是在享受阳光,那何尝不是一个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