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抓字眼儿"习作",我们的软肋,短板。也正是潘老师带来的那番话的真正感受:"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名词,往往是我们无知的东西。"在昨天我们聆听了由王崧舟老师关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解析,今天潘老师的习作讲座亦是在语文核心素养的语境下来探讨儿童写作。儿童作文应该是童眼观察世界、童心感受世界、童言表达世界的一种自然倾吐。三句话离不开一个"童"字,可想而知对于小学阶段的老师来说了解儿童,了解儿童心理学是多么重要,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忙于繁事,缺乏蹲下来倾听童言童语,在评价儿童一切也是带着成人的眼光,对于儿童来说,这是何等的不公平。
潘老师还讲到如何评价儿童作文的点滴:心怀赏识,多就少改,保护儿童的写作兴趣,收获儿童的灵性文字。年龄越小的孩子,年段越低的孩子呈现的丰富想象会越浓烈,那都是充满灵性的文字与图画,如果成人缺乏对童性的了解,真的会犯抹杀这种可贵想象的错误。
那么写作的来源于哪里?还是潘老师那翻经典的总结:习作应该是儿童的生活中自然地分泌出来的,而不是靠老师挤出来的。自己油然而生的东西总是水到渠成,真实的,硬逼着头皮凑出来的往往属于流水账与完成任务。如何去避免,我们应该做个有心人,不仅仅是孩子,更是老师,老师只有拥有这样的慧眼与有心才能有效引导儿童关注生活,利用生活中的一切,习作就是这样来源于生活,把习作渗透到儿童的全部生活中去,让习作成为就如呼吸空气般自然,生活即是习作!不需要硬搬抢拽,凑字组词。
有效分析儿童惧怕习作的根源后,潘老师给我们进行有效支招儿。习作名"习",就是一种练习,也曾听一位名师说过,习作就得从小练,练得童子功,真实地把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记下来。习作也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完成思维的转化,让儿童易于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