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这本书一开始吸引我的点在于有趣而浪漫的书名。在今年的423读书日活动上,看见了学校公众号推荐该书的理由,产生了一定的兴趣,便开始拜读。
正文:本书的作者是丹尼尔·凯斯,他在布鲁克林学院修完心理学之后,曾担任杂志编辑、时装摄影等工作,继而担任高中老师,其间,即开始从事小说创作。他的著作以科幻小说为主,其中以《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和《24个比利》最广为人知,此外也以擅于描写多重人格的人物而著称。1959年首次发表中篇小说《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初试啼声即荣获“雨果奖”。到了1966年又以长篇化之《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获得“星云奖”。1968年,《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改编成著名电影《查理》,饰演查理一角的演员克里夫·罗伯森,更因该片而荣获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之殊荣。
书名中阿尔吉依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只被用来进行智能改造的老鼠。《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讲述了心智障碍者查理因为他个性和善、学习态度积极被选为智力实验的研究对象。经过该实验后,查理从一个智商只有68的普通人变成了一个智商185的天才。这种飞跃式的智商提高让他回忆起许多过去让自己困惑不已、模糊不清的记忆。且在不同智力阶段,查理看待世界的方式和感受也随之改变。整本书以为查理作为第一视角记录下整个实验过程的心理变化和思考过程,而这份完整冗长的记录报告也随着查理心智状态的变化不断转换呈现形式。总而言之,这是一个关于智力低下者变成高智商的天才后又重新变回智力低下者的故事。
查理自开始写进步报告以来,笔墨最多的便是关于自我身份认知的渴望与迷茫,他自童年起便渴望从争吵不断的父母处获得亲情,渴望自己变聪明,以便和面包店的员工成为好朋友。他仰慕着学校的女老师,用羞怯却纯良的眼睛看着他不懂的一切。当手术的效果逐渐显现,查理清晰回忆了起那些被当做累赘和笑料时的窘迫,也以此产生了愤怒。然而在智力获得进一步提升时,查理便说服自己敞开心扉去触碰那些痛苦的回忆,在不断深入研究学术知识的同时去突破自我寻找着关于亲情、爱情和自我价值的真相。本以为阿尔吉侬的衰败和死亡会令查理陷入狂躁的恐慌,然而查理却在烦躁行为的干扰下,用智慧使自己保持尽可能的理智。在心智与身体状况的极速转换中,查理始终保有对智慧的追求和对心底善良的守护。
在我们的一生中,至少要经历一次蒙昧无知,这便是我们刚刚出生时的幼年时代。在这个阶段,我们不能理解的事情有很多。我们没有美德也并不邪恶,我们的言行遵从于初始的本能。随着成长,我们逐渐被世界装载了大量规则,不过当我们年老的时候,便又会开始逐渐遗忘这些后天加注在我们身上的东西,重新回到纯然无知的世界中。
如果非要选择,或许傻子才更快乐,因为不懂,也就感觉不到痛苦。我们都曾路过蒙昧无知,直到最后才明白,理解是最大的残酷。可是即使如此,即使这个过程会很痛苦,我们还是会选择努力成为一个聪明的人、一个智商和智慧相匹配、明白残忍也感受得到快乐的人。
查理也像任何一个经历过成长期的人那样,曾困扰于虚荣、蜕变和性。但不管是作为愚钝的“小查理”还是直面死亡和失忆的“大查理”,他在每个阶段都努力抓着可以留住的东西。以至于最后的最后,他几乎忘却了一切,却依然乐观地抱着幸运兔脚和马蹄铁,相信世界上存在着让自己变聪明的魔粉。我在查理的进步报告中看到了他的非凡经历,也看到了许许多多普通人的一生。或许未必如查理这般浓墨重彩,但其中的纠葛、迷茫、感悟与和解,也曾在我们的人生中留下痕迹。
阿尔吉侬最终死去,查理选择在沃伦之家渡过余生,塔齐克马被送到实验室全面停用。他们的一生证明了制造智能的道路上有些道路不通,而证伪与证实一样有价值。探索的道路自行生发,花束和永恒的凝视献给阿尔吉侬们。
读完整个故事很难不为查理感到伤感,在没有变聪明以前,周围的一切对于他而言都是充满了善意,查理拥有很多朋友,尽管我们心酸那些人只不过是在捉弄他。拥有了知识的他,感受到的只是无尽的孤独。至始至终,能够与他相通的,只有小白鼠阿尔吉侬,所以当他看着阿尔吉侬慢慢走向衰竭,查理也看到了自己命运的最终走向。
结语:如果有机会,请放一些花在后院的阿尔吉侬坟上,那是给它的爱,也是给我的爱,谢谢善良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