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龄生长》| 拥抱不确定,才会创造出更多可能性

我们习惯了追求确定性的观点、研究结果,以帮助我们坚定信念,树立准则。但让人感到安全和确定的法则,未必就是对我们来说最合适的。

《逆龄生长》的作者埃伦·兰格博士,在1979年通过“逆时针”实验创建了“可能性心理学”。我们之所以能够创造更多可能性,正是因为不被所有已经确定的框架而左右。

在阅读本书之前,我从未了解过这一概念,而当我阅读了其想要传递的观点和理念时,我的确被震撼到了。

一个不可思议的“逆时针实验”

实验中,作者将16名80岁以上的老年人带到一个老旧的修道院中,场景被设定为20年前(1959年)。

这里并没有调整饮食习惯、加强锻炼等。16位老年人被平均分成了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的8位参与者谈话、讨论时都需要用现在时,也就是回到20年前生活。

研究人员将场地的平面图、基本规则等都告诉了参与者,他们不能将1959年以后的任何物品和话题带到这里。而对照组则需要用过去时来讨论20年前的一切。

并让工作人员每天跟老年人聊当年的新闻和话题,让他们相信自己就生活在1959年。

就这样持续生活一周,也成为静修周,而静修周的第二天,每个人都开始主动收拾打扫,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一周后,那些原本非常依赖子女和亲人的老年人(实验中的全部参与者)的听力、视力、记忆力、步态、握力、体力等都有了明显的改善。

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63%的人在智力方面得到了提升,对照组只有44%的人提升智力。

实验结束后,作者指出“限制我们的不是身体本身,而是我们对身体极限的看法。”

也就是说,当你充分体验生活和经历本身时,你才有可能真的去释放自己的能力。而不是按照所有人都在遵循的准则去指导自己的思维和行为。

作者认为当我们生活中大部分事情都足以依照确定性的准则来决策时,我们其实是漫不经心的,而只有当我们对自己每时每刻的生活产生了觉知,就会发现更多可以努力改善、向好的方向和方法。

什么是觉知

作者在准备演讲PPT时,会将页面顺序打乱,她认为只有当她不知道下一页内容的时候,才能更具觉知地讲好每一页。

不是按照确定性、安全性的准则去避免出错,而是关注当下的觉察及互动,因为每一场演讲的场地、观众都是新的。而每场演讲内容如果都是一样的,那其实只是漫不经心的表现。

绝大多数时候,人们总是在以往的经验中自动驾驶,这样做的确不容易出错,但也扼杀了更多的可能性。

人们按照惯性思维去看待生活中发生的一切,似乎每件事都应该有个特定的走向,和可遵循的发展规律。于是基于这样的思维定式,人们就会对视力变差、记忆力下降做出大众化的解释,告诉自己,人上了年纪无一幸免,大家都会经历这些,然后默默地戴上花镜,逐渐适应大家都必须接受的现实。

而逆时针实验中,作者一反常态的号召,让整件事都发生了美妙的变化。仅仅一周时间,老人们的自理能力、主动性、以及整个身心状态都得到了改善。

没有这项实验之前,这些参与者们的生活就和所有身体状态越来越差的老年人一样,看不到任何变好的可能性;而这项实验让他们探索到了自动驾驶之外的可能,一种一切都有可能变好的可能。

在人们签手术同意书时,会因为手术成功率高就坚定地认为自己一定会手术成功吗?当然不是。追求确定性和安全性,只存在于自己能够接受的范围内,也就是希望结果不会更差。

但是当我们每天都处于自动驾驶状态中、下意识去做事时,有没有想到生活、工作还有可能变得更好呢?人们往往因为担心会出现糟糕的(也就是“比现在”更差)结果,而奉劝自己去适应大众都在遵从的准则,以保护自己免受未知、不确定性带来的痛苦和折磨。

有了概率之后,人们就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暗示,认为概率不会出错。但是概率抹杀了概率之外的一切可能性。

并不是说概率不能作为参考,而是参考之余也需要意识到其他可能性的存在。

我想实验之前,没有多少人会认为人上了年纪后,身体依然可以越来越健康。但这个实验带来的结果是参与实验的16个老年人的身心状况都得到了整体提升。那么在这个特定条件下创造出来的可能性就不单单是极少数了,不是吗?

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是,当你内心认为你将会越来越健康时,你就真的会比同龄人更加健康呢?这不是一个能够得到标准答案的问题,但是它是值得我们探索和深度思考的。

觉知,就意味着,充分体验自己当下的经历,不被所谓的“应该如何如何”去束缚自己思考、思维、行为及决策的框架。

人生是具备无限可能性的

作者认为追求确定性是一种可怕的心态,它会让人们将自己误以为的世界和真正的现实世界隔开,同时人们也失去了选择的机会与权利。

人们认为自己生病了可以找医生,医生会根据多年的经验和高明的医术治疗自己的疾病,倘若真的无法治愈,那就是自己运气不好。但是他们却从未想过自己是否能够在还未去医院体检之前就先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

他们也不会相信,自己有可能比医生更加“专业”。我们不需要做到像医生一样给人下诊断、开药方,我们只需要了解自己的身心状态,并且花时间去有针对性地学习相关的知识,以促进自身健康就可以了。

我们不是不需要医生,只是我们才是那个最需要对自己健康负责的人,而不是医生。我们不能在不做任何努力的情况下生病了,却希望医生一时的诊断、手术或医嘱就能够帮我们解决80%以上的健康问题,因为这不现实。

科学、医学也是在持续改善和进步的,我们不能把所有未被规模化、大概率化的可能性都抛开不谈。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的。

自从连续几次看过中医后,我就开始学习营养学知识、调整饮食结构、加强锻炼,皮肤状态、注意力等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而这些光是遵医嘱,是无法得到全面改善的。

因为医生通常只会说“注意休息、别熬夜、饮食方面调整一下,别吃口味太重的。”仅此而已。

很有可能医生也并不清楚如何才能改善炎症体质,很有医生对营养学知识的了解程度也是匮乏的。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也可以做自己的营养顾问。当然,对于需要药物干预、体检及相关治疗手段的状况,医生也是无可替代的权威。

留意细微的变化,就是觉知的表现

实验开始之初,研究小组在接参与者上车时,有些老人几乎是被抬上车的。依照这种情况,很显然,作者也无法预料一周后的结果。

作者告诉我们, “认为世界是稳定不变的,是一种稳定性错觉。”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具备了多种、甚至无限的可能性,只是在“觉知”之前,人们很难会去挖掘这些“可能性”。

许多事情都在频繁的发生着细微、且不容易感知到的变化。我们不能总是用相同的方式看待同样的事情或是不同的事情,也不能总是用不同的方式去看待不同的事情或相同的事情。

而是观察正在经历的事情本身,从经历中去感受、去觉知某些事情究竟有没有发生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用觉知的状态去应对每一时刻。

你会发现很多事情都与自己曾经以为的不太一样了。

渐渐地你的思维、行为都会有所变化。如果你能够记录自己每天的经历和感受,每隔一段时间回头看看自己的记录,你就会惊叹于自己的惯性思维正在逐渐得到改善。

你将意识到自己从前没有留意过的细节。

拿家人的健康来举例,长辈们的记忆力、听力及视力,孩子的注意力等很少会一夜之间就下降了,这些变化的过程往往都非常漫长。

但如果家人和你都没有对这方面特别关注,那么很少会发觉这些变化。

健康不是标签化的状态

人过了50岁身体记忆力、注意力就开始下降了;65岁就没有工作能力了;70~80岁就会忘掉关煤气导致无法下厨;年纪越大听力、视力、步态、体力就越不如一般年轻人。

像这样被贴上确定性的标签的描述非常多。静修周刚开始时,参与实验的老人们也对这些标签化的观念深信不疑,他们的行为都在追求着所谓的确定性,实际上就是严格按照标签中定义的状态去生活。

吃容易消化的食物;认为味蕾退化了所以不愿吃其他食物;在可以自由活动的情况下却从不运动等等。

他们无法接受被研究小组要求刷自己用过的餐具,无法接受自己睡眠时间比平时长一点点。

换言之,他们只接受习惯了的标准化生活状态。然而他们却没有意识到正是这些惯性行为及消极思维使他们变成所谓的标准老年人的模样。

其中也有很特别的参与者,一直在鼓励其他同伴勇敢尝试新鲜事物,也的确有几个人开始积极响应了。于是渐渐地,他们不再认为自己是曾经以为的那个自己了,不再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能做了。

这就是他们改变、发掘自身可能性的开始。

当他们内心认定自己老得什么都不能做的时候,自然也就什么都不会做。但事实上他们的身体状况是不是真的那么糟糕,还需要他们自己去检验。

医学一直在发展、在进步,但“测试我们健康状况的工具都是由人创造的,因此是不完美的”。

科学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概率,但不是事实。作者不是说科学不值得信任,只是她认为我们不该去盲目信任那些概率。

要知道科学进步的逻辑是不断地推翻前面的数据,得出最新的结论,然后发表论文,随后就会各种相关行业根据研究的理论去做各种各样的创新。

曾经胆固醇和脂肪一度被理解为健康隐患,而近些年我们才得知糖、精制碳水化合物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并将曾经低脂饮食的习惯调整为摄入健康的脂肪、戒糖、吃结构完整的蔬果等。

实验都是有特定条件的,不会考虑到所有因素,而人体是很复杂的。我们在医疗剧中总是会见到所谓的“奇迹”,现实中也存在。但我更愿意相信有许多事情的发生超出了人们原本的认知。

重新定义医疗规则

书中分析了医护人员穿制服的原因:方便区分医疗团队中的不同岗位;制服的颜色不容易藏污纳垢,这样就可以及时清洗;方便医生完成一些可能会弄脏衣服的操作。

此外,制服可以制造一定的距离感,患者及家属就能明确对面坐着一位专家,也就是引导大家尊重权威。

但作者认为,在养老院这个场景下,如果工作人员穿上制服,无疑就是在对老人强调“这里是医院,不是家。”

作者曾经在给养老院做顾问的最初,会随身带着笔和本,而这两样东西,似乎就是身份的象征。

后来作者自己不再带笔和本子了,也建议工作人员脱去制服,于是接下来老人、护士、顾问之间,便不再是不同身份的人的交往了,而是人与人之间在进行交流。

老人对护士不再像之前那么苛刻了,护士也更尊敬老人了。

我在其他医生写的书中倒是看到过他们与病患的对话,并且的确有一部分带有指责性的,只是那本书的作者自己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医生的白大褂会调取出患者脑海中对医生的刻板印象,不会把医生当普通人、而只是权威人士,也就会很自然地产生距离感,认为看病这件事就非常严肃。

医生的专业性、权威性,会使得患者与医生对话时总是小心翼翼,生怕说错了什么被医生“批评指责”,或是担心自己问的问题会占用医生太多时间。甚至有时,患者去看病都会忘掉自己本来很想问的问题。

原本规则(这里不是针对医疗规则,只是规则)都是为人服务的,但是规则也并非都是完美的。实际上我们也不是在寻求完美的规则,但每当我们意识到由规则引发的问题时,还是需要深入思考的。

自行解决问题的人总是更健康

养老院所有房间的门都被要求全天开着,院方工作人员认为开门的原因是担心引起火灾,但那里从未发生过火灾。

作者认为被要求一直开着门这件事,剥夺了老年人的隐私。这件事不一定要这样做,而是可以根据老人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哪个房间的门需要打开,哪些是不必要打开的。

当所有的规则都在暗示大家“你就是老人,你已经无法照顾好自己”的时候,老人们就会被这些暗示所影响,他们就会真的变得越来越被动,思维和行为上都会变得懒惰。

这时“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照顾好自己”便不再是他们自己的责任了,而是工作人员的。

随之而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究竟谁才是最应该对自己健康负责的人呢?

由此引发的思考为:护士会照顾到所有老人的生理及心理需求吗?当老人在心理上产生依赖时,他们会认为自己的某些需求没有被照顾到,是因为护士不够细心,而不是自己没有明确与护士沟通自己的需求。

就像逆时针实验中的老人,他们的改变正是源于自己从思维定式中走了出来,才逐渐摆脱了“自己必须被人全面关注,才能生活下去”的认知。

由此可见,我们看待事情的角度和思维一直在影响着我们的决策和行动,如果人们总是漫不经心地生活、工作、与他人相处,那么很可能他们都意识不到自己在做些什么。

不要让诊断成为现实

对某些疾病的绝望态度,会使人无法保持乐观,同时,也因为对诊断和疾病的理解,使人逐渐放弃正常的生活方式。

比如,一个得过癌症、且症状得到缓解的人,如果认为癌症只是暂时缓解了,那么对他来说,癌症迟早还会复发,并且癌症复发是未来生活中的一部分。

也就是说,他会认为自己的癌症根本无法让自己一直活得像正常人一样。身边的人也会偶尔就聊到癌症这件事。

研究表明,相比“缓解”,“治愈”这个词更能让人在情绪上处在积极状态中。

在患有乳腺癌、但目前都处于稳定状态的64名患者中,认为自己被治愈的人,其幸福感、健康水平、身体功能等都更加突然,因健康问题造成的角色限制、疼痛都更少。

且参与者“觉知”部分得分越高,身体机能也就越好,情绪方面也更加稳定。

也就是说,人们对疾病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真的会影响到实际的健康水平。

当你认为自己处在健康状态时,就有可能会保持“健康”饮食,学习相关的知识,以确保自己能够一直健康下去;

但当你认为自己必须要靠吃药、求医、问诊才能达到健康的目标时,你会觉得加健康离自己很遥远,在行为上,也就不太会持续做出对自己有益的选择。

所以即便医学上对很多状态都有确定性的描述,也无需一直带着这些标签(急性病、慢性病、不孕不育、焦虑症、抑郁症等)去生活。

带着觉知看待健康问题,你会发现这一刻的状态并不等同于未来的“判决书”,它只能代表你这一刻的身体状况,仅此而已,而你可以通过学习健康方面的知识、调节情绪的方法等,来使自己变得越来越健康。

因此,不要把阶段性的诊断当作标签贴在自己身上,从而引导自己用消极的态度去会看待这段经历。

最后,我想说

我们能够从书中看到作者通过“自我觉知”逐渐挖掘出来的各种可能性都在让事情朝着更顺利的方向发展。

这也是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的能力,即摆脱曾经的思维定式,带着觉知去感受我们正在经历、以及即将经历的事情。

带着觉知去充分体验、感受自己当前的经历,不论是疾病或是其他方面,都能从中找到种种不确定性,而觉知到这些不确定性的时刻也很有可能就是改变的开始。

因此,这并不是一本单纯聊健康问题的书籍,而是彻底改变我们认知及生活态度的一本生活指南。个人认为本书非常非常值得推荐给大家。

借用作者的一句表述来结尾。 “我们的文化喜欢把一切量化,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能够做些什么呢?我们要提醒自己,这些话语和数字确实告诉了我们一些事情,又确实没有告诉。而且,我们可以坚信,它们背后隐藏着不确定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911评论 5 460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2,014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2,129评论 0 32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283评论 1 26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159评论 4 35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161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565评论 3 38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251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531评论 1 292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619评论 2 31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83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255评论 3 31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624评论 3 29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916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99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553评论 2 34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756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