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活动:读背,懂
读背的目的是弄懂文章大意。“天地不仁”,读。
ppt1: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师:把一些难写字写一写。“橐龠”两个字,“刍狗”的“刍”,读音是“chú”。
(生书写)
师:好的,开始落实训练,读起来。
ppt2: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①刍(chu)狗:用草扎成的狗。古代专用于祭祀之中,祭祀完毕,就把它扔掉或烧掉。比喻轻贱无用的东西。在本文中比喻:天地对万物,圣人对百姓都因不经意、不留心而任其自长自消,自生自灭。正如元代吴澄据说 :“刍狗,缚草为狗之形,祷雨所用也。既祷则弃之,无复有顾惜之意。天地无心于爱物,而任其自生自成;圣人无心于爱民,而任其自作自息,故以刍狗为喻。”
ppt3:
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也是没有仁爱的,也同样像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任凭人们自作自息。
师:这两句作者由天地之道讲到圣人之道,他们都有共性,你发现了没有?
1.无所谓仁慈,没有仁爱(没有偏向,公平无私)
2.任凭万物百姓自生自灭、自作自息(随其自然,不加干预)
天地于万物的“仁爱”不是没有,而是公平的,不会因为爱哪个就给它更多一点,也不会因为不爱那个就少一点,“不仁”是更加公平的仁爱。
ppt4: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②犹橐龠(tuóyuè):犹,比喻词,“如同”、“好象”的意思。橐龠:古代冶炼时为炉火鼓风用的助燃器具——袋囊和送风管,是古代的风箱。
③屈(gu,三声):竭尽,穷尽。
④俞:通愈,更加的意思。
师:“屈”的意思是“竭尽、穷尽”,请标记在书上。
请大家把这个句子读一读。“天地之间”,读。
ppt5:
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
(生齐读)
师:我们学习最后一句,“多言数穷”,读。
ppt6: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⑤多闻数穷:闻,见闻,知识。老子认为,见多识广,有了智慧,反而政令烦苛,破坏了天道。数:通“速”,是加快的意思。穷:困穷,穷尽到头,无路可行。
⑥守中:中,通冲,指内心的虚静。守中:守住虚静。
(学生齐读)
师:我们要特别注意“数”是个通假字,意思为“速,加快”,这个句子翻译为“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
师:多么美妙的文字啊!我们要能很通顺地解析课文,大家一起来朗读。
ppt7:
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也是没有仁爱的,也同样像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任凭人们自作自息。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
师: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弄懂内容。
活动二:听记,知
师:继续我们的训练——听记,知晓很多知识。拿起笔来,我讲,大家做好旁批。
ppt8: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开篇用例,正面用例。
师:注意这都是文学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