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在过去一年新冠疫情爆发期间,人们由于居家时间变多,整体入睡时间平均延迟了2-3小时。
日常生活中,绝大多数人的睡眠不足是由不良睡眠习惯导致的,而也有一部分人正经受着“晚上睡不着,早晨起不来”的折磨,在“熬夜修仙”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这也就是传说中“睡错了时区”的病——睡眠时相延迟障碍(DSPD)。
睡眠时相延迟障碍是睡眠门诊最常见的昼夜节律睡眠障碍,多在青少年和年轻人中出现,患病率约为3.3%-4.6%。
(01)什么是睡眠时相延迟障碍
睡眠时相延迟障碍可以理解为明显的“夜猫子”昼夜偏好。
患者通常不能在社会普遍接受的时间入睡和醒来,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晚不睡,早不起”,他们的入睡时间通常晚了至少2个小时。
然而迫于社会压力,他们必须比自己渴望醒来的时间起的更早,白天经常出现困倦。这是由于患者身体内部昼夜节律无法与环境的光/暗周期同步所致。但是如果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生物钟选择作息时间,通常睡眠质量与时间相当正常,并且起床后感觉精力恢复。
(02)为什么会产生睡眠时相延迟障碍
多种生理性和社会性的因素都可能促发DSPD,主要与青春期相关的生理性昼夜节律延迟有关,其他还包括对光的生理节奏敏感性的变化以及社会和行为因素等。
(03)睡眠时相延迟障碍有哪些特征
1.不能在预期的时间入睡以及在应该醒来的时间起床,症状存在至少3个月。
2.当允许任意选择自己的作息时间时,睡眠质量和持续时间会改善,但依然维持24小时睡眠-觉醒时相延迟模式。
3.DSPD的诊断还需要完成睡眠日志和体动记录仪监测,并显示习惯性睡眠周期延迟。
4.没有其他的睡眠障碍。
(04)睡眠时相延迟障碍如何治疗
DSPD的治疗主要包括行为调整,旨在逐步提前就寝和起床时间,以达到符合社会和职业约束条件的作息时间,以及避免肯加重病情的不良睡眠习惯。定时的褪黑素和光治疗可以帮助调整昼夜节律。
行为调整:如尽量减少咖啡因、尼古丁和酒精摄入;在预期入睡时间前至少2小时避免参加让人兴奋的活动等。建议保持规律的起床时间,既使在周末也不要恢复晚睡晚起的习惯。
早晨光疗:早晨光照会使昼夜节律提前,从而纠正时相延迟,有助于生物钟的重置。
策略性避免夜间光照:灯光照射会延迟褪黑素的分泌,导致生物钟延迟,因此策略性避免夜间光照对改善时相延迟有益。如不要在睡前玩手机或看电视、电脑等。避免屏幕的光线使睡眠延长、兴奋大脑皮层,加重入睡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