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新木桶原理而言,一个木桶的容积大小,是由桶底的情况(漏不漏水)和长短板的组合情况综合决定的,那桶底代表了每个职场人必须达标的基础能力,比如:叙述表达,关系站位,情绪管...
就新木桶原理而言,一个木桶的容积大小,是由桶底的情况(漏不漏水)和长短板的组合情况综合决定的,那桶底代表了每个职场人必须达标的基础能力,比如:叙述表达,关系站位,情绪管...
来访者都是需求未得到满足,长期处于心理饥饿导致出现病症化、无法自如应对生活才来到我们面前的,咨询师的任务之一,就是要给他们补充心理营养,帮助他们把“接触的圆环”闭上,完成“未...
“改变发生在当一个人成为他自己的时候,而不是他变得不像自己的时候”。这是格式塔治疗的重要理论前提,有着支撑性的作用,因为完形治疗师认为根本性的改变不会发生,除非个体的整体人格...
如果你看过王铮老师做个案,你就能对这个题目有深深的共鸣——那种水到渠成一气呵成的流畅感,比排练多次的精品演出更完美,简直出神入画! 喜欢戏剧并有过表演经历的皮尔斯,和曾是音乐...
当心理咨询与治疗称之为“治疗”时,可能已经打上了一个“痊愈”的印记,但格式塔治疗的目标,却有意地避开这一角度,保持了一种“创造性中立”。 “创造性中立”是完形方法实践中的一种...
完形治疗由皮尔斯和他的妻子以及古德曼首创,“未竟之事”却因俄罗斯的一位完形心理学家蔡加尼克(1931)命名,“未竟之事”指的是我们需要去完成未完成的事情,蔡加尼克研究发现,“...
明白了接触因僵化而处于某个极端点的原理后,怎么去调整它呢?用人类最原始的办法——摇动,让它恢复敏感的应对,保持灵活张力。 回到接触模式的认知初始,精分学派将接触的阻滞称为“阻...
投射是个体为了满足自恋玩的另一个情绪游戏。人活在世上,有很多时候要与人为伍,也与人相比较,因为教育告诉我们要出类拔萃要出人头地,否则会被甩在人后会没面子会没活路(生物的竞争法...
回射是个体没有办法完成一种接触时情绪的对外表达(实际或经验中的被拒绝),于是自己去替代环境(别人)体验自己的情绪表达的一个无奈过程。这句话听起来有点拗口,没错,它是一个被扭转...
理想的接触就是皮尔斯、金克尔和克拉克森们分析、表达的那样,从前接触到接触、最终接触、后接触,(或从1至6或从1至7)但循环接触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过程,它有着很多灰色的阴影,也...
完形循环被皮尔斯提出后,用于标示的图形也出现了,最有名的是ZinKer在1977年提出的觉察-兴奋-接触循环图,它像极了一个“两坑一坡”横切面,两个“坑”的前坑底是有机体处于...
任何理论经验的形成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并要通过实践检验不断地修正完善才能更具有指导性和概括性,建立于实验科学基础上的心理学也是如此。 体验循环理论的提出和完善经历了早期构想和后...
什么是接触边界?它是存在于我们与环境接触和分离之处。 皮尔斯说:接触边界是一个人感受“我”与“非我”关系的地方,通过这种接触,两者都会有更加清晰的体验。他的确是一个禅宗学人,...
“当你聚焦于你的世界,贯穿于你的故事中的态度和信念的复杂程度决定了你感知世界的方式。也就是说,你复杂,你的世界就复杂;你简单,你的世界就简单;你温和,你的世界就温和;你暴燥,...
觉察连续体与完形理论的每个方面都存在关联。 完形的目的是觉察,即与一个人的存在,以及这一刻“是什么”关联起来。也就是恢复图形与背景体验之间的流动――原来它们被抑制被封锁而固着...
完形方法与医学模型最明显的不同是,医学模型对人采取原子化的观点,个体被看作是系统的集合,疾病中的患者被看作是完全被动的,因此需要一个专家给予各种“垂直的”治疗建议――想起医院...
完形治疗是一种整体的以身体为中心的心理治疗。整体论(有时拼写为整体主义),表明把世界视为一个完整且相互关联的整体。“整体论和完形都把整体看作是一种不断变化的状态,并不断发展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