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传习录》学习的最后一次课。《钱德洪跋》,钱德洪这篇“跋”,乃专为下卷所作,不包含上、中二卷。 阳明先生说:“人生之大病,只一傲字”。“傲”与谦虚相反,与人...
![240](https://cdn2.jianshu.io/assets/default_avatar/7-0993d41a595d6ab6ef17b19496eb2f21.jpg?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imageView2/1/w/240/h/240)
今天是《传习录》学习的最后一次课。《钱德洪跋》,钱德洪这篇“跋”,乃专为下卷所作,不包含上、中二卷。 阳明先生说:“人生之大病,只一傲字”。“傲”与谦虚相反,与人...
今天继续学习《黄以方录》的后半部分。 有一禅师问道,天龙和尚竖一指而示之,禅师当下大悟。自此,凡有来参学问道的,禅师亦唯举一指以示之,被称之为“一指禅”。天龙和尚...
今天学习《黄以方录》的前一部分,其中心意思是一草一木皆有理。 孔子在《论语》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是说,只顾读,而不思考、体会,就会越读越糊涂;只顾...
今天学习的是《黄省曾录》的最后一部分。 人世茫茫,到处都有是与非。正确的东西总是正确的,错的东西总是错的。但是正确的东西有时不被接受,错的东西却有时得以流行。...
今日继续学习《黄省曾录》。 治理天下是儒家的目标,儒家是入世的;而佛教既是入世的,更是出世的,佛教的最高目标是治理众生的心灵,使众生都能了生脱死,超出六道轮回,...
今天学习《黄省曾录》。其中心意思是"良知是造化的精灵。" 黄省曾,字勉之,号五岳,苏州人、著有《会稽问道录》十卷,此篇可能录自《问录》。王阳明在浙江讲学时(15...
今日学习《黄修易录》,其中心意思是生之谓性。黄修易,字勉叔。其余不详。 问:“心无恶念时,这个心就空空荡荡,是不是再需要存养一个善念?”先生说:“既然除掉了恶念...
今天学习的是《黄直录》,其中心意思是过分矜持亦弊端。 黄直,字以方,全溪人。嘉靖二年进士,任漳州的推官,因抗疏论救而下狱。曾从学于阳明先生。 人的心性与...
今日学习《传习录》下部中的《陈九川录》,其中心思想是戒慎恐惧在心念。 陈九川(公元1495——1562年),字惟浚,号明水。江西临川人。授太常博士。因谏明武宗南...
今天学习内容《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其中心意思是蒙以养正,意为蒙稚的时候应当培养纯正无邪的品质。 明·武宗正德十三年(1518年),王阳明平定江西的动乱...
今日继续学习《答聂文蔚书》的第二部分,此信为阳明先生与聂文蔚的第二封论学书信。 此书于嘉靖七年(1528年)十月写于广西,为王阳明的绝笔书信。其时王阳明肺病再度加剧,...
今天开始学习《答聂文蔚》,这是先生写给聂豹的信,其中心意思是:人即天地之心。 聂文蔚(公元1487——1563年),即聂豹,字文蔚,号双江。江西永丰人。官至兵...
今天学习的是《答罗整菴少宰书》,其主要内容是"正心诚意"。 罗整庵(公元1465——1547年),即罗钦顺,字允升,号整庵。明代江一西泰和人。进士,官至吏部尚书...
《答欧阳崇一》一章篇幅较短,其中心意思是"万物皆备于我心"。 欧阳崇一(公元1496——1554年),名德,字崇一,号南野,江西泰和人。嘉靖二年(1523年)进...
我最反对清心寡欲。更反对以清心寡欲作为修行的借口,阳明先生以引犬这样的话来使人清醒。私欲是克制不了的,克制的东西只会让这个欲望更强。这边克制了那边冒出来,把狗牵进屋里再赶出去...
真乐何在 家里无论尊长、幼童举杯相祝,往往是,祝你天天快乐、祝你天天有个好心情,快乐是长者对孩子的期许。也是孩子自己的期许。真正的快乐在哪里呢?生活日益富足的国人,无...
妄心,照心 妄心则动,照心非动。 陆元静问:“下手功夫,觉此心无时宁静,妄心固动也,照心亦动也。心既恒动,则无刻暂停也。” 他的困惑,我想,很多人都有,我也有。...
今天开始学习《答陆原静书》,陆原静,就是前面的陆澄。 一是大自然没有变化也没有静止,有静止必有变化,整个世界处在不停的运动变化之中,没有什么东西是不动、不...
今天学习《启问道通书》。道通,姓周,名衡,号静庵,常州宜兴人。曾从学于王先生阳明,后又从学湛若水,合会王、湛两家。曾历任知县。 一是阳明先生在回复弟子的信中,待之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