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学习《传习录》下部中的《陈九川录》,其中心思想是戒慎恐惧在心念。
陈九川(公元1495——1562年),字惟浚,号明水。江西临川人。授太常博士。因谏明武宗南巡,廷杖五十。后又任礼部郎中,受诬下狱。后复官,周游讲学。
阳明先生以“正心”、“诚意”来代替“格物”的观点,使许多学者仁人深受教益,但也遭到一些人的反对。这些人认为,阳明先生的“格物”说只是些主观意念活动,只能称为“物格”,而不是探索客观事物的“格物”。并指责其对《大学》“格物”的解释,即“使事物各得其正”和“为善去恶是格物”,违背了《大学》的宗旨。但更多的是再先生的反复讲解下终于开悟!
“戒慎恐惧”一语出自《礼记·中庸》。历来学者特别是东汉郑玄多从消极防范的意义加以解释,阳明先生也不例外,即认为是谨慎言词,如临深渊,战战兢兢之意。一个人想通过独坐来达到无念是不可能的,而是要将思虑归正,消除欲念,自然就会"静"。听有声音的音乐的人,耳朵会变聋;听没有声音的音乐的人,耳朵会听得清楚。耳朵不聋也听不清楚的人,与神明相通达。这也许就是专一的功夫吧。
格物,理会一事都要穷尽。由近及远,由浅而深,由粗到精。博学之,审察之,慎思之,明辨之,此四节次第,重重而入,层层递进。朱熹说:“穷理,穷究得尽,得其皮肤是表也,见得其奥是里也。”意思是说,必须经过这样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才能得到良知,才能存善除恶。对于朱熹的这种观点,先生还是很认同的。
本章中再次讲述"格物"的要领,这是先生心学的基本。朱熹用《大学》“致知在格物”的命题,探讨认识领域中的理论问题。他强调穷理离不开格物,格物才能穷其理。物的理穷得愈多,知识就愈广。由格到致知,有一个从积累有渐到豁然贯通的过程。但阳明先生的“致知”说与朱熹本是一脉相承,但又有新的发展,主张“致知者,诚意之本;格物者,致知之实”,“不本于致知,而徒以格物诚意者,谓之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