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四川
  • 16鄢凌峰
    君与臣代表的不仅是一种近乎无解的关系,还代表着一种制度-----封建制度。封建就代表着集权,事无大小皆绝决于上,或着再加上几个臣子。这种制度在我们现在看来可以说是非常不合理的,但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出现了这种制度,而且还有的国家保持到了现在。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我个人认为这是历史的必然,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那时候掌握的知识很少,几乎没有办法活下去,只有抱团,一包团就必须有一个领导人,在领导的人们或许过上了好一点的生活,由于愚昧人们肯定会产生崇拜,如果神明再出来说两句,一个君王就诞生了。再在我看来封建统治就像一个巨大的赌局,一个贤明的君王,几个好的臣子,就赌赢了。如果是其他的情况就赌输了。现在人们不可能去干这种高风险,确不是高收益的是事。但古代的人们必须赌,因为不赌就活不下去。

  • 16 李欣彤
    一看到这个标题,首先想到的就是吕不韦和秦始皇,因为我在看屈原贾谊列传的时候不小心看到了后面的吕不韦列传,然后得知了一些不可描述的历史。抛开吕不韦这个奇葩和秦始皇的父子关系(详情参照吕不韦列传),他们之间的君臣关系也值得一谈。
    吕不韦,战国末期人,光看这个这个名字就了不得,结果确实了不得。 商人出身,早期混商界混的风生水起就不说了,后来辅佐始皇登基有功,被始皇尊称为仲(生)父。始皇尚年幼时自己独揽秦国大权,接着秦国统一大业,不至于让秦国断档。说到吕不韦为始皇做出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几点:灭东周,开疆拓土,夺取韩赵魏大量城池。招门客,为秦国储备人才。编修《吕氏春秋》。
    吕不韦执政期间,其实是承前启后的作用,不但是内政实力大增,而对6国不断用兵,秦国综合有了很大提升,为嬴政统一全国做了充分的准备。
    然而他的黑点就是,和秦始皇老妈的八卦关系(详情参照吕不韦列传),然后还养了一个叫嫪毐的门客,让他接替自己取悦太后(详情参照吕不韦列传),结果招致始皇的杀生之祸。
    但光从吕不韦的功绩来讲,吕不韦确实是一个能臣。究竟吕不韦和秦始皇是君明臣贤,还是君昏臣贤,还是君明臣佞,还是君昏臣佞,我判断不出来,但我知道吕不韦一定是秦始皇的好父亲。
    (不要问为什么我只写了吕不韦,看我昵称。)

  • 君与臣,就像反应物与催化剂,反应物最终会消失,成为生成物,而催化剂有时能加速反应,有时也能减慢反应。有些反应物很厉害,不需要催化剂便能快速反应。反应物最终会消失,生成物却不会。而反应物的催化剂也不会只有一种。君臣之间亦是如此,国君总会更替,而臣子就在那里,许多新的国君便会遗弃这些催化剂,当然,也有许多催化剂不愿加速新的反应。其实,最终不过是一场选择,谁选择了谁,谁又遗弃了谁。
    似乎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都是明君,而他们的生成物便不一定了,于是又开始了新的反应。

  • 16班王天任
    我们都爱说明君和昏君,认为明君多么伟大,昏君多么暴虐。在我眼中,君是昏还是明,其实不是评判君的标准。封建社会中君有至高的权力,又无人约束,昏是必然,是我我也昏。而所谓明君,所建立的功业,无非就是让他的子孙能昏出新姿势,昏出新水平。明君所干的,只是让其他人当不上君。亡国之君也就是自己昏完玩好再让其他人玩玩罢了,想想还真有意思,我玩几年,你再玩几年,就是共享嘛。至于百姓,慢慢排排队可能还是有机会的。既然当上了君,不昏一把还真没意思。所以只要封建制度存在,天下就不得安宁。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所谓明臣,在我眼中就还有那么几个,就是推动中国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的那几个,推动进入封建社会的那几个,还有就是孙中山一辈人。再后就不称臣了,就是党。这些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明臣,其他的,就是千古传颂,我也不认为是明臣。只是坚持让君昏的制度却制止君昏的人罢了,他们怎么不想想干的是什么事?封建社会中应有的“明臣”不就是帮助君昏的更好更有花样的人嘛。封建社会中的明君和明臣,不过是笑话(至少我笑)。当然,站在古代百姓的角度看,明君和明臣还是值得期待的。但期待也是可笑的,封建社会,本不应该出现明君和明臣。如果我们现在说的明君和明臣出现在这个时代,肯定是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我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hhhhhhhhh)

  • 《高祖》《留侯》:君臣合作的典范

    如何评价封建时代的君臣遇合? 要求:由文而理,由此及彼。有典有析,笑骂由你。纵意而谈,不拘字数。 示例: 君臣遇合 君臣遇合,君明臣贤是那么重要。否...

  • 16 范子豪 才华与胸襟
    一把能破万物之防的矛,一个能防万物之攻的盾,你要矛还是盾?
    屈原要了矛,没错,“仗剑”的他曾走遍天涯,一往无前,可最后却落得遍体鳞伤,用自己的痛苦来换取一时的成功,这比有关人生的买卖,我觉得不值。
    勾践要了盾,十年的隐忍,谁都可以去嘲讽讥笑,他用盾护住自己的内心,在夜晚舔舐自己的伤口,把一切悲愤压进心头,然后_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用一时的痛苦换取一世的成功,或许更有赚头。有时候,退比进更重要,守比攻更可靠,我们要的不是披荆斩棘战死沙场,而是卧薪尝胆决胜千里。有矛固然很好 可矛可伤人,亦可伤己,没有一望无际的坦途,曾经吵着闹着要浪迹天涯的人们,都注定要和这个世俗讲和。
    只有盾,只有忍,只有广袤的胸襟,才是人生路上不跌跟头的锦囊,曾单枪匹马迎战刘氏三兄弟的吕布,败给了只有才华没有胸襟的自己“怒发冲冠为红颜”,多么浪漫的豪情万丈的话啊!也不料落得悬死城口的结局。拿着矛的人只会看到矛头所指的方向,而拿着盾的人,则会环顾四方,审时度势,三思而行。
    有胸襟的人,才能远行,徒有才华,你不过只是走都快一点,而终将不能走的很远。

  • 才华与胸襟
    才华固然重要,但胸襟也是一个成功的人所必备的。
    贾生因出众的才华被文帝颇为看重,跳级提拔。但也引来朝廷众官的嫉妒,在文皇帝面前诋毁他,他遭到贬谪,心情郁闷,以自寿不得长的生活态度去到长沙。
    被贬,郁闷的心情可以有,但像贾生这样诅咒自已活不长的实属心胸不开阔。他总是想着被贬这件不开心的事,却不像苏轼那样欣赏海南的美景,吃遍海南的美食来排解忧伤。
    《三国演义》中也有一个出名的气量小的人物,那就是周瑜。小说中周瑜是东吴的都督,在与刘备联盟后,诸葛亮的聪明才智使他无用武之地,他心生嫉妒,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最后被气死。但这毕竟是小说,史书中记载的周瑜却不是一个心胸狭窄的人。小说为什么会这样安排呢?自古以来,都有无数的迁客骚人被贬后不能排解心中的忧怨。小说中周瑜的形象便是一个真实的写照,作者也想借此表现宽广的胸襟是决定一个人成功的关键。
    所以,历史上有才华的人很多,但真正被人们记住的大多是那些胸襟宽广的人物。他们不拘小节,豁达乐观,为自己赢得精彩的人生。

  • 16谢铮 才华与胸襟
    才华对于每个人来说固然重要,但是如果你是小肚鸡肠之辈,即使你再怎么才华横溢,都不会得到你得到重视。如若一个人虽无才华,但心胸宽容,也许他无法飞黄腾达,但其人缘不会坏到哪里去,故我认为胸襟重于才华。
    贾生才华横溢,初入朝廷,显有功绩。但却因太过风光,遭人嫉妒迫害。被贬长沙(当时的长沙为荒芜之地),年仅二十几岁,但认为自己阳寿已至,便树立悲观思想。我在此就不经想吐槽一下。说实在的,你自己都不曾说过做不做官无所谓的。那你这是什么情况?宽慰吗?后来喽,又被亲手给皇子做老师,后来皇子骑马摔死,便无事可做,哭了近一年多,哀伤至死。说真的,你个大老爷们儿能把自己给哭死了,我是不敢想像。你看看孟姜女,好生厉害,为了丈夫哭倒的长城,但人家也没有哀伤致死。
    比起贾生,我更佩服苏轼大老爷,人家可是真正的血性真爷们儿,人家被贬谪后没有怨天尤人,反而在苦中寻乐。把当时的荒芜之地治理好好的,体恤人民,还发明了著名的东坡肉。
    人呢,就该学习苏轼,不要学贾生。有的人呢,就要唱反调了,说是苏轼是盲目乐观。亲,盲目乐观只是在苦中寻乐,不会苦中作乐,这点是必须清楚的。

  • 16班 雷益宁 才华与胸襟
    自古以来,便有“天妒英才”之说,像屈原、贾生之类的文人政治家,似乎总是英年早逝,难一展鸿鹄志;似乎总是羽扇纶巾不多时,难得善终。细一想,这些令人唏嘘扼腕的人物背后的命运总有些共通点,屈原、贾谊刚入仕时可谓顺风顺水,仕途广阔,深得皇帝信任与重用。而好景不长,不久就被谗佞穿小鞋,戳着脊梁骨逼下台去,被皇帝或疏或贬。人生轨迹的转折或许太过巨大。屈原从此一蹶不振最终沉汨罗而死,贾生则因为学生坠亡自认为师无状而哭死。
    或许我们会认为是他们的命运多舛。但是真正的命运,最终仍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屈原、贾生与其他成功的政治家最大的不同是:他们是文人政治家,先是文人,再是政治家。他们总把政治想得像文字游戏一样过于简单,而看不见官场的复杂;总把治国理想想得过于美好,像写出优美的文章一样,而忽略了现实的反差;总把君臣关系看作“一夫一妻制”一样,过于单纯,而看不透所谓“君臣”实则更如同“一夫多妻制”。
    文人的性格是单纯的,愿想是美好的。他们信仰辛勤换来的一定是硕果。他们认为自己拟订的治国良策,无论显贵和百姓都应该会积极地响应、推行毕竟对整个国家有利,人民自己也会从中受益,那何愁条令不能推行?但她们没有料到的是,现实中的人心是复杂的,正所谓“人心叵测”。自己辛劳的汗水,人们并不会积极地响应推行;朝中群臣并不会因自己制定出的治国良策而由衷地感到钦佩和欣喜,反而暗中甚至会有谗佞小人,借机诋毁他们。没有看清这一点的文人由理想的山巅坠下现实的幽谷之时,自然是痛彻心扉,寒彻骨髓。
    文人的心思是细腻的大概用闺中女子的心情来“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灵修”是君,“美人”是臣。他们理想中的君臣关系就应如佳缘伉俪一般。互相包容,互相欣赏。然而,现实中的官场却更像是“一夫多妻”,像后宫中嫔妃争宠,群臣在朝堂上大都为了争夺皇帝的宠信而不择手段,或故作姿态,或诋毁他人,或哗众取宠,或勾结党羽。而文人自是不屑于与这类人为伍的。但他们的前途却多由这类人掌握着。因而,他们被皇帝疏远、贬黜,被贬到偏远蛮夷之地。他们便会像小女子一般,哀叹自己仕途的不平,世界的不公,埋怨皇帝的不聪,却又终不肯离开皇帝。周游各地,另择明君。这就如同向日葵之于太阳,始终不离不弃,伴着太阳每天的东升西落。
    纵观中国历朝又有多少文人政治家能得以善始善终呢?诗仙李白,有“天生我材必有用”“我辈岂是蓬篙人”的豪情,贵妃端砚,力士脱靴的气势,最后也只得远离官场,浪迹江湖。军师周瑜,有铁锁连环、火烧赤壁的妙计,最后却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气郁而死。
    文人政治家,像是在现实干涸的河床上挣扎的理想的鱼,像是在现实疾风暴雨中不得振翅的理想的鸟,彷徨在理想与现实的夹缝中无所适从,或许文人与政治家这是两个不能相容的角色吧!

  • 16蒋安阳 才华与胸襟
    从古至今,往往都是拥有才华的人得以重用,才华是一个人才的基础,固才华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一个人想要真正的将自己的才华施展出来, 他的胸襟决定了一切 。
    拥有才华的人 ,贯穿整个中华历史 ,有才的人多的是 ,但那些光有才而无胸襟的人也占了多半 。例如屈原贾生, 他们俩可以说是集才华与于一身的,文学造诣极深, 他们的诗歌文章 ,至今都还被人重视 ,成为经典。 让我们对他们的了解在文学上, 而他们在政治上的影响远不及文学 ,也许其中的原因 。屈原投江自杀,贾生因学生死亡而哭死了自己。反应出这一点。为何不看开一点游说与诸侯呢? 他们的才智
    被重用似乎并不是件难事 。但他们却并没有这样做, 甚至走向死亡 ,再说说其他的,古时候似乎贬官是一件常事。但很多人又无法放宽心胸,像杜甫,不管是贬官后还是安史之乱后,因胸襟才让自己的人生过得十分穷困惨淡。而他的才华却不可否认。胸襟的大小往往能够决定才华的施展。
    无才华却又有胸襟也不行,这样的人往往是颓废的,什么事都觉得无所谓, 也就成了苟活在世上 没有价值的人, 而真正有才华又十分旷达的人往往十分吃香,苏东坡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缕缕被贬但总能一乐观的心态解放自己,而在坏的是对他来说就显得淡多了。自己的人生也没有像杜甫那样惨淡一生。更没有因这些而想屈原贾生那样离开人世。这也是当代有很多人喜欢他的原因 。还有范仲淹也是一样。他宽为好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和先天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的精神也是才华胸襟并存的体现。也是因为这个才造就了他成为了一代文学大家和当时名相,也将自己的才华发挥到了极致。
    用现在的话来讲,才华和胸襟的关系仿佛是智商和情商的关系。智商的高底固然重要,但情商却关系到了一个人的为人处世的能力强弱。情商低的人即便有才,也不会受人喜爱,因此才华智商和胸襟开阔集于一身,才能体现自身价值。才华是人才的基础,二胸襟则是才华施展的关键。

  • 13赵越
    屈原生来本是一代政治才人,见闻广博,能力高强,深得楚怀王重用,却因被小人妒其才能而被楚怀王疏远,因而于政事之上失意。在楚怀王被困死秦国以后,屈原一心想为国出力,却又被顷襄王贬黜,最后空留一身遗憾而愤投汨罗江。
    屈原乃一代忠贞之臣,志洁行廉,一身坦荡,身为楚氏宗族的血脉尽心效力于楚国。“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怀王轻信小人之言抛弃了最忠于自己的臣子,万不能理解屈原那颗赤子之心。而屈原在被疏远之后,仍旧挂念着怀王。在朝廷这浑浊的河流之中,行事高洁而心胸宽广的屈原是那样格格不入,只叹他生于乱世,却不能做乱世浮萍,可随愿而栖,可随心飘摇。最后成为别人攻击的“活靶子”。
    他落得个沉江而死的下场,也实属无奈。他在浑噩的浮华中保持清醒,看得透世俗险恶,宁可葬身鱼腹之中也不愿沾染世俗尘埃,来得干净,走得也清白。也许,在那个年代,对他而言也是个不坏的结局。
    古往今来,和屈原有着相同遭遇的人何其多,他们大多也有相似的下场。而这,也是大多王朝走向衰败的原因。
    屈原投江,亡魂永存汨罗江上,流芳百世,为后人所敬仰,至于那些小人,也随楚国为秦所灭,终被浪涛吞噬,“溺死河中”。

  • 16班 范济萍
    从古至今,我国不乏才华横溢之人,可只有极少数被千古留名,这是为什么呢?其实他们才华都差不多,只是胸襟不一样宽广罢了。
    屈原,这个文学政治家,因被贬谪而颓废,他便终日抱怨,非常高傲,总认为“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总是为自己找理由开脱,可见其是一个肚量很小的人。请大家试想一下,假如屈原当时不是整天怨天尤人,而是乐观豁达,从头再来,难道凭借他的才华不能帮楚国东山再起吗?有个隐藏在民间的道家大佬给他提建议,他却视而不见,充分说明了屈原很小气。
    在来看一看苏轼,他一生被贬无数次,可他每次都能乐观的从中走出,并赋上诗句记载,这是多么广阔的胸襟啊!这就是宰相肚里能撑船的气量啊!
    屈原因为子兰他们误国而嫉恨,其实他很小气,心眼太小。因此才含冤投江而死。
    这就是他才华与胸襟不对应的结果啊!

  • 竺洪 16
    古往今来,才华与胸襟得其一者,皆能闻名于世。但才华的人可能失去胸襟,有胸襟的人不一定有才华,即二者几乎不可得兼。
    有才华而失胸襟者,李白,屈原,贾生是也。豪放如“神来之笔”的李白,也被贬离朝廷,游流四方。爱国如屈原,从重任到疏远,从高高在上到一无是处,终因胸襟较小而投汨罗江自杀。天才如贾生者,皆一鸣惊人,短时间内破格提拔,但量你政治小青年,难敌朝廷老江湖,最终也恃才而死。
    故古之不愿变通,缺乏胸襟者,大多壮志难酬或含冤而死。
    有胸襟少才华的人,如刘邦者,荒野村夫,斩白蛇起义,任韩信为将军,张良为军师,个人靠胸襟阔达,固世俗之工巧,终得天下,虽无才华,却胜似才华。
    故古之善变通者,胸怀天下者,皆能成就一方霸业,任用人才,闻名于乱世之中。
    而两者兼得者,于贤明之世中以才华闻名 于乱世之中胸襟闻名,当被贬谪时。也以自我安慰的博大胸襟闻名。如苏轼,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并能以胸襟而处事不惊,即便被疏远也逍遥自在超脱凡世之束缚,涅槃于苟利之中。
    故得才华者,不如得胸襟者。

  • 16 张莹 才华与胸襟
    古往今来,从不缺有才华的人,可这些人不一定能成功,因为他们缺少最重要的“胸襟”。
    何为“胸襟”?心怀天下,壮志满城?不是。忍辱负重,不计前嫌才可称为“胸襟”。贾生可谓是个不缺才华的人,可最后仍不得善终。因为他忍不了“鸾凤伏窜,鸱鸟翱翔”、“莫邪为顿,铅刀为铦”;他忍不了孝文帝的“不问苍生问鬼神”;他亦忍不了梁怀王之死的悲痛。于是他只落得个终生坎坷的下场。
    而司马迁则完全相反,司马迁的境遇是很多人都无法与之相比的。惨遭宫刑,挫折不断,可他有胸襟,他忍下了所有的屈辱,所有的悲痛。于是有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的问世。
    贾生,司马迁。此二人皆才华出众,可一人郁郁终了,一人芳名永存,只因“胸襟”更为重要不是吗?

  • 才华与胸襟
    隐的求其志战以求其生,而战与隐凭借的是什么呢?凭借取是才华与胸襟,有才华才能在社会的成场上浴血奋战,有胸襟能在乱世中归隐,但其中有利也有弊,战不是一味的冲,也需学会归隐。这样才不会深陷其中无法解脱。
    而屈原则是太有才华,深陷官场的战斗中无法自拔,缺少了隐士的隐忍,最终投河自尽,若是屈原胸襟开阔,在楚王不任用他时及时的归隐,像渔夫一样悠闲的生活,创作自己的 文学作品,说不定还会成为古代的文学巨星,被后人景仰。
    更多时候,我们应当一个隐土有着广阔的胸襟,在遇到困难时,不一定要一味的冲撞,而是静下心来,暂时放下手中服不了的困难,好好想好解决方案,放松一下心情或许就能找到灵感,解决回题。
    “苟富贵、勿相忘。”这是陈胜起义前对众人说的语,他说这话并不是随口而出,而是在隐忍了多年而不堪痛苦时对自己的勉励。最终推翻了秦王朝即使失败,也发挥了他隐忍多年的作用。由此可见,才华固然重要,但光有才华而缺少胸襟,必会为自己的抱负而迷失了方向。

  • 众所周知,屈原是古今以来著名的文学家之一,他的才华,没有人能否定,可是,人们对于他的了解,却大都来自一个传统节日___端午节。端午节的由来,想必不用我过多啰嗦了,我想说的是,为什么,人们谈到屈原,首先想到的是端午节,而不是他的文学作品呢?古人眼中,体肤受之于父母,因此连头发都不舍剪去,更别说是这等有才之人的肤发了,那才是无价可换,而这屈原,却为了一身正气而跳江自杀,可能,这便是所谓气节吧,人们把屈原于文天祥放在一个层次,因为他们都是因为死而出名,如果以他们生前的成就,注定是不能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名垂青史的,不知何时起,人们开始推崇或者说敬仰这种“舍生取义”。可在我看来,这不过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懦夫做法,完全是将人们寄托在他们身上的希望,他们所肩负的责任至若惘闻,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既然上天给了你这样优秀的才气,就必不可能想让你英年早逝,何为伟人,伟人便是司马迁一般的,忍辱负重,不忘使命,在绝望中谋求希望,最后不负才气,伴着一生所付出,心安理得地离开人世,若像屈原这般,因一时被小人排挤便郁郁不得而终。没错,这样确实留存了他一身正气,也足够他名垂青史,可如果当时屈原能够隐忍,待明君之所用,除奸倿之小人,岂不是更能发挥自身所具备的价值,以另一种姿态,胜利者的姿态来获取后人的瞻仰,而不是靠逃避现实的方式来博取后人的同情或者惋惜,屈原这一跳,自身是清静了,可他忠心一生的楚国与楚王,不就更容易被奸人所害,最终国破君亡吗?
    总之,屈原是怀着卓绝天下的才华,却因为不甚明朗的胸襟英年早逝而名垂千古,是因为辜负了自身才华,或者说没有一种与其才华相符的胸襟而被世人铭记。

  • 16 李科君
    才华与胸襟
      屈原,贾生两位被司马迁编到同一列传的时代史诗,他们有着看似近乎一样的生平,单事实上可能并不一样。
      屈原,有着非凡的见识、学问、才华博得了楚怀王的赏识。每当朝廷有什么大事怀王都与屈原磋商,屈原也一心一意地辅佐着怀王,这时候的屈原和怀王可以说是贤臣明君的绝配,但本是千古佳话的屈原的转折出现了。上官大夫想在屈原的稿件中加入一些自己的想法时,屈原因为太过于自信,认为自己的稿件已经完美,不愿外借,使上官大夫有了可趁之机,本就嫉妒屈原的才华想要把他赶出朝廷,上官大夫自然不会放弃这机会,直接向怀王举报屈原的过错,怀王听了自然就疏远了屈原,在这件事上,我认为屈原在从政上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处理同事关系很不恰当。但是,怀王作为一个君主,刚听了上官大夫的话就疏远屈原,显然还是牵强了一点,从这里应该可以推断屈原在为官的时候并不是做事尽善尽美,至少在朝廷为人处事的方面有着很大的问题,也可能屈原是一个自大的人,博学广识的他自大也说得过去,只是后来这件事成了屈原政治生涯结束的导火索,但他确实有很大的抱负,在失去了君主后,没了依附的他选择了跳江自尽。
    屈原给我的映象除了《离骚》,端午节和他那算不上宽广的胸襟就没有什么了,我甚至为司马迁没有完整地记述屈原的完整生平。
    屈原是个贤臣不假,但绝对不是一个值得人们去用节日纪念的人,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