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四川
  • 尊敬的朱光潜先生
    您好!
      阅读您的《谈美》,我受益匪浅,今天就想像于艺术的关系,略有一点薄见,希望得到先生的指点。
      说到想象与艺术。我第一个想起的便是《西游记》。四大名著中其余三本书自是有许多的想像,但或多或少与现实纠缠不清,但《西游记》却是连主人公与配角们都一并全凭想象了。《西游记》的魅力在于奇特的想象,而这种想象却带给人一种不可思议的美感 。
      且说那乱蟠桃大圣偷丹一话。玉帝为避免猴子闲而生事,便叫他去守着那潘桃园。一朝,王母娘娘设宴,派遣那七仙女去蟠桃建会。下面的情节着实真实生动,七仙女直至园门,见蟠桃园土地神,力士及齐天府二司仙吏都在那儿把守,多写了几个人,便将守门的场景生动地展现了出来。后面写到七仙女东张西望,只见向南枝上只有一个半红半白的桃子。青衣女用手扯下来,红衣女摘了,却将枝子往上一放。这里当然也是想象,总不可能当时吴承恩就是那七仙女的花篮,目睹了全过程,然后下凡来,将这个故事写了下来,洋洋洒洒,便成了一本经典著作。这里的想像让人会心一笑,想起某次回老家时,外婆摘了个大桃子。
      我想一种想象如果能让你想起曾经你经历过的一些事,想起一些正活在你周围的人,想起一些你真正见过的场景,这样的想象便
    可以算得上是成功了。艺术来自人生而高于人生,而想象同样来自人生而高于人生,你见过,经历过,感受过,然后经过记忆的加工,映在你头脑中的后来的一切都成了想象。这种过程与艺术的产生过程极其类似,一个作家或是一个画家,或是一个别的什么人,他有了感受和抒发的欲望,然后他在脑海中加工,找出他需要的东西,然后映在纸上,形成了艺术。将艺术仔细分析,发现它是由少量的情感、少量的技艺和大量的想象构成的。
      我坚信没有想象,也就无从谈起艺术。艺术是需要人懂得的,无论是何种形式的艺术,只有被理解,被不断剖析,被不断解读,才有生命力。而想象是读者接近和了解它的唯一途径,只有想象能让读者与作者的世界放在同一高度,只有想象才能让读者真正明白艺术背后作者真正想传达的东西。创作艺术,前面已经提到,更需要想象,没有想象,所有的艺术作品都会成为照片。不,照片还会因为拍的角度不同而呈现多种模样,没有想象的艺术作品是空白,因为含有太多而没有目的,艺术的美也会因此而消失,失去了美,艺术便不再是艺术。
      艺术与想象,是子与父的关系,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当然刘慈欣大火的电影《流浪地球》也就不复存在了,我们也就只能单调乏味地睡了。  
      我的看法也许有不准确的地方,希望朱先生不吝赐教。
      敬祝:
    身体健康,事业有成。
                              您的读者:  文雅睿
    2019年2月13日

    整本书阅读~朱光潜《谈美》

    各位朋友,春日迟迟,柳芽初发,海棠含苞,黄莺轻啼,春的美慢慢显现在我们面前。 我们要开始下一本书阅读,这本书是朱光潜的《谈美》,中华书局出版。 本书娓娓道来,有序,开场话,和...

  • 《1984》书评
    之前在寝室听到有同学向我们介绍这本书,在考试结束后,便迫不及待地找到了它。在翻开《1984》这本书之前,我就知道它不欢快、残酷,但当我真正去品读它时才感觉到那不单单是惨淡的,压抑、恐惧、迷惑、慌乱等等许多复杂的情感犹如棉絮堵住我的气管,巨石一样压在我心。最后我花上几天时间将《1984》这本书看完了。在前期阅读的过程中,还感觉这本书带有故事情节,容易理解,因此看的比较快。但是越往后面看,越觉得难懂,一些概念性的描写需要我花上很长的时间去理解,因此后期看的比较慢。
    因为只是看了一遍就来写书评,因此我就从我印象深刻的几句话来分别写出我对它们的理解。这三句话就是在书中经常提起的“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
    战争即和平
    在书中介绍到大洋国、亚欧国和东亚国经常硝烟不断,百姓也生灵涂炭。虽然这三个大国彼此势均力敌,谁也没有过高的本领将其他两国的哪一个国家打败,其自身也有着优越的条件以防被其他的国家攻击。但是这三个国家却也还存在着战争,他们一直在制作战斗武器,食品等以备作战需要。这是为什么呢?书中作者已有提及:人民学习文化就会引发他们独立思考,而异端思想正是影响统治的大忌。因此要防止这一现象的发生,即要用保持群众贫困的方式来占用底层人民近乎所有的闲暇时间,让他们在日常生产之外没有时间来进行文化学习和思考。这些统治阶级的人想一直统治着这个国家,因此,他们就宣布要对外作战,对外作战需要耗费大量的物资。一方面,统治者向底层阶级的让人宣称在作战,那么底层人民就会把生活中各种矛头指向其他两个国家,而不会想着是自己国家的领导的不当致使的贫穷,在这一方面,统治者可以维护自身的安全。另一方面,作战耗费了大量的物资,那么底层人民就会一直想要去争取保持自身生存的基本物资,没有时间去想要和上一级阶层的人革命,在这一方面上,就可以维持统治阶级的利益。
    自由即奴役
    自由即奴役则来源于党对于人民所能掌握知识的垄断。在小说中,无产阶级和党员们是分开的。无产阶级们享受着外围党员们所无法想像的自由,可是他们的生活对于党员们来讲与猪猡无异。无产阶级的女孩在趁着年轻和男孩子们快乐地生活,然后在三四十岁时早早地老去。无产阶级可以随意喝酒,可是他们也随时处在被火箭弹打死的危险当中。因此可以理解为:在党员的理解中无限的自由即是一种意义上的奴役。这真是一种可悲的现象,人没有了知识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
    无知即力量
    我个人对这句话的影响还是非常深刻,之前在看王小波写的《一直特立独行的猪》里面,王小波就引用了这本书中这句话“无知即力量”、同时他也加上了培根的名言——“知识即力量”。当时我还有些不了解,平常我们听说过的较多的说法都是证实知识就是力量。为什么还有一句“无知即力量”呢。所以当时对这句话还是心存疑惑,直到看到了《1984》中对这句话的介绍才豁然开朗。在书中第二部的第九节中,作者曾提出这样一个观念:“……从长期来看,等级社会只有在贫困和无知的基础上才能存在……”。在书中描写的那个社会是一个等级划分明显的社会,除了那个虚无缥缈的老大哥之外,整个社会被分为了三个阶级。第一个阶级是核心党,他们主要控制着整个社会的思想。第二个阶级是外围党,主要是辅佐核心党。第三个阶级是处于最底层的无产阶级。在实际中,这些无产人员是没有资格能够进入上一层阶级中。但是这些核心党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使得这种政治社会能够长久的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就向无产阶级声称可以通过完全服从党,拥有完全正确的思想就可以进入核心党。这些党内人员觉得让人们处于一个无知的状态,就可以使得无产阶级一直生活在底层。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底层人们没有相关的知识去起义,当然这些底层人员甚至都没有起义的想法,他们的心中只有对老大哥的爱与敬畏。
    以上是我对“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的理解,当然也参考了一些其他人的看法。在这本书中还有其他很多地方值得去好好思索,比如老大哥是否真实存在?还有核心党员奥勃良和主人公温斯顿的关系是怎样的?这些只有凭借我们自己去推理想象了。总之,我认为只要你静心、认真地品读这本书,你一定会了解到许多你所不知道的东西。
    48班 林柏宇

  • 《非暴力沟通》书评--曾千钥
    著名的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发现了一种沟通方式,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能使人们情意相通,和谐相处,这就是“非暴力沟通”。《非暴力沟通》即为马歇尔先生对这一沟通方式的全面解释。
    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是国际性缔造和平组织非暴力沟通中心的创始人和教育服务主管,于2006年因在促进人类和谐共处方面的突出贡献获得了地球村基金会颁发的和平之桥奖。马歇尔博士发展出的非暴力沟通的原则和方法,不仅教会人们如何使个人生活更加美好和谐,同时解决了众多世界范围内的冲突和争端。
    《非暴力沟通》先介绍了非暴力沟通的模式,再依次介绍了模式中的观察,感受,需要,请求的具体指向,在介绍完非暴力沟通的要素后,由本人转向对方,教我们如何倾听他人,而不被解读为批评和指责。
    该书的逻辑性比较强,讲解环环相扣,马歇尔博士十分擅长举实例,从生活的对话中体现非暴力沟通的具体方法和作用。或许在刚开始的时候,这些对话会使读者感到不耐烦,但到后面便会有豁然开朗之感。书中每一章后都会有小结与实例判断,让读者更好地掌握非暴力沟通的方法并运用于实际。而书中最实用的莫过于书最后一页的附录:非暴力沟通模式,分别说明对自己和对他人应采取的交流方式。
    非暴力沟通比它听起来更为有用,其实在第一眼看到它时,我并不认为它会多么有用,因为我认为许多关于谈话技巧的书对普通大众并不会起太大作用,可能大部分人都是看完后便扔在脑后,并没有在实际当中进行运用,但随着我的阅读,我发现我之前的想法是错误的。首先,马歇尔博士已在第一章明确地告诉我们非暴力沟通=观察+感受+需要+请求,并且之后的每一章都针对一个方面比如什么是观察,观察与评价的区别等,让读者明确的知道自己所看的到底是哪一方面的。最后往知识点中加实例,让读者知道该在什么地方用到非暴力沟通并了解非暴力沟通的影响。
    可能在中国很少听说种族歧视,宗教分歧等方面冲突,所以有部分读者并不很能理解为什么非暴力沟通可以在巴基斯坦,伊朗等国家的内外冲突中起到令人惊叹的作用,但我们可以将目光移到家庭生活中来。非暴力沟通虽听着很高大上,但它也可用得很接地气,比如过年爸妈谈到成绩时说:“你的成绩让爸爸妈妈很生气。”言下之意是,他们生气是因为孩子的行为造成的。看到父亲生气,孩子可能会感到内疚,并因此调整行为来迎合他们。但遗憾的是,这种调节只是为了避免内疚,并非出于对学习的热爱。如果我们是家长,那么我们应该意识到我们只提及了他人的行为,即观察,而并没有注意到感受与自身的关系,应该用“我感到……因为我……”来认识感受与自身的关系。而作为孩子,则可用非暴力沟通的第二种模式引导父母表达他们的感受,需要以及请求。通过运用非暴力沟通你会发现在生活中的许多矛盾都是可以避免的,并且它还可以使人们对彼此的了解更深,更能理解他人。
    非暴力沟通能够疗愈内心深处的隐秘伤痛,超越个人和情感的局限性,突破那些引发愤怒、沮丧、焦虑等负面情绪的思维方式,用不带伤害的方式化解人际间的冲突,让人们学会建立和谐的生命体验。当你打开这本书,你会惊讶于它运用于生活之中所带来的情节逆转,惊讶于它带来的人际和谐。
    非暴力沟通是打开爱和理解的密码,现在你便可打开它去寻找你和你真心祝福的人之间的沟通桥梁。

  • 邦无道真的可以隐吗
    这几天为了完成作业埋头苦读《士与中国文化》,差不多和我手一般宽的700页文言文,读的我叫天天不理你,叫地地还是不理你,只有一个人默默哭泣。我在书上看到一句话,一句我一直想驳论的话:
    孔子说“邦有道则见,邦无道则隐。”
    可是,邦无道,都去隐了,那啥时候才能有道?
    试问谁不想在阳光明媚的下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谁不想月下把酒言欢,高唱“今朝有酒今朝醉”,又有谁不愿在慵懒中沉浸,于清醒是来一嗓“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这样纵情于山水的隐士精神让人动容却也望尘莫及。可在我看来,于历史中,有这样一群人,在国家无道,人生失意之时,他们选择了完全不同的一条路。文天祥宁死不屈,牢狱中一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惊天动地,夏明翰不肯逃离,绝不低头,断头台上呐喊“死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整聋发聩,一生都在刀边奔波,临死前留下“秋风秋雨愁煞人”,让人直感慨巾帼不让须眉。他们用鲜血诠释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内涵,用生命演义了“邦无道,就要创造道”的,一段段荡气回肠的历史!
    邦无道,也不能隐啊!
    想象一下,东汉末年分三国,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却坚决做隐士,当金人入侵,岳飞再难说出“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当日寇来犯,朱德先生却以“危邦不入,乱邦不居”连连摆手,当钓鱼岛事件爆发,当美国关税上升,当世界战火不断,人民流离失所,站在我们身前的,不是那纵情山水,放任自由的隐士,而是那些愿意在危难时刻,在国君昏庸,在世风日下的时代站起来的时代脊梁,“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生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样一群人,他们邦有道则仕,邦无道,也不愿隐,不为那些无耻的领导人,只为身后无辜的黎民百姓,为天下苍生。他们用一个又一个血的例子告诉所有人,正是因为邦无道,才更不能隐!
    中肯地说,孔子说这句话有他的时代意义,我和孔老夫子身处不同的时代,我不能站在一个道德制高点去看这句话,当时天下四分五裂,战乱不断,所以孔老夫子总结了这样一条明哲保身的人生经验,同时也为国家保持了人才。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君子临危受命,匡扶天下,自是没事,但,身在外,国家混乱,君子不去,是可以的。这里孔子强调的是一种责任,不是现在的道德绑架。中国危难,志士仁人舍身报国,自是一种担当。伊拉克发生战乱,君子不去舍身投入到世界和平中,是可以的。就像学而第一里的,富而无骄则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当你境界不高时,保身以俟天命是可以的。国家没有危难,但是政治不清明,纲纪混乱,如前几年的泰国,各种政变,君子是不会在这种国家久居的。一般人不管盛世还是乱世,都会去发挥自己所学,但笃信好学,守死善道的人,会在盛世出现,在乱世隐居。这里不是讲绝对的盛世乱世,对君子来说,我有这个能力我就出来做事,我没有能力我就保身传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笃信好学,守死善道的人才能做到的。
    朱熹说,世治而无可行之道,世乱而无可守之节,碌碌庸人,不足以为士,可耻之。
    整句话中并没有提倡道家的,万物自化的随性。孔子所说的无道则隐并不是被动的,而是保身传道。如果是道家,那么一般来说不论盛世还是乱世,于我无关,盛世我退隐修身,乱世,我退隐修身,盛世不可长久,乱世只是一时,天地变化自有其规律,我顺从着这规律保全自己。这和孔子所说的无道则隐是两个角度。
    但我们假设当时的人们是另一种看法呢,那么世界是怎样,我们不得而知。
    中国的文化里少不了优美温婉的田园诗,但更不能少的是“邦无道,也不能隐”的血性!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那些隐士当然也不是天生的,他们大多在经历了久久八十一难后选择了远离红尘,倒也不是说,这种选择是可耻的,事实上,我并不讨厌那些隐士,甚至有那么一刻,我也想远离小练习,远离成绩,归隐去算了!但当我冷静下来后,我才更明白那些在逆境中逆流而上的人的可贵。他们要顶着多么大的压力啊!
    不出生在乱世当然不是我们的错,但我还是希望,当邦无道的时代,我们可以创造道,像孟子说的“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

  • 《病隙碎笔》中有关人生思辨的琐议
    高二四十八班 刘星雨
    摘 要:当代文学大家史铁生的长篇哲思散文《病隙碎笔》是一部充满了深刻生命体验的人生笔记。其有关人生的思辨可谓深邃智慧。书中那些普遍困扰震撼我们的人生命题值得简单议论。
    关键词:人生 思辨 命运 反思 信仰

    人是极其复杂的。“人生”即人的生命、生活、生存,对人生有关的思考在现实生活中真是少之又少.本来对此的思辨是极其困难的,史铁生却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揭示了一条又一条人生的秘密。这些思考直击人们的心灵。
    一.所谓命运
    “命运”一词在现在看来,更像是自己失败的借口、倒霉的开脱。比如电视剧里经常听见以“阎王要你三更死谁敢留你到五更”来解释一个人的离世;以“命运的安排”“造化弄人”来解释各种不尽人意之事。其实“命运”是对自己的安抚,若你遇到不如意的事,首先怪罪的必是他人,若这个“他人"实在难以找到,那便只有“命运”来当这个“他人”了。
    1.命运是人的本性
    史铁生说:“所谓命运,就是说,这一出‘人间戏剧’需要各种各样的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之一,不可以随意调换。”他将人间比作戏剧,认为我们在人间所扮演的角色是不能随意调换的,其实这就是说人的本性难改。生而为人,人人不同。所谓命运 不就是人的本性吗?命运的安排,本性使然。许多不如意的命运都是许多人的本性交织导致的结果。
    2.命运是种限制
    “不能随意调换”“本性难改”但也不是“不能调换”“本性不可改”。因此命运又有了一种限制。以史铁生自己为例,身患尿毒症,这种病人的角色怎就他当上了呢。史铁生这个人是复杂的,他遭遇了这么大的不幸,难道就改变他了吗?不,他还是他。他的命运让他患病,患病是种限制,限制史铁生的人生必须有患病这一出戏,但史铁生不能因为自己不想患病而康复,因此命运是种限制,不可以随意调换,所以才会常说“接受命运”“想开点”。因为命运这种限制有好也有坏。命运是生命不断超越自身局限的过程。
    二.白昼与黑夜
    人们看惯了白昼,却忽视了黑夜的作用。人生总是在黑夜与白昼交替中度过,但“生命,至少有一半是在黑夜中呀――夜深人静,心神仍在奔突和浪游……”
    1.黑夜的本质
    黑夜是孤独寂寞,是沉默寂静,是一个人的时候,是我们对自己最坦诚的时候,没有白昼的虚假面具,黑夜是自我忏悔、反躬自问之时。在黑夜中,只有你自己。
    2.黑夜中反思
    “真正的理解都难免设身处地,否则就不明白你把别人看得那么透彻,这便是人人需要忏悔的理由。发现他人之丑恶,等于发现自己之丑恶的可能。”黑夜给心魂留出足够的思考空间,让人忏悔。黑夜存在于各种角落,各个时间,哪怕在白昼中,内心的黑夜仍在,这便是时时需要反思的基础条件。
    三.人生不可缺信仰
    关于信仰,史铁生主要通过三组对比进行解释。信仰是个虚无缥缈的东西,说不清也道不明,但它始终存在着,无需证实却可以坚守。
    1.科学与信仰
    在当今世界,我们看得更多的应是科学。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科学的要求是真实,信仰的要求是真诚。科学研究的是物,信仰面对的是神。科学把人当作肉身来剖析它的功能,信仰把人看作灵魂来追寻它的意义。科学在有限的成就面前沾沾自喜,信仰在无限的存在面前虚怀若谷。科学看见人的强大,指点江山,自视为世界的主宰;信仰则看见人的苦弱与丑陋,深思自省,视人生为一次历练与皈依爱愿的旅程。”其实话也不能过于绝对。我认为科学与信仰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信仰,科学就漫无目的,没有科学,信仰也止步不前。信仰是无处不在的,即使难以捉摸,也始终存在。
    2.思想与灵魂
    思想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常问“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而不问“体现了作者怎样的灵魂?”,我们常给人以“思想家”的称呼,而非“灵魂家”。思想难道不是灵魂的体现吗?不,史铁生深刻地阐述了两者的不同。为何会出现以上情况,因为思想是有限的,因其有限,我们能表达,我们能使用。而灵魂是无限的,我们不知道如何探寻灵魂的奥秘,它无法表达,无法使用。
    3.精神与灵魂
    那究竟啥是灵魂?这就需要精神来帮忙。精神,咱们经常挂在嘴边,比如“吃苦耐劳精神”“团结精神”“奋斗精神”“女排精神”。不难看出,精神是种能力。有什么精神便具有相应的能力,因此精神也是有限的,能表达使用,而灵魂是这能力可能有可能没有的一种方向,一种无限的牵挂与祈祷,灵魂是冥冥之中的不确定的注定。灵魂是信仰的一部分,无需证实却可以坚守。科学明白:灵魂的问题从来就在信仰的领域,“证实”与“证伪”都是外行话。

  • 四十八班,董霁萱
    若是风再大,便是看不清了
    ——木心《哥伦比亚的倒影》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常说,前人的文化与生命同在,而与生命相渗透的文化却已随生命的消失而消失,我们得到的,仅仅是它们的倒影。而这样的倒影,正如木心在《哥伦比亚的倒影》中所述一般,又如何能持久呢?
    《哥伦比亚的倒影》以随性的笔触开篇,在平淡之中写尽生活诗意。通篇所述,不过是简单的散步途中所想所见,却使人看到了整个人类的文化在历史长河中遗留的倒影,也对生命有了深刻的触动。这篇奇文没有分段,也仅有末尾的一个句号(全文只有一句话)。大段的意识流汩汩流淌下来,而里面涉及的庞杂的文化背景,若是没有相应的知识储备,便很难完全跟上作者跳跃灵动的思路。全文形散而神不散,作者的意识贯穿始终,其中对文化、对生命的思考则更是令人称奇。或许,这只是一种平和的心态。
    作者“明知生命是什么,是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所以他听凭风里飘来花香泛滥的街,习惯于眺望命题模糊的塔,在一顶小伞下大声讽评雨中的战场。在春日的午后,哥伦比亚大学的街道上,作者悟出:任何事物失去第一重意义时,便有第二层意义显出来。而我们往往觉得第二重意义更易于靠近,“犹如墓碑上倚着一辆童车,热面包压着三页遗嘱”,在作者平和的叙述中,一种灰色的悲哀蔓延开来,却并不绝望,以致晴美的下午也就此散步在第二重意义中而俨然迷路了。人生无常,却是别无逸乐——每当稍有逸乐,哀愁便争先而起。而这样的哀愁是什么呢——要知道哀愁是什么,就不哀愁了。那么,生活又是什么呢?作者给出了回答:“生活是这样的,有些事情还没有做,一定要做的……另有些事做了,没有做好。”读完,无话可说,只能自卑地、若有所思地沉默。在简单的散步中,作者的笔调也如同散步一般,醺醺然迷醉在春日的风中,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想。
    《哥伦比亚的倒影》同时也是一篇怀古文,字里行间,流露着对人类历代文化的追思,及对当前世纪的不适与悲哀。逝去的昨日,只能在回忆中凭吊的黄金时代,文化的宿命倒影中,自己格格不入,满脸赧颜。“我总得直起身来,满脸赧颜羞色地接受这宿命的倒影,我也并非全然悲观,如果不满怀希望,那么满怀什么呢……起风了,河面波瀫粼粼,倒影潋滟而碎,这样的溶溶漾漾也许更显得澶漫悦目——如果风再大,就什么都看不清了。”看不清的,不只是波光,还有整个人类文化的积淀。

  • 多彩的感情
    ――《巨流河》读后感
    《巨流河》是齐邦媛女士于八十余岁高龄时历时四年完成的一本二十五万的巨作。这本书叙述了齐邦媛她自己一生的经历,从九一八事变到抗战胜利,再到中国解放;从她从东北到四川再到上海、台湾。她一直都在学习,所以另一个线便是她的学习经历了。
    如果从遣词造句方面看,这本书,我个人认为,并不值得一读。何以为此言,举个例子,你如果想要拿起笔勾画勾画优美句子,你是无法动笔的。全书平平淡淡的叙述,语句运用,几乎可以说是初中小学水平。(不知是作者高龄的缘故,还是以此朴素易懂,表达情感)。
    老实说,全书唯有最前面讲述她父亲、祖父、张作霖等人经历时比较有趣。几百页中后面70%的内容都是在叙述自己的故事。齐邦媛,不是名人,不是伟人,只是一个在大陆不知名的台湾教授。整本书都叙述自己的故事,给人一种记流水账的感觉。但为何这本书能够出名,也得到过好评呢?
    原因便是她贯穿整本书的情感。在风云变幻的时代里,作者的家庭、个人成长、婚姻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她把家庭的变故,个人的成长详实地写了进来。这样除了国家、民族的历史有了一条叙述的线索,让读的人也方便地把握和串联历史,更让人实实在在感受历史对个人如何产生巨大的影响,进而对历史有更深一层的理解,也能回过头来返照自己,给自己的人生增加了一份厚度。每个人都有童年有父母,都会经历情思萌动的少年青年时代,都要经历求学阶段,都有成长事业的苦恼,都要组建家庭,经营婚姻,哪怕是战争动乱年代。虽然是战争年代,但并非每天都有大事发生,并非每天都是历史转折点, 作者写自己的个人和家人,因为一样的人生主题,就接引了非那个年代的读者。
    她的父亲,齐世英,是蒋介石政府的教育负责人。她的祖父,是张作霖手下的亲信旅长。在抗战时期,父亲时时远离自己,她便在乐山学习,家乡却远在东北,最后在台湾任职教授,不曾想却永远居住在了东北。书中难免充满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巨流河》虽说时间上横跨了数十个年头,有抗战,有解放战争,也有大陆解放后的叙述。但通过众多东北失乡儿女的苦难,南京大屠杀,重庆大轰炸的事件;还有苦难老百姓的无休止的迁徙。都表达了作者、广大中华人民的对侵华日寇的憎恶;都呼吁了广大中华儿女勿忘国耻的名族精神。其中也叙述了国共两党影响下的学生,写了自己因父亲而被同学批判,但并没有明显的政治偏见。(好像是在台版的上面有,这个版本有删改)
    另一个不是很重要的便是她和张大非的诡异的爱情。张大非,一个飞虎队队员,因受到齐邦媛母亲的款待照顾,很是感恩。在齐邦媛于乐山学习的两年中,写了很多书信,慰问平安。最后张大非为救队友而光荣牺牲,她才感受到不一样的感觉,后又在礼堂无意间参加到张大非的纪念会,才有所了解自己对张大非的感情。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有一个不完美的地方便是,作者并未亲身经历家破人亡,无依无靠,所有描述出来的痛苦,但是源于她对身边人的同情和可怜。她所感受到的,在书里表达出来的,都只是痛苦,而缺少了底层人民的愤怒和绝望。这是她未曾经历的,也导致书里缺少了一种味道。
    齐邦媛女士始终站在历史长河的岸边,记录和见证着其他人的生离死别,为他们感到唏嘘和悲叹,却从未亲自融入过这种人生。仿若伫立在巨流河岸,看着太平洋波涛涌涌至此,声消音灭。回到大陆后,她探访了留在大陆的故友鲁巧珍,故友的一句话道尽那在历史巨流中随波逐流之人的无奈和茫然:你这些年在台湾,可以好好读书,可以好好教书,真令我羡慕。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齐女士叙述年轻求学时的经历,民国中的大学有它令那代文人魂牵梦引的一面,有兴趣者可以自行阅读,各中滋味也只能大家去体会了。
    ――郭皓鑫 48班

  • 柔软心,生活意 ——浅析林清玄的禅意出世生活绵阳中学 高二48班 郑 一摘要:本文以《你心柔软,却有力量》为蓝本,从细腻温婉的文字中挖掘林清玄的人生智慧;围绕林清玄的禅意出世生活,从人生轨迹的概述、波折坎坷的生活、才思泉涌的创作、佛学禅意的理论、济世度众的胸怀五个方面多维立体讨论这位台湾才子——林清玄。关键词:林清玄 柔软心 简朴清新 禅意 慈悲 夜深人静时,在安静的书房,独自一人,远离都市的喧嚣,告别白日的忙碌,泡一壶香茗,在氤氲袅袅的茶的香味的浸润下,在淡雅宁静意境悠远的轻音乐陪伴中,捧起林清玄的散文集,开始这一场纸上的百感交集的旅程。静谧中,禅意在茶香渲染下,同轻音乐萦绕在书房。一.人生轨迹的概述林清玄,1953年生,台湾高雄人,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诗人、学者,笔名有秦情、林漓、林大悲、林晚啼、侠安、晴轩、远亭等。他17岁开始发表作品,19岁考取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22岁开始在报社工作,26岁与陈彩莺结婚,30岁前得遍台湾国家文艺奖、中山文艺奖等文学大奖,32岁遇见佛法,上山修行,35岁出山,四处参学,写成“身心安顿”系列,40岁完成“菩提系列”,44岁与陈彩莺离婚,并与方淳珍结婚,2019年1月辞世,享年65岁。他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是一位高产的畅销作家,代表作有《菩提十书》《身心安顿》《清净之莲》《温一壶月光下酒》《桃花心木》等。二.波折坎坷的生活在林清玄的成长过程中,他的自我角色在不断发生改变。他参加工作后,在报社干了整整十年,从普通记者做到新闻主管,他的“生产速率”极快,每小时可以写4000字。但长期工作后,他并没有感觉到快乐反觉很烦恼,于是在他31岁时,他辞掉工作成为一名自由作家而远离了报告文学,没过多久便上山修行。出山后,除了写书,他还积极投身慈善事业,策划成立了“林清玄教育文化基金会”,捐赠图书馆和希望小学。晚年的他也是笔耕不辍而生活富有规律性,他每天早上都要去爬阳明山,回家后写作一上午,下午喝茶、到处走走会朋友,放松身心,同时也会抽时间到大学进行演讲。与此同时,他的感情也在逐渐成熟。当他的初恋女友向他提出分手时,他内心绞痛,一夜之间掉完了头发,甚至还制定出自杀计划。而后来再有女友在咖啡馆提分手时,他只是端起咖啡杯,淡淡地说:“只想请你等一下,等我喝完这杯咖啡。”他与陈彩鸾无法进行精神的沟通,丈夫的疲惫和痛苦陈彩鸾爱莫能助,于是他们的婚姻走到了尽头。林清玄在出过家后,本以为自己已成为一个看破七情六欲的人,准备平淡安稳度过一生时,老天却安排他遇见了真爱——方淳珍。她是林清玄的粉丝,在一次次的接触交流中,“爱情选择了他们”。但婚后的他们面对着巨大的舆论压力,林清玄希望用沉默打动大众,他说:在脆弱中坚强才是真正的强健和坚韧,时间才是评价一个作家作品好坏的最公正的法官。但不管世事如何变化,他的坚持有志气贯穿始终。年幼时林清玄在看埃及地图,父亲询问后就是一巴掌:我跟你保证,你这辈子绝对不可能去到埃及那么远的地方。二十年后,林清玄第一次出国就到了埃及,原因是他不要他的生命被保证。再后来他决心护妻,以沉默笑看谣言时,坚持有志气也体现得淋漓尽致。他是一个狂热的美食爱好者,不过他的食谱总是清雅的,从高丽菜干封肉到鲜肉汤圆,从山东大馒头到清香水仙茶,从桂花酱到洞顶豆腐,他可以花上一整个下午,穿过大半个城市去寻找,去体验。他与古龙、三毛的友谊曾感动了大半个台湾。就以古龙而言,“当年每个礼拜我要与古龙纵酒欢歌,大家比不出酒量,就比喝酒速度,拿脸盆盛满酒,看谁喝得快。”最后古龙因纵酒过度去世,他和林清玄的最后一次离别语从以往的“下次再喝”变为“以后少喝酒”。古龙去世后,林清玄和朋友们在古龙墓中放了48瓶XO,从此戒酒。在《你心柔软,却有力量》书中读出了两个不同的林清玄:一个情深意浓真切之至,宁静的文字如珠落玉盘般撩人;另一个意境幽远非凡,满怀悲悯关注众生。

  • 塔可夫斯基曾说,导演工作的本质可以将它定义为雕刻时光如同一位雕刻家面对一块大理石,心中成品的形象,栩栩如生,他一片一片凿除不属于他的部分,电影创作者也是如此。
    有人评价《雕刻时光》一书:与其说是塔克可夫斯基在讲自己的电影观,自己怎么拍电影?倒不如说是再教大家怎么看电影,用声音,画面,光影的方法讨论去欣赏大银幕上流淌的诗意。奈何废材的我在京他教授之后仍是一个青铜,因此不敢在这里谈自己对于电影的理解。之前几次提笔想写下自己对于其中专业手法的分析与论证,但写到一半都否定了自己的观点,就此作罢。拖拉到现在,只能分享自己对塔可夫斯基导演的看法。
    《雕刻时光》是苏联导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的著作,对于我来说,阅读此书时是一种矛盾的心情――平和而又焦躁。为何?塔可夫斯基的笔触祥和而朴实,他的作品有一种让人逐字逐句读下去的魔力,仿佛就是她本人在你的面前平静的叙述,为你娓娓道来。我们可以看到那贴近内心的文字是如何呈现一位电影大师对于电影内心的悸动。但初次接触此类书籍的我 面对书中大量的作品,电影艺术家以及拍摄手法应接不暇,例如刚开始不久出现的场面调度。我对这个概念完全是陌生 一年读两遍也全然不能体会,只能去查找资料,加深体会。有时反复几次,但见效不大,心中便会有焦躁之感,所以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可以说是爱与恨交织,快乐与痛苦并存。
    对艺术的痴迷,渴求理想
    根据查找的资料 ,塔可夫斯基生平非一帆风顺彼时苏联尚未解体,大冶处于冷战时期,政治环境复杂,作者在书中也谈到自己的创作是如何被观众抨击,也曾写道自己的创作历程并非一帆风顺。其所受的政治压迫与打击可见一斑,他存花费很长时间来筹备一部电影,包括选材剧本修改,筹备开拍工作,确定演员人选,资金投入等。他也曾入马克思一样流亡国外,创作更加艰难。但所幸也和马克思一样,困难并未阻碍他前进的脚步,相反这也为它增添了动力,甚至流亡在异国他乡他对于艺术,对于创作有了更独到更深刻的见解。在他五十四年可以称得上是短暂的一生中,只留下了七部长片和两部短片,却部部经典,也将它的身影永镌刻在光影史上。他同样也热衷于观众交流,并对观众来信抱有极大的关注与兴趣。在本书开端,有人对《镜子》提出质疑于诘难,批判这部电影完全不知所云,无法打动观众,还有人在信中毫不掩饰自己的厌恶,面对这些,他也会感到沮丧。但另一类观众的信件又让她欢心鼓舞,重燃他的一线希望。他也开始明白自己是为了什么,而工作开始意识到自己真正的使命。
    “创作不可能用,像普罗克汝斯的床那样形式化,今年不变的标准去衡量”因此 “沿着一条没有尽头的道路去追随,最终建立关于生命意义的最完整认知”就成了他毕生的追求。路漫漫其修远兮,五将上下而求索。在这个理想,被抛弃一切,只为生存的年代,他对理想的坚守是如此的珍贵。他始终抱着最高的热忱,以及最真的真诚去进行创作,用自己对世界的理解,以及她想对世界的倾诉进行创作,表达思想,这是他对电影的理想,对艺术的痴迷。
    艺术家的责任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艺术是没有义务让别人看懂的,但艺术家却有义务让人看懂他的作品。接着需要知道什么人才能被称为艺术家。当今时代似乎很奇怪,但凡能用电脑打字的人都被称作为作者,商业化的电影在电影市场中已独占鳌头,也有很多人坦然自己是因为穷,才会写作,才会拍摄。相比之下,那些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见解的人就弥足珍贵,在书中,塔可夫斯基提出了如下疑问“为什么有人把艺术当消遣?有人在艺术中寻找理性的对话,为什么有人只喜欢看表面上虚张声势?士粗俗没有品位,毫无内涵的作品,而有的人却能有最敏锐的真正的美学体验,大多数人的美感,甚至道德感的缺失,究竟是什么原因?这是谁的罪,有没有可能用艺术去唤醒他们?帮助他们体验崇高美好,高贵的精神活动?”是了 ,面对如今很多人只知好莱坞大片和国产大片的现状,以娱乐为主的电影市场。曲高和寡已成为现实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法不是降低“曲”的高度,而是改善“寡”的现状。观众通过他者的体验产生的代入的渴望,以弥补其本人所失去和错过的,这一过程好比追忆似水年华,至于观众新获得的经验有多么人性化,就得看电影创作者了,这就是艺术家的责任。
    总觉得塔克夫斯基有一点愤青的特质,他怼过苏联电影大师爱森斯坦,而且还不止一次要知道爱森斯坦是他老师的老师,也怼过以剪辑为电影中心的看法。他也有一点愤世嫉俗,甚至偏执,但很少有艺术家不偏执。他也曾写道,一旦走上创作之路,你就被自己艺术命运的锁桎梏,但它可贵之处便在于,即使身带锁链,也能翩然起舞。

    汪家鑫

  • 《热爱生命》中的超人哲学 高二48补城忠
    “只有活着才感到痛苦,死并没有什么难过,死就等于睡觉,它意味着结束,休息。那么,为什么他不甘心死呢?”这句话大概就是杰克-伦敦对19世纪末欧洲“颓废文学”的质问。随着工业革命的进一步扩大,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导致了贫富差距加大;资本主义的“金钱至上”想法侵袭着每一个人,群众都想发家致富、挤入社会上流。与此同时,在人们追求财富的热流下也有着一抹灰:以叔本华为代表的悲观主义者。
    “人生如同上好弦的钟,盲目地走一切只听命于生存意志的摆布,追求人生目的和价值是毫无意义的”。文化上,随着科技的发展,基督教所宣扬的上帝已经奄奄一息,人们知道了: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人类是进化论的产物,“上帝已死”的观点助长了悲观主义的产生。追求死亡,病态的“世纪末文学”在西方文坛中涌现,紧接着,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进入更是加剧了这一点。《热爱生命》便是在这一股浪潮中在超人哲学的滋养下应命而生。
    什么叫超人哲学?简而言之,就是一种唯心主义。尼采声称自己的毕生工作是要“改良人类”,为人类带来一个“伟大巅峰”。超人就是超越人类的新种族,是如同上帝般伟大的。不得不说,超人哲学对于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影响深远。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超人哲学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人生本苦。人生是痛苦的,若没有痛苦,又何谈超越?又何有超人的存在?超人总是在不利的环境中成长,最能忍受痛苦,又最擅长从痛苦中崛起。《热爱生命》中的他,就正是从烈火中涅槃。一个美国西部的淘金者在返回的途中不幸扭伤了脚腕,同伴的抛弃,饥饿的侵袭,坎坷的前路,饿狼的窥视,得救后精神的失常,这一切的不幸都发生在他身上,死神的镰刀已虎视眈眈。可以想见,淘金者的经历是痛苦的,而他却在痛苦中完成了一次次的超越,也绽放了超人哲学的光辉。
    超人热爱生命和强力,而不热爱僵尸和怯懦,因为他本身就具有非常旺盛的生命本能和强力意志,是非常健康的人。(引自天风海雨楼主)生命的伟大,生命的顽强正是《热爱生命》所歌颂的。“尽管奄奄一息,他还是不愿意死……不过,就是到了死神的铁掌里,他仍然要反抗它,不肯死”可以想象,在书本背后那位像一条大虫子在地上蠕动着前进的淘金者对生命的渴望,生吃鲦鱼、小鸡,咬死饿狼这些在现实生活中不可相信的事实却一次一次的发生在淘金者身上,他为了活下来简直是不顾一切了。
    但真正救了淘金者的还是他始终不肯放弃的理性与良知。“他不愿意拿走那袋金子,也不愿意吮吸比尔的骨头”虽说坚韧的求生意志占据了他的头脑,他却仍然在自己的心中留下了理性与良知。这与当时的潮流相悖。当资本主义的“拜金主义”、“利己主义”成为文明世界的主流价值观,当金钱、利益成为连接人与人唯一的纽带时,杰克伦敦笔下的淘金者却抛弃了金钱,拥抱了生命,让生命的光辉灿烂过了金钱的光芒。诚然,“精神的空虚、心灵的寂寞、感情的颓废”,使“温情”、“友爱”、“互助”之类的字眼变得似曾相识但却遥不可及。(百度百科)比尔漠然的离去与淘金者面对比尔骨骸时的哭笑让人深思,让人明白感性的力量。人毕竟不是野兽,“人只是超人与动物之间的一条过渡的绳索,退回动物界成为野兽是可耻的”。淘金者面对触手可及的骨头,却不愿吮吸,因为那是人的,是比尔的。人类的良知超越了兽欲,超人也就是这样诞生的。
    超人高于人犹如人高于野兽,所谓超人是一种虚幻的概念,他的意义就在于超越,超越自己、超越他人、超越自然、超越生命的极限,我想《热爱生命》的内涵也在与此:热爱生命是勇者的超越,作践生命是弱者的低头!

  • 浅谈《狐狸的窗户》中的现实和幻想
    高二四十八班 杨珂羽

    摘要:日本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安房直子的重话集《孤狸的窗户》中现实与幻想的交织,模糊了从现实进入幻想的界限,让现实沉入幽幽的幻想底层,值得一番议论。

    关键词:现实、幻想、感伤、阴柔。

    在长野县东边的轻井泽盖了一山间小屋。在落松环抱的院里,一张铺着白色桌布的桌子上,安房直子写下了这篇篇如同山坡野菊般的童话,如梦如幻,精美至极,犹如一首首空灵隽永的短歌。

    简单朴实的语言,通信易懂的文字,构成了如此美妙的童话乐章, 可在我的眼中,真正的美妙之处则体现在童活的一必不可少的要素——幻想。日本女作家安房直子在童年《一千零一夜》、《安徒生童活》的熏陶下,借鉴西方的“空想童话”深刻的诠释了现实与幻想交织的奇妙作用,具体体现在如下几点。

    一、感伤之中的现实与幻想。

    安房直子的作品许多都涉及到了死,这一未曾出现在儿童儿文学中的禁忌。《狐狸的窗户》中失去母亲的白狐,全部家人都因火灾而丧命的猎人;《夏天的梦》中失去心爱女孩的玉米摊老板。在《安徒生童话》的耳濡目染之下,公主和王子的完美故事结局下,这无不是一大特点。或许在我们的眼中,如果说安徒生童话是幻想,那么安房直子的童话则更偏向于现实。而且,再言之,死亡在他的笔下从不会以激烈决绝的场面出现,更多的是以樱花般飘逝静美的方式呈现。《狐狸的窗户》中蓝色桔梗染过的手指窗户中的景景也是因此而更显真实。虽是幻想,但却因着感伤而变得更加真实,因为这才是耸立人类心灵深处的风景。

    二、颜色中的现实与幻想。
    阅读这本童话集,你会很惊奇的发现,即使是语言简单的童话。色彩的描写也格外的生动,天空树木甚至人的穿着都有着自己的色彩,可不同于其他童话,安房直子的故事的颜色却极为的单调。《蓝色的花》中蓝色裙子、蓝色花、蓝色的伞。安房直子在努力的去构建一个广阔的世界,而这些颜色是一个女人梦的颜色。这种颜色也恰到好处的表现了梦幻的真实性,却又以单调引起读者的幻想,从而消解现实和幻想之间的沟壑。

    三、阴柔中的现实与幻想。
    安房直子身为女性,同样也有着女性独特的视角与观点,这给他的作品以阴柔之美。她忧郁而淡泊,敏锐却坚韧,现实的不满让她的作品中总是透着淡淡的忧伤。她却总能握住调控情感的度,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温婉细腻。在现实和幻想的交织下,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诗意,忧伤中含着希望,迷茫中透着坚定。如梦如幻,美丽之极,很难找到幻想与现实的界限,读着这些单纯透明的故事,仿佛自己也能变成远离尘嚣的精灵。

    总结:安房直子一生淡泊名利,栖居木屋,她仿佛便是日本民族古典文化中的精灵,努力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上构建一个新的世界。如她所言“将现实沉入幻想的世界的底层,很难划分出一条明晰的现实与幻想的分界线”,也许她便是这幻想世界与现实世界中独存的交织点吧!

    参考资料:汤素兰:《借来借去的一本书》;百度百科:安房直子;金波:《安伟邦文集序》

  • 谈谈克利斯朵夫的爱情
    ——读《约翰.克里斯朵夫》的思考
    绵阳中学48班 贾国爱
    摘要:卷一讲述的是他的青少年时代,也是和我们最为接近的年龄阶段。这是人类精神和主体意识快速发展的阶段,也是潜藏在人灵魂深处的一些欲念的苏醒时间。狂热与安宁在进行着一场艰难的战役。

    罗曼.罗兰笔下的约翰.克里斯朵夫的确是一位英雄。他是一位伟大的人,伟人之所以伟大,是他没有被生活的苦难所屈服,没有向卑下的情操折服。它的存在,展现了人类精神的顽强与可贵。这本书就刻画了这样一个不羁,热爱自由,充满反抗精神的约翰.克里斯朵夫。
    爱情永远是人类情感史上一个极为伟大又唯美的命题。 它像一团幽冷的蓝色火焰,充满着挑逗和魅惑。情欲将人裹挟,使人神魂颠倒,使人漂浮在幻想的云端。一切都是梦,但我们何曾不是活在梦里?
    克利斯朵夫也经过了人生几段重要的感情经历。每一段都觉得反思,每一段的是人精神成长的宝贵财富。
    懵懂之爱。
    这种爱朦胧的,就像清晨的薄雾,向轻飏向前的小舟伸出挑逗的手。
    这是一种情感的初体验,与其称为爱情,不如称为纯洁的友情。奥多是克利斯朵夫的第一个朋友,第一个愿意听其倾诉内心的人。苦难像一杯苦瓜汁,任何美与爱都如颗颗洁白晶莹的冰糖,虽不能减少苦味,但也可以聊以慰藉。因此,克利斯朵夫对这位富贵人家的儿子极为爱慕,称为“灵魂”。家庭和周遭的繁琐乏味,只能让他感到深深的孤独。他看似独立自主,但他和正常孩子一样,有着对同龄人的向往。在同龄人面前,我们能说出自己所不敢说说出的。能收获自己所不能在家人那里收获的感情。
    这种爱是绝对的纯洁,真诚,但又充满了理想主义。这个交往对象是充满了自己一厢情愿的臆想成分。明天的我也许不是今天的我,同样的欢乐不会像太阳一样落了又升。但他的确很美,这也在克利斯朵夫的心中强化了忠诚与真诚的概念。因为美,所以神圣,所以需要虔诚。
    关于弥娜这个风情种种率真开朗的女孩儿。我就将她和奥多合在一起,代表那种朦朦胧懵懂的初“爱”。
    灵魂的爱。
    “在他心灵深处有一个不受攻击的隐秘的地方,牢牢地保存着萨皮纳的影子。那是生活的狂流冲不掉的。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座埋葬爱人的坟墓。他们在其中成年累月的睡着,什么也不来惊醒他们。可是早晚有一天——我们知道的——墓穴会重新打开。死者会从坟墓里出来,用她褪色的嘴唇向爱人微笑;她们原来潜伏在爱人胸中,像儿童睡在母腹里一样。”
    这也许就是个刻骨铭心的深情吧。你长眠于我心里,只有在惊如闪电的刹那,才能找寻。死亡是一件严肃的事,但也不能严肃到让活着的每个人生活在阴郁之中。有人能记起就已经说明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当死者的幻影被埋葬在心里,生前的细碎无常才真正变成了一种美好的意象。
    这便是精神层面的深刻的爱。
    人生来便有兽性,情欲像股热流在人心里窜动,但这种爱使这种兽性加以约束。
    最难忘的便是萨皮纳和克利斯朵夫在山庄的那一晚。暴雨倾盆,寒流涌动。一切温暖与不安聚焦在这两间相互连通的房间。
    打开这个门便是一个大房间。两人也能坦诚相待,一切未知,迷茫的情愫也都能说清楚,一切都能讲明白。能热情地拥向彼此。这是每个人正常的心理,但是他们并没有这样做。
    两人在门的两侧,心中都激荡不已,但谁也没有打开一扇门。这是一种遗憾,但同样是一种美,就像残缺的月牙,往往能激起诗人特殊的情愫。
    爱情,爱情,难道只有把所爱的人糟蹋了才能得到爱情吗?
    至于他为什么会爱上萨皮纳这样一位有孩子的寡妇。也许是萨皮纳的慵懒困倦,与周围只会做重复家务,不以让别人开心为责任,而以腻烦别人为责任的聒噪妇女不同。他不甘于平庸,自然也不会甘于单调乏味的生活。于莱一家让他感到的是为生活而生活的困顿乏力。萨皮纳,这样一位看似不合格的妇女,却为克利斯朵夫单调乏味的生活透露了一道温暖的橘色阳光。他们相互理解,彼此支持。也是这段感情让克利斯朵夫的艺术创作充满灵感。
    这大概就是灵魂伴侣的境界吧。

  • 现实的爱。
    这能是爱情吗?也许吧。爱情不就是在相互磨合包容中,让彼此成为生命必不可少的部分吗。但这样的爱情又是可悲的。因为它太过普通,普遍和易于取代。在这个过程中,对对象形象的美化起了重要作用。忠诚真诚的克利斯朵夫就是靠形象的美化,包容了阿达的庸俗,从而维系他与阿达的关系。
    我最初认为阿达只是他一夜情的对象,之后就会和这个粗俗平庸的女子分手。但是克利斯朵夫没有。阿达给了他曾经渴望而不能获得的体验,也让他理想化的精神得以着陆,体会一下自然与现实的快感。对大多数人来说,理想的世界只是一种自我折磨与虚无的空间。因此不能说克里斯朵夫堕落,因为这正是人性。禁欲和纵欲都是探索精神一种方法。纵欲后的虚无,最终有了克利斯朵夫站在高冈上的精神涅槃。
    阿达和克利斯朵夫的爱情是荒诞的,是随便而草率的。一开始在一起的盲目可以说是一时兴起,但相处过程中阿达的愚笨也是这段爱情渐渐走向衰亡。对一个对象的忠诚与否的判断不应该是无休止浪费时间的辩论。而应该是信任和尊重,在一件件小事中发现。对自我不受约束的表达,也不应以轻蔑挑衅纯洁的爱情为开端。
    阿达和恩斯德的事,是使这段荒唐的爱情彻底被压倒的最后一根稻草。荒唐的爱情有,就像鲁意莎和曼希沃,隐忍,包容和绝对的忠诚,虽然没有让这段爱情变得甜蜜,但也让它变得珍贵。
    每段爱情都是悲剧,每一段爱情都有了一种艺术的美。
    悲剧不过是让他看到了生活的真相,让强者变得更强。
    每段爱情都让他成长,让他发现了生活的美,真诚与忠诚的可贵,让他心中有了刻骨铭心的精神伴侣,也让他发现了自己的生命原力。
    这就像贝多芬的音乐。有时像一个洪炉,烈焰飞腾,浓烟缭绕。有时一片着火的森林,罩着浓厚的乌云,四面八方射出惊心动魄的霹雳;有时满天闪着毫光,在九月的良夜亮起一颗明星,缓缓地流过,缓缓地隐灭,令人看着心中颤动。
    就这样被卷入爱情的火海吧。(第二部分)

  • 《热爱生命》书评
    本书是由团结出版社出版,作者是美国的杰克·伦敦。他是美国现实主义作家,他一生学过19部长篇小说,150篇小说和故事,3部剧本等。《热爱生命》便是其中之一。杰克是美国文学上承上启下的人物,上承马克吐温,下接海明威,是美国现实主义浪潮的先锋。
    本书作为短篇小说,篇幅虽短,情节也较为简单,但是扣人心弦,主要讲诉了一个人在野外与队员失联并与一条狼殊死搏斗的故事。主人公唯一的信念就是活下去,仅此而已,即使身上没有食物和弹药,即使他身负多处重伤,面临天气的严寒与野兽的追逐,他都没有放弃,并顽强的活了下去。
    为了活下去,他用尽了各种方法,他采食浆果,捡路边野兽吃剩的骨头,抓水里的小鱼,凡是能吃的东西他都吃了,这是一场对身体和心智都极其考验的跋涉。在路上,他遇到了一匹病重的狼。这是两个濒临死亡的生命的邂逅,一个是饥饿伤重的人,一个是年迈病重的狼,狼认定了人是它的食物,人却想要活下去这两个生命便开始了生死的追逐,谁先放弃,谁就失败。
    这篇小说每一处都流露出主人公渴望活下去的求生欲望,是的,每一个人都热爱生命,但如果处于那样的境地中,是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像他那样坚持下来呢?作为一个文明人,为了生存,他能咬住病狼的喉咙,喝掉它的血,嘴里满是狼毛,这应该是大多数人无法做到的,所谓的高贵与优雅在此刻都不再适用,能够适应环境的都是强者,也只有强者才能活下去。人人都热爱生命,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坚持下去。生命有他的意义,热爱生命就要付出那一份坚持。
    摘录一段令我印象深刻的部分,“捕鲸船白徳福号上有几个科学考察队的人员。他们从甲板上望见岸上有一个奇怪的东西。它正向沙滩下面的水面挪动。他们没法分清它是什么动物,因为他们是研究科学的人,他们就乘了船旁边的捕鲸艇,到岸上去查看。接着,他们发现了一个活物,可是很难把它称作人。它已经瞎了,失去了知觉。它就像一条大虫子,在地上蠕动着前进。它用的力气大半都不起作用,但是它老不停,它一面摇晃,一面向前扭动,照它这样,一点钟大概就可以爬上二十尺。“
    一个人还可以这样活下去,真的可以称得上奇迹了。虽然这是小说,但是这本书的内容也不是完全虚构的,很多是来自杰克伦敦的个人生活经历,他曾经干过很多很苦很累的活,淘金者就是其中之一,艰苦的生活和强大的生命是杰克伦敦的作品主人公常见的特点,正如《旷野的呼唤》中的狗鲍克,从适应环境到战胜环境,无不是强大的体现。
    总的来说,个人感觉这篇小说写的很好,告诉我们要学会战胜生活中的困难,毕竟我们面临的不是死亡和饥饿,我们只需要热爱生活,从容面对生活中的苦难,笑着迎接每一天,我们又有什么不能战胜呢?

  • 听从心底的声音 48班 文雅睿
                     ---读《观念的水位》有感
      一个人对自己最大的慷慨莫过于忽视一切阻挠你的声音,而听从自己内心最诚恳最坦白的声音。这是我读《观念的水位》一书下来最深刻的感触,这是一种多么理想的状态啊,我们每一个人都活的很累,因为我们忽略不了那些在耳边萦绕的细语,那些有的来自温情,有的来自恶意的话语化为沼泽里的泥浆将我们拖扯,阻止我们前进的步伐。
      那些阻挠我们的声音来自四面八方。密密麻麻一大片杂音在脑中回荡,将自己心底的声音掩盖。我们迷茫,我们徘徊,我们在命运的十字路口走来走去。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才会掠过这本书的主体部分---讨论各民主国家前进历程与法律,而着眼于这个仅适用于单个生命的一个小部分。
      我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中国现在也不需要一群伟大的人来解救人民于水火之中。也同样不需要我拎起小米加步枪冲到战场的第一线去。中国的大部分人都是这样,不会像谍战片那样惊心动魄,也不会是童话里的那个英雄,打败了恶龙,救出了美丽的公主殿下。我们日复一日的重复着相似的生活。从幼年,到青年,再到中年,最后老去,再一脚踏入永久沉寂的墓地,化为清风与明月。但,这真是我们内心的声音所指的生活吗?终此一生,你不会有遗憾吗?我想很少有人能够坦然的肯定,毕竟我们的血液是如此的鲜红,它是跃动的火焰,点亮我们每一根沉寂的血管。
      每个人都有两张面孔。那张真实的面孔躲在那张光鲜亮丽、我们日常使用的面孔之后,黯淡失色。我听说过太多的人说他们一天中最幸福的时刻就是睡觉,我也听说过太多的人说他们根本不想醒来。我想他们应该没有听从自己心底的声音,不然就应该是另一种状态,每天早上醒来都欢悦欣喜,感谢又一个美好的日子,每天入睡都依依不舍,告别一个美好的日子。《牧羊人奇幻之旅》有一句台词我至今都记得很清楚:“现在我的每一天都是多彩缤纷的,都是幸福的,因为我知道我的每一天都在完成梦想的一部分。是啊,能拥有追求自己愿意追求的梦想的权利是多么可贵的一件事,正如有翅膀的东西总想张开翅膀一样,那张真实的面孔也总想打碎那张虚伪的面孔。
      每个人心底的声音都不一样,但它确确实实在那儿,一直坚持发出他的声音,只是他总是被忙碌的人们忘记,或是听到了却故意装作没有听到,继续过着日复一日单调乏味的生活。对于前者,我们怜悯他们,他们忙于一切却忽略了生活;对于后者,我们同样怜悯他们,他们在生活面前丧失了尊严。
      还有一群人,他们迷茫,他们徘徊,他们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对于他们,我们还可以抱有一点希望,正是迷茫的他们中后来决定追随声音的他,他和他才才使世界如此丰富多彩。有的人说平淡的生活宁静安谧,这样的人生足矣,不可否认,这是一种大智慧,但是这样的生活总是让人忍不住怀疑这真的是最好的吗?我们都害怕自己不存在,无论是现实意义上的,还是精神意义上的。《麦田的守望者》中霍尔顿在经过两天的游荡精疲力竭之时在心里对他的弟弟艾里说:亲爱的艾里,别让我消失,别让我消失,请别让我消失。写出了这个命题的作者当然明白它的生命太短,无法正实也无法证伪。我们也是一样,太迷惘就不妨听从心底的声音,没准儿会像霍华德一样建成自己的摩天大楼。再不济也就是虽败尤荣,一日又一日的奋斗与追逐比一日复一日的行尸走肉般的生活有意思多了。

  • 论《追风筝的人》主人公的逃离、成长、救赎
    高二48班 何柯洁
    摘要:阿米尔的母亲因为难产而去世,缺乏母爱的阿米尔极度渴望父爱,而父亲则认为阿米尔与他心中的男子汉形象相去甚远,对阿米尔有些淡漠,反而对仆人的儿子哈桑关爱有加。这个矛盾的关系贯穿了阿米尔在阿富汗的童年。使得他将错误钉死在哈桑身上,正是这种无缘无故的憎恨让阿米尔的内心深处充满了愧疚,将哈桑当作替罪羊的愧疚,由此来逃离自己不如仆人哈桑的主观感受和对自己懦弱无能的恐惧。
    关键词:追风筝的人;逃离与迷惘;成长;救赎

    《追风筝的人》作者卡勒德胡赛尼,1965年出生于阿富汗咯布尔,后随父亲逃亡美国。《追风筝的人》,2003年首次出版,便获得众多好评,创下600万册的出版奇迹,同时也引起了世界文坛的轰动①。它被评价为“不仅是一部政治史诗,也是一个关于童年如何选择,如何影响我们成年生活的极度贴近人性的故事②。”作品以第一人称视角记叙了主人公阿米尔的心路历程。故事开始于主人公阿米尔的回忆。阿富汗的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情同手足。然而,在一场风筝比赛后,身为哈扎拉人的哈桑被人歧视而被羞辱,目睹一切却没有守护哈桑的阿米尔感到自责与痛苦,他以卑劣的手段逼走了哈桑,企图逃离这一切。不久,战争来临,阿米尔于是跟随父亲逃往美国。
    成年后的阿米尔始终无法原谅自己当年对哈桑的背叛。父亲的的合作伙伴拉辛汗的一通电话让阿米尔儿时的噩梦再度重演,从拉辛汗口中得知哈桑是他同父异母的兄弟并且为了保护阿米尔的财产死于塔利班枪下之后。为了赎罪,阿米尔重新踏上睽违二十六年的故乡,历经波折与心灵成长,接回了他的侄儿也就是哈桑的儿子,索拉博。走上了重新成为好人的路,对自己进行救赎。

  • 1引言
    当前,社会上和学术界往往有这样一些“大批评专家”,他们站在舆论的制高点,这些文人总是打着“为了民众”、“为了弱势群体”的谎言,却干着损人、毁人、“捣糨糊”的无耻之事,更有甚者,唇枪舌剑,口诛笔伐,置中国“文化人”的形象于不顾,完全背离了我们的老祖宗老庄二圣的“无为而治,顺其自然”的哲学思想。
    2老庄之道
    老庄二圣作为中华文化童年最为深刻的回忆之一,“轴心时代”杰出代表之一,对中华文化后来的走向影响深远。老庄哲学中的“无为而治,顺其自然”更是与中庸之道、君子之道一起形成了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文化人”的形象。
    老子认为,作为宇宙根本法则的“道”,有两个根本的特点:一是无为,二是无名。《道德经》一开始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又说:“道常无名。”就是说,“道”是不能用普通 语言、抽象概念和逻辑思维来把握和表达的。《风流去》对老子的看法可以说十分地易理解了,这位伟大的哲人、思想家也许本就不想说些什么,但又不愿什么都不说,所以才写下简练却深邃的薄薄一册《道德经》。所以鲍鹏山对他的评价就很精辟了——“颠倒的世界和扭曲的哲学”——作为第一个对人性失望的人,他理想化地设想了一个“自然世界”,然而这所谓“道法自然”就有了不可实现性,使得他的思想产生了悖论却愈加深刻。在老子看来,“道”既不是绝对的虚无,也不是绝对的与现象界分离的精神实质,而是“无状之状,无物主象”,是有与无的统一。余秋雨欣赏钦佩老子简约大气的伟大,因为老子的哲学一直像“清道夫”一般为繁冗的中华文化做减法,去芜存菁。老子的智慧、老子的眼光,甚至老子出关、不愿埋骨乡梓的偏执,今人难以真正触碰领悟到,但是这些玄妙的“道”与“德”却如同来自千年前的警示,堪称至理——物极必反。
      老子哲学的光大者庄子进一步发挥了老子的思想,他认为,用逻辑思维和抽象概念不能把握的“道”,却能够用形象思维和艺术形象去把握和传达它。《庄子·天地》篇有一则窝言说:“黄帝游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离朱索而不得,使噢垢素之而不得也,乃使象周,象圈得之。皇帝曰:异哉!象圈乃可以得之乎!”在这个窝言当中,“玄珠”是“道”的象征,知是知性(智慧)的象征,“离朱”是传说中黄帝时代视力最好的人,在这里是感官的象征,“噢垢”是语言的象征。而“象圈”即若有若无,朦胧恍惚的样子。窝言的惫思是说,用知性、感官和语言是得不到“道”的,用“象圈”则可以得到。
    庄子作为诸子百家中文学品质最高者,一个无人思考快乐的学界中以寓言传播轻灵,以《逍遥游》歌颂着江湖的自由的古怪却魅力无穷的人,他的文学方式是很值得现代娱乐圈还有各路媒体学习的。
      3当前文人处境
    《北大授课 中华文化四十七讲》中提到民间公认的品质似乎更与墨家有关,更与孤胆游侠般的领头狼——墨子有关。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信、义、踏实、吃苦耐劳、乐善好施更是无比“接地气”。然而,这些常常成为“大批评专家”们的谎言了。这些最无耻者总是站在某些制高点“为人民着想”地“捣糨糊”,更有甚者,唇枪舌剑,口诛笔伐。
    余秋雨教授认为,中国内地感觉上没有台湾文化等级高,最为重要的原因是台湾人民的集体文化素养很高——台湾民众熟知他们身边的“大学者”。包括最有钱、最有权的人对于文化工作者都怀着由衷的敬重,于细枝末节中礼让他们,至少也是从善意出发。而在内地无权无势的学者才俊们总是不那么被尊重,总是在各方利益纠纷中首先作为“软柿子”被捏。
    在一个人口基数大如今日之中国的国家,自然是人才辈出。有“大学者”之天赋的人也绝不少于台湾。然而,为何没有什么人能够绽放璀璨星辉,症结就在于此。
    可怜的“未来之星”们,往往迈不过流言蜚语的坎儿——国内没有良好的文化氛围,说得不好听了,叫“唯利是图”——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面临着被出卖、被造谣的种种可能。防不胜防,如何治学?
    好不容易有个粗神经的幸运儿杀出重围、小有成就了,又不被认可——很多人总是以嫉妒仇视的心理去刻薄地对待别人。可悲的是,网络上的最活跃者往往是他们。
    民众往往无知,甚至可以说是“说风就是雨”,这也就导致了舆论的浪潮汹涌澎湃却容易被那些所谓的领头羊、“明白人”诱导。
    不是每个人都能了解事件的所有,往往有点儿似是而非的端倪了就能在网上“两肋插刀”地仗义执言。但是若是有了什么误会,对人家造成了伤害,哪怕是无可挽回的巨大后果,又有谁能够责备一群“江湖豪杰”、“绿林好汉”?更何况法不责众,最后往往不了了之,只有受害者一直受害、惨淡收场。

  • 向思想自由致敬--1984书评如果思想是有罪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1984》,二十世纪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代表作,描述的正是这样一种生活。现在看来1984年已经成为过去,但对于1948年的作者来说,《1984》实际上是一本对未来的预言。故事发生在1984年,此时世界上仅存在三个国家——大洋国,欧亚国和东亚国。和其他两个国家一样,大洋国也处在严格的思想管控之下,到处都是电屏幕,监视着人们的一举一动;所有消息都有党(即“英社”)提供,报纸,电影,书刊,甚至黄色书籍,都由党统一刊发,写日记都被看作非法。大洋国的领袖都在之前因反革命罪被处决,只剩下老大哥作为全国唯一的最高领导人。任何违背老大哥的行为或言论都是犯罪,甚至包括思想。既然要求服从一切党的思想,就不能拥有自己的思想,这让主人公温斯特感到不平又困惑。作为一名党员,温斯特被党严苛地约束着,同时也接触了很多发布消息的工作,他发现报纸中记载的与自己记得的竟然有很大不同。与其它只会高喊口号,空洞,麻木的党员不同,温斯特开始怀疑党的正确性,并逐渐发现了党在伪造事实,修改历史。他清楚地记得四年前大洋国在与欧亚国结盟,报纸却称一直以来大洋国都在与欧亚国交战;他在伦敦见到了被审判的几个人,第二天党却说他们刚被从外国反党组织内被逮捕。“谁操控着过去,谁就操控着未来;谁操控着现在,谁就操控过去。”不愿屈服的温斯特与另一个叫朱丽娅的女人开始暗地里违抗党,试图加入传说中反抗党的秘密组织兄弟会。但与此同时,危险也悄然而至——平日目光浑浊的老人扯掉了白假发,所谓“兄弟会”的领袖奥布莱恩将温斯特绑在了电椅上,扭开了他身上的电极……书中所描绘的近乎荒谬的场景深刻地讽刺了操控一切,肆意篡改事实的党和没有自己的思想,麻木不仁的民众。一方面是大股吹嘘党的英明统治,极力宣传老大哥,另一方面是无所不在的电屏幕、无孔不入的思想警察,将一切思想扼杀与萌芽之中。明里暗里双重夹击,逼迫人们无条件的相信了老大哥。人民的迂腐顽固也被展现的淋漓尽致,一个非常震撼的例子是,温斯特的同事帕森斯被自己年仅7岁的女儿举报,还略带自豪的告诉温斯特他的思想教育总没有错,甚至深深感谢警察早日把自己抓起来。书中还向我们描述了有别于一般的另一种改造——思想改造。审判中,温斯特即便说出了“标准答案”也不能过关,因为他的心理并未认同。改造的最后,温斯特“真的看到了,没有畸形。但是有那么一刻——他不知道有多久,也许是三十秒——是清清楚楚、确凿无疑的。那时,只要需要,二加二可以等于三,就像等于五一样容易”。最后,温斯顿“突然明白了。他战胜了自己。他爱老大哥。”这样的思想改造,仿佛让我们看到了机器的制造过程,让人惊惧不安。整本书围绕的主题正是思想。人们常说思想是唯一偷不走的东西,但在这里,思想却可以被外人任意修改,就像电脑程序那般容易。思想的控制比肉体的控制可怕一万倍,若连自己的思想都弃之不理,肉体也犹如行尸有肉,这也许就是为何温斯特感叹道:我们是死者。奥布莱恩说:“我们控制物质,是因为我们控制了思想。现实是装在脑子里的。”足见思想有多重要!作者正是想通过这样的描写警惕我们:永远不要让思想被别人操控,否则尽管你还活着,你已经死了。作为一篇政治讽喻小说,小说并没有仅仅枯燥无味的讲述政治而显得单调无味,而是兼具政治性与艺术性,从生活的嬉笑怒骂中反映深刻的政治主旨。同时,作者很擅长抓住读者的心理,情节波澜起伏,节奏时快时慢,处处设置伏笔和照应,扣人心弦又引人深思。另一个显著特点是作者常常通过一句或几句归纳性的话高度概括主旨,比如:“思想罪不会带来死亡,思想罪本身就是死亡”“所谓自由,就是可以说二加二等于四的自由。若此成立,其余同理。”这些话令人印象深刻,也成为1984所描绘的乌托邦式社会的代表名言。“多一个人看《1984》,就多一份自由的保障。”正如英国作家安东尼·伯吉斯所言,1984正是一个时代的预言书与警示书。保持思想的自由与独立,但愿我们永远也不要抵达书中的那个1984。

    参考文献:乔治•奥威尔《1984》,付霞《1984译序》,(不知道谁写的)《渴望自由》
    易思源

  • “经营”而成美文
    ——《把栏杆拍遍》(梁衡)书评
                                       高二.48 易天骄
    作者简介:梁衡,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长期从事新闻工作,曾任记者、《人民日报》总编辑。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梁衡先生的这本散文集,给我一种如沐春风之感。全书共分四个主题:阅读伟人,感悟生命,享受自然,行走人生。书中文章,长则字数近万,短则单单两页。季羡林赞梁衡写文章为“经营”。梁衡的每一篇文章绝非天马行空的随想之后匆匆而成,而是广集资料,慢蕴情感,字句斟酌,惨淡经营而方成佳品。他念秋白,三访纪念馆,六年思索沉淀仍迟迟不敢下笔,他细细咀嚼完善,追求最合适的意境与神韵,体现出了文学甚至艺术工作者的共同特质,追求最恰当的淋漓表现,力求达到所能及的完美。
    梁衡先生的散文,绝不空洞,而是甄选意境以承载情感。他写辛弃疾,抓住痛拍栏杆这一意境来生动刻画辛弃疾这个从小使枪舞剑,以武起事的热血青年因南渡而失去用武之地、被朝廷闲置的无奈。望长安,登危楼,拍遍栏杆的那个爱国臣子仿佛就在我眼前,将壮志难酬的泪水横洒。他写母爱,用一块承载着母亲的盼望和虔诚信徒崇拜的望儿石表达绵绵无尽的母爱和所有儿女们的惭愧。他写翟秋白,不得不等到觅渡这个意境在他脑中迸发之后才决心作文,六年积淀配合觅渡之境,运笔如风。季老称他之追求为一种境界,叹道:“在并世散文家中,能追求,肯追求这样一种境界的人,除梁衡以外,尚无第二人”。
    先生的散文,结构新颖独特又十分严谨,真正是做到了散文所要求的形散神聚。他写李清照,开篇“怎一个愁字了得”奠定凄美的基调,其间感情不幸、身心颠沛、人格孤独的三大磨难与民族前途、幸福爱情、自身价值的三大寻觅相呼应,结尾以“立于秋风黄花中的寻寻觅觅的美神”定格人物形象,照应标题,结构严谨,又是画龙点睛之笔。好一个乱世!好一个美神!由乱起愁,因愁而美,意境突变得美丽而深远。她的有才有情,她的外美如花且内秀如竹,她对待感情绝不凑合的执着,她超群脱俗的人格风骨令人怎能不痴迷倾慕。他写周恩来,以六大无,六大有概括分析总理一生高尚的言行品德。用古今中外历史伟人、当代小官员与之正反衬托,凸显周总理无限的人格魅力。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周总理外出归来发现自己又暗又湿的老平房被工作人员偷偷维修,当晚立即离去,并要求将房内旧家具换回来,否则不回去住。官而不显,俭以养德,周总理是在保持一种境界。先生散文结构安排严谨精巧,首尾必有呼应,给我议论文的写作也颇有启示。
    先生的散文思想深刻,语言坦率,直达本质。说兴趣,将兴趣比喻成一颗种子,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得先找见自己的基因是瓜是豆,再说培育之事。即使知道自己是瓜是豆,却耐不过夏的煎熬,等不到秋的丰收,兴趣也只是兴趣,难以成就功德。他关于书与人的随想中提出的见解可谓深刻。一是读书人最勇敢。因为读书知理,谁掌握了真理,谁就掌握了世界,故常“一介书生敢当天下”。二是读书是吸收、继承,写作是创造、超越,“读而有作,作而出新”,一个人只有完成了继承与超越的交替,才算尽到历史的责任。我们的学习也何尝不是这样?当下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继承他们智慧的结晶,但这还远远不够,我们不能满足于简单的一个学习成绩。将知识用于实践,发现和创造价值是我们每个人以后必将面临和思考的。在《怎样区分低俗、通俗和高雅》中,梁衡理性地将扫黄扫不完的原因归结于人动物性的一面,指出“只要人动物性的一面还在,人与外界的欲望关系还在,它就要寻求刺激,发泄与满足”,他未大吼着提升公民素质,而是坦率地揭示出本质原因,发人深省。
    先生的语言古朴典雅让人不觉晦涩难懂,引经据典,诗风萦绕,事例丰富,干货满满,简直是中学生提升写作的佳品。“看那墨痕如涕如泪,笔锋如剑如戟”两位忠臣的表白仿佛跨越历史直击你心;“春日黄花满山,径幽而香远;秋来草木郁郁,天高而水清”让人想起《醉翁亭记》中“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读起来古色古香又新颖清新。希拉克与儿童对话,普京独行与空旷大街,德国女总理黙克尔排队买菜等奇闻轶事值得收集;“文死谏,武死战”韩愈直谏被贬,“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为丈夫临镇脱逃羞愧,“诸葛在时,亦不觉异,自公没后,不见其比”孔明输给了曹魏却赢得了天下人心……诸多事例值得品鉴整理。
    《把栏杆拍遍》这本梁衡老师的散文集真乃是用心经营而成的美文,书中附加的对写作技巧的剖析也精简到位。此书对写作的裨益相当巨大。

  • 《黄金时代》读后感 48班黄博楷
    《黄金时代》是由王小波所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小说。本书的作者王小波,被誉为中国的乔伊斯卡夫卡,亦是唯一一位两次获得世界华语文学界重要奖项“台湾《联合报》文学奖中篇小说大奖”中国大陆作家。代表作有杂文集《沉默的大多数。》小说《黄金时代》《革命时期的爱情》。这其中《黄金时代》更是获得了13届《联合报》文学奖中篇小说大奖,堪称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明珠。弹指一挥间,王小波已离去了20多年,斯人已去,却留下了这些文字,像一股清风般为人带来了欢乐,带来纯粹,带来哲思,为我们构筑了一个绝对美好,绝对超凡脱俗的精神家园。
    再说回《黄金时代》,最初看到书名时会不经思索:何为黄金时代?究竟又是谁的黄金时代呢?随着书卷的一页页翻开,你肯定会发现那些令人血脉贲张的描写和那些赤裸裸的性爱片段,这些情节让你误以为这就是一本低俗的小黄书。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阅读的不断深入,你肯定会发现王小波描写的独特之处,他把所有的性爱情节都描写的那么纯粹,自然,野蛮又不失浪漫,在所有这些性爱描写的身后,是一个广阔的孤独领域和精神上的慰藉空间,这才是真本书的精华所在。
    书中的男主王二,其实就是王小波对云南插队时的自述。当时他21岁,正处在一生的黄金时代,由好多奢望,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才知道,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槌的牛一样。可是他过21岁生日时没有预见这一点。“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槌不了“我”。这就是王二,一个放荡不羁,洒脱自然的知青形象。
    小说的女主陈清扬最初是想让王二证明她是不是破鞋。而王二没有证明她不是破鞋,反倒认为证明她不是破鞋的证据不充分,因为无法证明陈清扬最后心甘情愿的与王二搞起了破鞋。其实陈清扬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坚强而倔强,做事都是遵从自己内心。她不顾世人的嘲笑与反对,依然追求与王二的伟大友谊。在她最后上交的材料中,她仍然按照自己的内心所想的写上去。即使会收到不必要的惩罚,她也无怨无悔。
    在文革那个广阔的时代背景之下,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两个鲜明的人物形象。王二是一个不服软,不肯屈服于社会现实的人,他竟敢打瞎队长家狗的眼睛,可见他是一个敢于挑战权威,不轻易屈服于人的人。同时他也是一个反抗叛逆的人,他们知青与老乡们的矛盾看似简单浅显,实则却是知识分子,对那个落后无知时代的不满,对无情社会的控诉。他们要用最微弱的声音发出震彻时代的怒号。陈清扬一直认为性爱是污秽肮脏的,但他并不觉得和王二敦友谊是种罪孽,因为这是为了伟大的友谊做出的牺牲与让步。她有着敏感的自尊心,以至于把性和爱彻底分割开来,直到现实给了她当头以及把他彻底击垮。好在他们可以为彼此受伤的心灵,给对方带来真切的安慰。
    再这样缠绵悱恻的岁月中,那是王二的黄金时代,同时也是陈清扬的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