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北京
  • 以上便是欣赏美的过程。除了欣赏,另一个重要的概念是创造。一般都认为二者各是各不相关联,实际不然。欣赏时需从事物中抓出意境,比如我们读了一首诗,肯定要先从这些文字中形成自己的意象,加以品读揣摩。这样的意境,便是自己创造所得的。所以欣赏时其实就有了一部分创造,创造中有一部分便是欣赏。不过创造多了一项任务,将内心所得的意境外射出来。这样便提到了“外射出来”这一关键的过程。关于如何做得好,利用想象,蕴含情感,参考格律,模仿先人,获取灵感,这些其实其他人也有不同程度的辨析,这里便不再叙述。让我感触很深的其实是表达意境时所用的外壳的重要性。我们往往都认为内容才是核心,形式都只是陪衬,有些粗糙也没有关系。但现在我知道了实际上艺术的核心便在于其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杰作不仅还有绝佳的内容,还有与这内容相配的绝佳的形式。若是只有干枯枯的道理,断然难以让人感到美。比如那些贴在墙上或者印成一册一册的规章条例总是令人感到枯燥乏味,无法让人产生美感。再比如我们背诗时往往编成歌更容易记住,这同样也说明了形式的重要性。另一点是灵感与努力的关系。很多时候我们都以为灵感只是产生于天资聪慧,以此来逃避自己不努力的责任。但潜意识的说法又告诉我们,灵感同样需要努力,正如平庸之徒不可能发现浮力定律,普通人也不可能突然一拍脑门就谱写出了绝佳的乐章。但灵感同时也有一些技巧。舞剑可以激发写字的灵感,树木云彩也可以激发雕刻的灵感,我们一定不能只在小范围内学习,处处留心思索,养成好的修养,这对灵感的产生也是大有裨益的。
    最后说说,美对于人生有什么好处呢?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是许许多多的道德条例与规章制度,我们往往被强调说要理性,而不是感性。但我认为,正如您所说,情感比理智更重要,要洗刷人心,并非几句道德家言所可了事。若是感性往往使人犯错,应该纠正感性当中的错误,而非简单的压抑感性而崇尚理性。再退一步说,感兴趣所造成的我们现在认为的悲剧可能也并不完全是悲剧。太宰治说:“生而为人,我很抱歉。”然后跳河自尽。虽然他的结局并不算好,但他也为我们的历史增添了奇异的一笔。前些日子有篇话题作文要求谈谈人生的自由状态,其实也就是谈谈人生的艺术化,我思来想去不知写什么好,只觉得孔夫子一句“随心所欲,不逾矩”便可概括全部。艺术上要有不能逾的矩,但艺术家便是要在不逾矩的同时“随心所欲”,创造自己独特的作品。生活亦如艺术,绝非按照特定的步骤方法即可成功,总要有自己特有的情感与思路。我想,这便是谈美的重要意义了。
    以上是晚辈在品读大作中一点小小的体悟,不足之处还有待今后的改进。祝愿艺术的事业能够不断传承,“美”探索永不停歇。
    您的读者:易思源
    2019年2月14日

    整本书阅读~朱光潜《谈美》

    各位朋友,春日迟迟,柳芽初发,海棠含苞,黄莺轻啼,春的美慢慢显现在我们面前。 我们要开始下一本书阅读,这本书是朱光潜的《谈美》,中华书局出版。 本书娓娓道来,有序,开场话,和...

  • 《热爱生命》书评
    本书是由团结出版社出版,作者是美国的杰克·伦敦。他是美国现实主义作家,他一生学过19部长篇小说,150篇小说和故事,3部剧本等。《热爱生命》便是其中之一。杰克是美国文学上承上启下的人物,上承马克吐温,下接海明威,是美国现实主义浪潮的先锋。
    本书作为短篇小说,篇幅虽短,情节也较为简单,但是扣人心弦,主要讲诉了一个人在野外与队员失联并与一条狼殊死搏斗的故事。主人公唯一的信念就是活下去,仅此而已,即使身上没有食物和弹药,即使他身负多处重伤,面临天气的严寒与野兽的追逐,他都没有放弃,并顽强的活了下去。
    为了活下去,他用尽了各种方法,他采食浆果,捡路边野兽吃剩的骨头,抓水里的小鱼,凡是能吃的东西他都吃了,这是一场对身体和心智都极其考验的跋涉。在路上,他遇到了一匹病重的狼。这是两个濒临死亡的生命的邂逅,一个是饥饿伤重的人,一个是年迈病重的狼,狼认定了人是它的食物,人却想要活下去这两个生命便开始了生死的追逐,谁先放弃,谁就失败。
    这篇小说每一处都流露出主人公渴望活下去的求生欲望,是的,每一个人都热爱生命,但如果处于那样的境地中,是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像他那样坚持下来呢?作为一个文明人,为了生存,他能咬住病狼的喉咙,喝掉它的血,嘴里满是狼毛,这应该是大多数人无法做到的,所谓的高贵与优雅在此刻都不再适用,能够适应环境的都是强者,也只有强者才能活下去。人人都热爱生命,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坚持下去。生命有他的意义,热爱生命就要付出那一份坚持。
    摘录一段令我印象深刻的部分,“捕鲸船白徳福号上有几个科学考察队的人员。他们从甲板上望见岸上有一个奇怪的东西。它正向沙滩下面的水面挪动。他们没法分清它是什么动物,因为他们是研究科学的人,他们就乘了船旁边的捕鲸艇,到岸上去查看。接着,他们发现了一个活物,可是很难把它称作人。它已经瞎了,失去了知觉。它就像一条大虫子,在地上蠕动着前进。它用的力气大半都不起作用,但是它老不停,它一面摇晃,一面向前扭动,照它这样,一点钟大概就可以爬上二十尺。“
    一个人还可以这样活下去,真的可以称得上奇迹了。虽然这是小说,但是这本书的内容也不是完全虚构的,很多是来自杰克伦敦的个人生活经历,他曾经干过很多很苦很累的活,淘金者就是其中之一,艰苦的生活和强大的生命是杰克伦敦的作品主人公常见的特点,正如《旷野的呼唤》中的狗鲍克,从适应环境到战胜环境,无不是强大的体现。
    总的来说,个人感觉这篇小说写的很好,告诉我们要学会战胜生活中的困难,毕竟我们面临的不是死亡和饥饿,我们只需要热爱生活,从容面对生活中的苦难,笑着迎接每一天,我们又有什么不能战胜呢?

  • 《麦田里的守望者》作者杰罗姆·大卫·塞林格,他出生于纽约的一个犹太富商家庭,二战前他创作是为了赚钱,二战终止了他的创作,战争令他恐惧,1946年退伍后的他开始专心写作,1951年出版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也一举成名。
    在这个时期美国在战争中发了横财,战后物质生产发展得很快,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中产阶级的人数也激增。但广大人民的精神生活去越来越贫乏,空虚。五十年代初美国政府奉行杜鲁门主义和麦卡锡主义遏制共产主义,国际上加剧冷战,国内镇压进步力量,核战争的恐怖笼罩着每个人的心灵有些人粉饰太平,过着浑浑噩噩的日子;另有些人看不惯庸俗,虚伪的世道,想要反抗,却又缺乏光辉的理想,找不到一条光明的出路。因此美国有的当代史家把美国的五六十年代称为“静寂的五十年代”或“怯懦的五十年代”。有些年轻人以消极的方式反抗现实。作者笔下的主人公是一个代表。
    主人公霍尔顿是个性格复杂而又矛盾的青少年的典型。 他心中有两个世界:—一个则是由弟弟艾里、妹妹菲比以及修女等人所代表的纯洁、美好世界,另一个是由阿克莱、斯特拉德莱塔以及妓女孙妮等人所代表的丑陋世。他有一颗纯洁善良、追求美好生活和崇高理想的童心。他对那些热衷于谈女人和酒的人十分反感,对校长的虚伪势利非常厌恶,看到墙上的下流字眼便愤愤擦去,遇到修女为受难者募捐就慷慨解囊。他对妹妹菲芯真诚爱护,百般照顾。为了保护孩子,不让他们掉下悬崖,他还渴望终生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发出“救救孩子”般的呼声。可是,愤世嫉俗思想引起的消极反抗,还有那敏感、好奇、焦躁、不安,想发泄、易冲动的青春期心理,又使得他不肯读书,不求上进,追求刺激,玩世不恭;他抽烟、酗酒、打架、调情,甚至找妓女玩。他看不惯现实社会中的那种世态人情,他渴望的是朴实和真诚,但遇到的全是虚伪和欺骗,而他又无力改变这种现状,只好苦闷、彷徨、放纵,最后甚至想逃离这个现实世界,到穷乡僻壤去装成一个又聋又哑的人。
    小说极具现实色彩,真实地反映了美国的现状--物质丰富而精神匮乏。通过主人公一天两夜游荡纽约的经历,反映了物质生活十分优越的现代美国社会中各种微妙的人际关系,描述了主人公在精神上的压抑,心理上的挫伤与生活中的孤独,以及人们在相互交往中所产生的矛盾和冲突。霍尔顿既是这异化社会的代言人,同时又是这异化社会的牺牲品。

  • 寒假读整本书纲要

    亲爱的同学们,上学期我们按照书目构建了高二班级书库,48班有约78本,49班因为竞赛停课书本少了点,但也人手有好书在手。建议每天读书读报时间不少于40分钟。 开卷有益,读书养...

  • ​​


    读 . 后 . 感

    《 看见 》


    2019.2.3 丨 德阳 丨李虹俊



    ​​
    在这本书中,我没有选择刻意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我只选择了留给我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因为工作原因,我恰好与这些人相遇,它们是流淌的,从我心腹深处的石坝上出来,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这种摇晃是危险的,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
    我试着尽可能诚实地写下这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一个国家由人构成,一个人也由无数他人构成,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己。柴静。”



    柴静是山西临汾人。1976年出生。曾在湖南文艺广播电台主持《夜色温柔》,在湖南卫视主持《新青年》2001年进入中央电视台,先后在《时空连线》《新闻调查》,24小时面对面等栏目担任主持人与记者。现为央视一套专题节目“看见”主持人。

    最初的印象莫过于她的《穹顶之下》关于雾霾的新闻报道,对她的印象便是那个穿着牛仔裤非常冷酷而强硬的一名记者。对污染企业的公司老板凶利甚至咄咄逼人的说话方式记忆尤新。虽然有一些人骂她,说她在美国生了女儿,反过来谴责中国的雾霾问题。在我看来,她这篇报道并不是为了私欲,更多的是想要人们正视这件事情,关注这件事情,了解这件事情。这难道又有什么错吗?看完《看见》之后我更觉得她确实是一个这样的人。一个敢说敢做,敢想,敢于揭露黑暗,也敢于说真话的一个人。

    1
    - 敢于揭示真相的勇气 -

    在本书的第二章柴静讲述了她在非典时的采访经历。只有实实在在地逼近了死亡,在生死的边界,我们才可以真正感受到伤痛。危难的时期在痛苦而绝望的时候,在所有人都人心惶惶不知所措的时候,如果你有能力也是你该做什么的时候。那时候人心惶惶,工作停了,学校关了,什么都没有了,街上空荡荡,交警也没有,而柴静他们小组决定去采访非典病人,去了解真实的情况到底发生了什么。生死都置之度外。这篇文章是我感受到了生与死之间那巨大的缝隙,以及生命最原始的本能。看到了许多令人感动的医生与记者们还有那些为这件事在努力的人。
    很多人抱怨说这是一个和平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不能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业,但事实上,很多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不一定非在战乱年间才可

  • 活着时的喜与苦
    ——读《活着》有感
    高2017级48班安达楷
    读完整本书,整个人就变得十分压抑,像被什么堵住了缓不过来。当时脑袋里就一个字"惨",还觉得惨得瘆人,惨得荒谬,可放在当时的中国的背景下,惨的又理所应当。
    余华这么说他写作的缘起——
      “我听到了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这首歌深深打动了我,我决定写下一篇这样的小说,就是这篇《活着》。”
    先来说说背景
    福贵的一生经历了中国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动荡,如解放后的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制度、大炼钢铁、三年自然灾害、文革等等,都通过男主人公的眼睛和亲身经历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生动的再现。
    解放时被抓去充军,人民公社时家珍得软骨病,文革时期红卫兵到乡下,批斗县长,县长自杀。
    福贵的惨,在中国当时这样的大背景下是种必然。如若福贵没有败光家业,继续潇潇洒洒地当上地主,之后还是会被"正义的"红卫兵抄家砍头。倒不如说,福贵的这种"活着"是命运之主为他而定做的,尽管充满着苦难,但他确实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围绕着思维导图来说
    苦 福贵年少时爱好赌博,将家中田地抵押,日子一贫如洗,仆人都离开了,母亲又身患重病,这样的转折将生活的压力重重地压在了福贵的肩上。
    喜 然而,他有一个良妻家珍。在赌博的道路上,家珍试图着把他拉回来,失败了。在生活的柴米油盐里,家珍没有离贫穷的福贵而去,而是一同扛起重担。在福贵进城买药而被抓走充军后,几年杳无音信,但家珍依然能够坚守住家,不离不弃,独自抚养两个孩子长大。
    喜 福贵与两个孩子之间发生的事很日常,但在这本小说里已属稀罕。有庆喜欢绵羊,一个小孩子与动物之间的情感在文中刻画得很生动,为了养绵羊,他可以牺牲很多,他不在乎光着脚在泥泞的山路里多跑几次,不在乎父亲的责备,只是不想看到绵羊恐惧的眼神。还有件事就是有庆跑步。尽管体育老师说有庆有天赋,福贵还是让他种田,一颗成长的幼苗就被扼杀了。可能福贵深谙种田才是最重要的,但没有一点余地的就否定了有庆,我还是感到很痛心。
    苦 接着有庆去世了,因为为了县长夫人输血过多死去,多么荒诞。“有庆不会在这条路上跑来了。”他的母亲说。“我看着那条弯曲着通向城里的小路,听不到我儿子赤脚跑来的声音,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撒满了盐。”
    喜 从悲痛缓过来的福贵,迎来了凤霞和二喜的婚礼,十分热闹。婚后生活非常幸福,两个孩子对福贵家珍也很孝顺,凤霞也怀上了孩子,日子和和睦睦过去了。
    苦 在有庆死的那家医院,凤霞产出时大出血,本是说好的保大人,但大人死了,孩子活下来了,叫苦根。凤霞死了,和有庆葬在了一起。几个月后,家珍死了。福贵养苦根,苦根越来越大,二喜在城里工地干活,奉养着三个人,可一天被水泥板夹死了。福贵给苦根吃豆子,苦根就噎死了。
    喜 在经历了这样人生苦难之后,一头叫做福贵的黄牛与福贵朝夕相伴,过着平静闲适的生活,活在这世上,在经历了苦难后,总算没了苦难地活着。
    活着不只是有苦难的,福贵这样惨的人也会享有天伦之乐,享受抱上孙子的喜悦,有着苦难之后的平静。
    福贵有喜有苦,这就是真正的人生。余华可能把苦难夸张了,不过这就是我们所正在经历的。活着就像一个不会游泳的人在水面挣扎,在水面下拼命挣扎,只为摆脱,在水面上大口吸气,只为活着,这时才是最最纯粹的活着。
    当你以为他将会重新开始生活时,命运这时却跳起了舞。我时常在想,上帝若是为你关上了门必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因此我便常常在遇到麻烦时等着好运的来临,当做是生活给我的补偿。直到我尾随着福贵,走在那条洒满了盐的路上,触碰到他那几乎僵直的脊背,我才明白所谓生命的常态便是那些突然间就横在面前的碎石子。它害你摔了一跤流了血却提醒着你,你还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