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新教师团队的两堂课可以说是“神仙打架”。两位老师的段位在新老师群体中真的是优秀。
易凤老师朴实无华的教学过程背后是脚踏实地地稳扎稳打,在抓好一年级学情和教材的基础上,细致讲解教学目标中的重点,对难点进行突破。整个课堂节奏非常好,优秀的地方真的是数不胜数。但在听课的过程中,我带入自己的思考有两个疑问:
1.在出示小木块的时候,用了个小塑料杯,作用是啥?装小木块吗?
2.最后用“”流动比赛”游戏结束课堂时,选择了三种材料:洗发水、油、水。在讨论之后,学生回答了猜测和原因,但我观察到易老师并没有过多的评价,是让回家做。我的反思是,在日常这类似的情境中,我如果不评价学生的回答,而是采用设置悬念,做了实验再回来与同学、教师交流。那下一节课我就要记住上一节课遗留的问题。而,如果我做不到下一节课返回再处理。在该堂课的结束,是不是就该直接现场呈现。其实这也是,考验学生回家对科学作业的重视和喜爱了,同时也是对老师的工作细致程度的反馈。
陈小兰老师是找寻教学资源以及课程辅助性材料的好手。在该课中,她一共使用了5个视频和3个微课。之前我关注过陈老师的反思,真的她对如何拍微课有自己的一套得心应手的方法。这方面,我欠缺太多,要向陈老师学习。其中,对于《地球的形状》,我有几点反思:
1.引入中,观看的视频一,陈老师的问题是“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什么星?”,学生根据视频回答“行星。”然后就直接过渡到了课堂标题《地球的形状》,这两者的关系感觉起来不是那么的强烈。我不知道是不是我拍照片来了,没注意到,还是这里本来就比较牵强。如果是我误会,要给陈老师说声对不住。
2.现象二中标题取名为月食,但我感觉跟月食联系不是很强诶。
3.我最欣赏的地方是陈老师的教学机智。真的是经验堆出来的。在面对第二个实验“正方体和球形投射的影子”的实验操作难点,陈老师临时决定抽一组学生上台。在学生演示的过程中暴露学情,根据学情来提醒纠正,以及通过小组的示范、纠正来影响全班。最后再播放提前录制好的微课视频,进行完整的正面示范。你看,通过正反示例,学生会做的更好。推人及己,教育机智是的靠点天赋,但也可以通过大量的实际经验积累,得到一些成长。
接下来,我记录一下自己的课《种子长出了根》
1.学情分析不是简简单单地进行书面解释,而是真的要落到实实在在的地方。比如:种植杯中,种子长出个小豆丁,我问学生,几乎回答的是“芽”。还解释了原因“因为芽就是头部,我们小孩出生的时候,就是头先出来的。我妈告诉我的”。你看振振有词的理由,就是根据生活经验得到的。老实说,我们小学科学很多知识都是依托于生活经验,而我自己对生活经验也挺依赖的,但有时候客观的知识并不适用于你的某一些生活经验。如果我不去问,我也不知道学情是如此的。
2.种植杯的重要性,再通过第一试讲之后,简直不言而喻。它的精准使用会把教训难点“根朝下生长”给突破。
3.种植杯的试验记录单使用,还需要一些纠正和示范。
4.“根吸水”这个实验,注重学生的思考。但目前我碰到的难点是:该在课堂上如何呈现孩子的思考?该采用何种方法或者说该用什么语言为学生搭建获得最终实验方法的梯子?以及该实验我要不要提前做,直接在课堂给学生看结果。但看直接看结果,实验就变为验证性,与书本设计的探究性相冲突。还是选择保留疑问,下节课再处理。如果是赛课,保留疑问的呈现方式到底有没有优势。
5.最后收尾“根的分类”该如何处理,实物or图片?
真的写到这里,我虽有些思绪,但也是不甚清晰。总的一句话,该做的事情还有很多,该学的地方还需加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