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1 少阳病提纲与条辩讲解
昨天哦,象今天的这些内容昨天也上过嘛,昨天上课的时候陈助教打瞌睡被我骂,我就说,你怎么可以这个样子打瞌睡?就是要睡就要趴下去睡,助教如果不以身作则的话,同学怎么好意思睡呢?因为今天要教的课啊,十分之无聊,里头需要听到的重点,我想你就算睡下去哦,等到讲到比较重要地方的时候,自己自然会醒过来。所以,我想诸位同学如果你觉得现在已经觉得有点疲倦了,现在就可以开始睡了,因为,你知道有的时候我教伤寒论,少阳篇嘛,一篇放在这里不教也不够意思,但是教的时候也会偶尔遇到一些内容,很觉得,教起来殊为乏味啊。就是同学听得痛苦是理所当然的,我教的也还蛮痛苦的。所以今天呢,就希望大家能够把握时间尽量休息啊,那有什么需要醒来的事情到时候再醒来就好了。所以今天助教要像样一点啊,有一点困你就要带头趴下去睡啊。(众笑)不可以像昨天的助教那样子,讲到一半发现他就这样子撑着撑着……所以,今天基本上就算是帮大家医失眠吧,大概就是这样。
彭子益&刘渡舟之少阳观
在进入很无聊的课程之前啊,我们先来,还有点杂七杂八的小事情,比如说,小柴胡汤的医案,第5页,这个吉益东洞,就是300年前的日本人吧,我们不小心打成民国了,把它改掉好了,一点点小的东西修正一下。在正式地进入少阳篇之前,我们的这个讲义有一短篇彭子益写的东西,跟一个刘渡舟的学生写他老师开药的这个东西,我们先来看一下好了啊,把这两篇短短的东西稍微过一过啊,我们再来面对这个少阳篇的11条。
这个讲义的第61页下面我收了彭子益写的一个他对于小柴胡汤的看法。那我们就直接看一下62页上面好了.这主要就是,因为彭子益他在解释《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方子的时候,他有一个他自己的解释系统,他的解释系统就是把中医看待成是一个升降的学说,所以他在他的这个说法里面他认为说胆经相火啊不降下来,然后三焦经的相火就会升不上去,所以呢,就会有柴胡证。所谓的相火,在中医里面是相对于君火的存在,那我们一般来讲的话会认为心脏里面的火是国王,是君主是君火,那身体里其他地方的火就算相火。不过虽然这么说,可是肾脏里面的这个肾阳到底算君火还是相火?其实到现在为止我们也没有一个很清楚的定论,因为我们会认为说肾脏里面的阳气跟心脏里面的阳气是非常同类的,所以肾脏的火是不是一定要叫相火,那还是不一定。不过这些东西先姑且不论的话,我们想想,彭子益他的整个理论的框架有点像是说,我们的经络可以分阴经阳经嘛,对不对,那胆经是足少阳胆经,是属于阳经,那一条阳经------我们阴经的话都是要往上走的,对不对?阳经的话是要向下降的------所以他认为,柴胡汤的效果呢,是要能够让三焦之气要上升,当然三焦之气上升并不意味着三焦经之气要下降,并不是,只是说当这个三焦能够上升的同时,胆经才能够顺利地下降,那他所指出来的这一条路径啊,我想还是有意义的。因为我想在讨论到胆这个东西的时候,之后的条文还会看到所谓的什么胆气不降啊,什么胆要降下来之类的看法,所以阳经的气要降下来这个事情我们还是要面对它的存在。
那柴胡汤我觉得在实际上的功效来讲,它的确就是能够,它在帮我们清三焦的时候啊,我们本人的体验的感觉,柴胡汤清三焦它是往上面清的,不会觉得柴胡是一个往下面掉的药。那至于说胆经的顺畅的话,照这个经络的循行来讲的话照理说是要向下循行的啊,所以就大概知道一下。
那彭子益他就说,少阳是无腑症而有经症,这个说法当然我们现在都要有一点存疑,因为我在之前课也讲了,就是我们中国人啊,并没有,古代的医书里面并没有什么胆结石这种东西,就是没有这样的记载,我们解剖学没有发达到那个程度。所以呢,我们在古医书里头很难去找到什么东西叫做真的是胆有病这件事情,因为胆只是一个袋子而已。但是彭子益他的认为说少阳没有腑症只有经症,他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他是说,他个人的看法是说,胆这个东西啊,它如果有病的话多半就是,不是这边的肝有病就是这边的胃有病,你说单独要说一个胆腑在病,好像没有那么高的重要性,他会这样子看待.所以就,他会这样,他就认为说不是胃就是肝,所以就不用提到胆腑。不过呢,因为我们现在西医已经有了胆结石这个病名,那胆结石或者胆囊息肉之类的病呢,的确也是所谓的胆腑症,对不对?那这样的病我们所谓柴胡系的药又处理得蛮不错的。所以,那我们现在如果用桂林本的这个《伤寒杂病论》,它里头就有这个柴胡芍药枳实甘草汤,那个就是相当属于处理胆腑的方子。所以我们这样子来看的话,就会觉得,我们到了今天认为说少阳也可以有腑症啊,这样看也是可以的。
那么,接下来是一个张保伟写他的恩师刘渡舟教授用柴胡剂的一个,用小柴胡汤的一些心得,他把它整理出来。那我是觉得,刘渡舟教授的这一个看法是让人觉得很漂亮,就是他讲得非常地完整。那62页下面,他讲到说,柴胡治疗疾病,第一个是开郁,疏肝利胆,这是没有错的;然后,他又说,柴胡的功用有和解少阳,生举阳气和疏肝解郁三个功用;然后并且呢,另外提到三个治疗呢,一个是调整升降出入,就是全身的气机的升降出入,其实在谈到柴胡剂的这个最重要的功能的时候,我们就必须要加进所谓的人体气机的升降出入的这个项目.当然彭子益是把它说的,比较盯得死一点,就是好像说,胆经是要降的,三焦气是要升的,这个样子。但是,我们就算不知道这些,我想我们人体的确是有很多讯息在传递的。那处理这些人体内,尤其是以消化轴为中心的这些讯息的传递,的确是柴胡剂比较擅长的事情。所以,就是这些教授的观点,这些前人的观点,作者的观点我想我们都可以自己看。
那另外呢,就是我蛮赞成的,他就是说,他在后面有讲说,刘渡舟先生啊他很会把小柴胡汤跟各种方剂做一个合并运用。那我想柴胡汤是一个到后代一直被我们临证加减的方剂,所以呢,至于它可以怎么用,我想就不用讲,因为我们在上课的时候说什么热入血室就可以加一点活血的药或者怎么样,那以后讲到清热的时候会加石膏啊怎么样,就是小柴胡汤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好加药味的方子。所以,我想这些东西同学就回去自己看一下,那我们之后会另外辟一个柴胡系统的方剂它的加减的原则,或者单元,来处理这些东西,那我们现在就先过去就好。
乏味的少阳提纲
那接下来呢,我们就,来睡觉啊!同学我是说真的,根本不要撑哦,因为如果在教少阳篇的时候你还希望我教得好玩,我觉得那难度太高了。少阳篇没有那么好玩,所以有点累了就休息就好了。
我先来说一下为什么少阳篇会这么的不好玩,因为所谓的少阳病我们大概就是用柴胡剂啦对不对,可是呢,柴胡剂的相关条文比较要紧也比较精彩的一些临床的状况,多半都是混同其它经的疾病发生的;比如是在阳明病之中如何找到辩证点开柴胡汤,或者是太阳病之中如何找到辩证点开柴胡汤,那,这些事情是我们临床常常遇到,也会让人觉得,哦,这些辩证点很重要,这个方剂很重要的一些具体情况。那,我们来想啊,像这些情况,张仲景是把它们全部都收集在少阳篇好,还是把它放在各个篇章好?那我想,以一个教学者的立场来讲,当然还是把它放在太阳篇啊阳明篇这些相关的篇章比较有意义;因为我们需要学的就是在医治太阳病的同时,能够发现,哎呀,它里头有掺杂少阳,那我们要怎么医,对不对?所以,以一个教育者或者学习者的立场来讲,我是蛮认同张仲景把这些重要的柴胡剂的条文放到别的篇章,就是以太阳病为主轴开始发生一些状况,哪些状况更适合用柴胡剂来处理,以阳明病为主轴发生哪些状况,适合用柴胡剂来处理。但是相对来讲,剩下来的东西归类成一个少阳篇,就让人觉得,少阳篇就好像是一道菜已经吃完了,剩下一滩酱油跟什么葱姜的渣滓在那边那种感觉。少阳篇的这种不美味,这是其中之一。
然后呢,另外就是,因为张仲景——我们姑且算他是张仲景好了——因为张仲景留给少阳篇的内容啊,好像可以说太不精彩,乃至于后代的人会觉得说,这个人在这个篇章的这10条里头——因为宋本是10条,桂林本是11条——在这10条里面好像在做什么混稿费之类的勾当,就是拿一些什么莫名其妙的就是黄帝内经的条文来塞,或者是一些关于把脉的什么东西,就是没什么意思的条文来塞,乃至于如果是我们从太阳篇这样读过来,在临床上面已经非常喜欢张仲景的医术的读者来讲的话,读到少阳篇会很不舒服,怎么讲呢?就是会觉得说,这一篇已经让人感觉不出张仲景的著作原本会有的那种风格了,就是好像金庸小说连载到这一段是倪匡替他写的那种感觉。
就是张仲景的医术之所以让我们这么喜欢,就是因为他不太谈那些很虚玄的道理,我们临床就是抓主证,主证抓到就可以开药,开了之后就可以医得很好,对不对?所以,不管是很聪明的人或者是很笨的人,基本上只要不是智能不足,其实张仲景的方用起来都还蛮顺手的,就是抓主证然后开药这样子。可是呢,少阳篇里头给的这些内容啊,关系到临床来讲的话,那些主证都相当的不好用,不好用的那种程度好像超过了一般我们所认为的张仲景的底线。所以大概后代的这个注解家在研读这个少阳篇,在替他写注解的时候,就开始会有一种很奇怪的笔法出现,就是有些东西你可以在注解的时候好好发挥嘛,可是碰到你注解的时候没什么好发挥的时候,他就开始,这些研究者或者注解家就会写说,“啊,此条文必然是张仲景的后人王叔和私自补入的”,然后怎样怎样,一定不是仲景留的,就是他在那边挑剔这个有的没的,就是这个篇章它本身讨厌人的程度是有到这个程度
所以,既然是如此,那我要努力再开始上了。昨天中间下课的时候,我问陈助教说,怎么样,为什么那么好睡?他说就听见你把一些我们已经很熟的名词念了又念,念了又念,这样子能不睡吗?说的也是啊。所以,我呢,是要撑住把这堂课混过去,那你们就不用撑,就已经可以趴下来听了,就是说不用有什么打,等到自己不舒服才开始准备睡觉。你根本就趴倒,因为反正没有什么了不得的事情,笔记抄和不抄都没差,那就趴下来休息,万一不小心睡着了那就睡着了,就这样子就好了。
【10.1】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是也.
那首先你看,我来从少阳篇开始讲,你听听看,是多么地没有辩证意义啊。他说:“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是也。”这一条好像同学多少有印象嘛对不对,这一条是根据黄帝内经的说法,少阳病的时候,因为少阳经经过人的这个脸的旁边对不对,所以它会让人这个,可能会有喉咙发干,可能会有嘴巴苦,可能会有头昏这些现象。可是呢,这样哦,我们虽然不能说它错,可是以我们临床上能够享受的张仲景的辩证点而言,它这样子写,让我们非常无法享受。
因为如果我们遇到一个人口苦的时候,当然口苦还可以啦,口苦还可以,就是通常如果是上午口苦的话多半还是少阳病,口苦还可以定义一下少阳病。可是你说如果是口苦喉咙干的话,其实往往阳明证更会耶,就是阳明病的时候你发高烧的时候,那个时侯嘴巴苦啊发干的那个现象,很可能会更强烈。所以,拿来定义少阳病会觉得有点怪怪的,所以大家都会说,啊这一定是张仲景没有写,然后他的学生啊从内经抄进来的,总是讲这种话。那至于说目眩,到底怎么样的目眩是少阳病?当然我们如果从正面的角度去帮他讲的话,我们可以说,哦,少阳区块关系到耳朵里面的淋巴,那跟人的平衡中枢很有关系,所以当这个耳朵里面的淋巴不干净的时候,人的平衡感会丧失,然后就会头昏啊想吐。
这都没有错,问题是,我们之前痰饮啊,算算太阳篇到现在,我们有多少种目眩,对不对?苓桂术甘汤也会昏啊,真武汤也会昏啊,泽泻汤也会昏啊,对不对?就是有那么多那么多不同种的目眩在那边的时候,目眩会变成一个很没有意思的辩证点。就是你能够说这个人头昏就是少阳病吗?所以,这三个辩证点就变成很不好用,也就是少阳病的那些重要的辩证点,往来寒热啊,胸胁满啊这些东西,好像别的篇章都已经用掉了,所以剩下来这些残渣,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因为这个口苦咽干目眩是最接近黄帝内经里面的那种好象经典之文,所以都放进来。那历代研究伤寒论的人其实对于这种所谓的经典之文其实一直都是有一些疑惑的,怎么讲呢?就是, 历代学习仲景写注解,读黄帝内经的人,大概都会在想一个问题,就是,究竟张仲景他的医术是顺着黄帝内经而产生的,还是是,根本就是另外建的一套东西,是要跟黄帝内经打对台的?这件事情一直是历代的医家有一点争论的话题。
也因为这个争论,什么叫做六经辩证这个事情至少现在学术界已经有40几种不同的定义了,就是张仲景的六经,六种病是什么东西,这个事情已经有40几种定义了。有人说,他是以疾病的时间推演来看的,有人说是以经络来看的,有人说是以人体的什么层来看的,然后有人说什么什么系统来看,就是一共有40几种定义。而这40几种定义之所以会产生,主要的理由就是,黄帝内经里面的那个热论,我们张仲景的书不是把它抄在前面那个伤寒例嘛对不对,伤寒例的内容就是黄帝内经的热论嘛。可是呢,我们所认为的宋本伤寒论,目前为止认为版本比较早,比较可靠的伤寒论,当然日本那边是认为康平康治本比较权威,那我们中国这边是认为赵开美的本子比较权威,就是明朝的赵开美所复刻的宋本伤寒论是我们中国这边觉得最权威最早的版本。那赵开美复刻的宋本伤寒论里面是没有伤寒例,这样就会让一些研究者觉得,整篇伤寒例说不定都是张仲景没有写的,是后人补入的。所以就会从这样,就会有那种,说其实张仲景不见得认同《黄帝内经·热论》哪一条经生病,就沿着哪一条经这些问题就产生,就是很多人会觉得张仲景的六经辩证讲的是别的事情,是另外的分类法之下产生的区块。
那像这样子的看法,这样这些看法这样千百年来慢慢堆积,所以到了现在的时候,有的时候对于某些条文有些研究者就会有一些怀疑,那甚至我们讲白一点,就是现在的研究者一般对于伤寒论的这个所谓的提纲条目的看法,就是比如说,太阳篇最前面有一个太阳生病的时候会什么怕风啊,后脑勺发僵啊,对不对,所谓的提纲;那阳明篇就写什么胃家实啊,那太阴篇就是这个人会吐啊,拉肚子啊,对不对,这些。那少阴篇是什么?“脉沉细,但欲寐”,对不对?那现在,有在临床在学习伤寒的人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的看法,就是提纲写得比较像提纲,比较有提纲的意义的,大概只有太阳跟太阴两篇。就是太阳病的提纲比较能够概括太阳病的状况,那太阴篇的这个吐啊,泄肚子比较能够概括太阴病的状况,阳明篇就写一个胃家实,那胃家实的种种状况,其实阳明篇整个的内容不可能都概括在整个提纲里面。那少阴篇,“脉沉细,但欲寐”,对不对,那少阴篇里面水毒啊,肚子痛啊,手脚冷啊,多的是,对不对?这个好像少阴篇提纲也不能够涵盖住整个少阴篇。所以,历代就有人对这些提纲都是有批评的。当然,说不能涵盖并不是说它没有意义,它还是很重要的。可是,少阳篇的提纲就是所谓的六经六篇里面大概是最差的,因为它虽然能够标示少阳经有问题或者可能会有什么状况,但是都只是可能而已。那这个可能跟我们张仲景开药的这个方法,就是有这个证开这个药就一定对的那种很有把握的状态差得很远很远的。所以啊,少阳篇就是在这种事情上面呢,很被批判的。
当然我们说,口苦这件事情还是有一定的意义的。我想,少阳区块不太好的人,比如说,各种急性慢性肝炎的人其实十之七八大概都口苦吧,都会有口苦的现象。那如果是……不晓得同学有没有人得过胆结石,胆结石的人会不会觉得口苦啊?这我就不太确定了啊。那如果胆有病的人不口苦,别的,肝有病的人口苦,那这提纲其实也是蛮可怕的。就是其实少阳篇并不是一个治肝的篇章,所以这个提纲其实看了觉得有点毛毛的啊。
少阳中风症状与“不可吐下”
【10.2】 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然后呢,到了第二条呢,就会让人感到,好像是一个不受欢迎的综艺节目的制作人的挣扎。怎么讲呢?就是好像写出了第一条,然后他有发觉这个第一条大概读者看了都会不喜欢,所以他就赶快补写一个第二条,然后用第二条的内容来撑住,好像说其实第一条很重要的哦,因为它发展出来就会有第二条的状况,所以还是很要紧的,你们不要小看哦,结果第二条还是不怎么精彩,第二条跟第一条一起就是好像抱在一起紧紧裹着那种感觉。
那第二条他写什么呢?说:少阳中风,少阳病的中风是怎么样呢?是:两耳无所闻!当然我不能说没有,少阳病的人他可能会有听觉上觉得有耳鸣啊耳朵有压力的感觉啦,这些是临床上可能会有的,但是那个可能的状态呢不高。我想我们现在如果有同学得过少阳病,或者我本人有得过少阳病,我觉得通常跟耳朵的关系好像是淡淡的,但你不能说没有关系。我上次上课也讲说,比如说你耳朵有中耳积水啦,耳朵里面平衡机构的问题啦,或是耳朵流脓啦,这些你用柴胡汤当主轴然后搭配什么什么方就很好用。所以耳朵的病用柴胡汤跑过去治,当然你,真正那个人肾脏太虚所以就听不到,那是另外算;但那种急性的耳朵积水啊耳朵化脓啊那种东西,柴胡剂带一些什么药过去那都是很有效的。所以,反过来讲说,耳朵的病你用少阳区块的治法这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我们照张仲景这个文字这样子看,就是说,当你少阳经感冒的时候一定会有耳朵的病,这件事情其实就不是那么一定的,因为少阳病我们说它的发生的状况就是太阳病里面可能这个人胸胁苦满,可能这个人往来寒热,那些状况反而比较多一点。就是在他的少阳病可以用的辩证参考点那么多的前提之下,那相比之下,这个耳朵听不清这件事情就变成出现率显得有点稀薄,就没有那么好用。所以,这一点就变得比较,就是看起来让人觉得没力没力的。
然后接下来它说“目赤”,眼睛会红,当然如果你少阳经有受邪的话,我们说眼睛这种眼的外侧红进去的,对不对,就是有红丝从外侧往里面跑,这种红也是有可能发生。但是,我们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眼睛红了,你能说他就是少阳病吗?我就说结膜炎角膜炎对不对,如果是眼白上面在发炎的话,说不定是麻杏甘石汤证啊,就是眼白属肺啊,对不对?或者是这个人眼睛发炎有没有可能是肝火旺啊?也有可能啊对不对?所以,因为太多可能性了,有没有可能是太阳经感冒啊?就是用葛根汤治的,用葛根芩连汤治的,多不多啊?多啊!那眼睛痛的特效方,苓桂术甘汤加车前子,这是什么经呢?都不知道了。所以,因为眼睛的毛病有太多太多的可能性,所以在这里特别在少阳篇提出来一个目赤,其实是不太有力道的一个辩证的方法。而且临床上面如果你说到了今天,我们遇到眼睛发炎眼睛红的人,其实往往是要看他的肝有没有太寒。如果他的肝有阴实的状态,他是肝太寒,所以把热气都逼到外边嘛,所以反而是要用吴茱萸把肝阴实破掉,这个热气才收得过去,眼睛才会消炎。所以你看有这么多这么多的方法存在的前提的话,那“目赤”这个辩证点放在少阳病好像也显得有点莫名其妙。
那当然后面的“胸中满而烦”这个事情呢,我也不能说少阳病没有,那胸口闷然后人发烦,这个当然少阳病可能会有。但是胸口闷这件事情,张仲景治杂病的胸痹其实还更多的。就像太阳篇有桂枝汤去芍药是治胸口闷的.那至于发烦的,那可能是上焦火太旺,什么栀子汤证什么朱鸟汤证这么多。所以,你一定要把它放在少阳篇,其实也不是那么适当。那这条到底临床上怎么看待?我想,可能要把这些症状都加起来,就是如果有一个人他的感冒是,感冒之后他觉得耳朵耳鸣,然后眼睛整个红掉,然后他的胸口发闷,然后心里头发烦,就是这些症状全部都齐全的时候,你可能会觉得,哦,这个人是少阳病这样子,或者连同口苦、咽干目眩这些全部都齐全的时候,可能你可以从这些总共总和的症状能辩出它是少阳病。但是,单独来讲那个辩证的效果就不太好。
那如果你要说我们遇到感冒的人,他同时耳鸣、眼睛红、胸口闷、心烦、口苦、咽干、目眩,那遇不遇得到?大概有生之年我们不要太绝望,就是有生之年有可能遇到。不过呢,整体来讲都不会太容易遇到。怎么讲呢?就是,张仲景书的里面有一些内容是非常厉害的,就是好像他在1800年前写下这个内容,放到今天我们在临床都还是非常清楚可以看到这些症状,比如说感冒时后脑勺发僵啊,怕风怕冷啊,对不对这些,或者是真武汤证啊,到今天仍然有意义的。但是呢,也有一些事情是会随着人类的体质改变而变得在今天很不明显的。
就像张仲景的书里面一直有蛮多条文可以让人看到一件事,就是汉朝的人是比我们今天的人要阴虚的。就是,你想想看,汉朝的人他可能肉类的高蛋白质的营养物质的摄取大概不如我们今天,那他们可能吃得都比较素,那古时候的人,无论如何走路的机会都比我们现代人多很多。那我们现代人还要花时间去散步,古时候人天天走路,那一直在走路的人其实就会把很多寒气逼出去,那营养又不是那么够,而身上的寒气又不多,就是身体是比较偏热一点,然后营养不足。热而营养不足的身体就很容易产生阴虚体质会发生的一连串的疾病反应,阴虚体质的人所会发生的疾病反应在张仲景的书里面就写得蛮多的。可是,放到今天来看这个,变得好像比较少。临床上面可能张仲景当年遇到一个人得少阳病,眼睛也发炎,耳朵也发炎这是很容易见到的,但是,然后胸口都是一团热气这样子,那个在阴虚体质的人很多的社会里面可能会比较容易见到。我们今天的台湾人,就是好像,甚至说现在的地球人吧,整个体质上面大概已经比较指向阳虚体质甚至阴实体质了。那阳虚体质阴实体质的人就会让人觉得,好像少阴篇的内容会变得很重要这样子。那相对来讲,少阳篇的很多张仲景觉得理所当然的症状在今天就变得开始有稀薄化的倾向。所以,那这些就是没有办法啦,就是好像还是稍微看过一下。
不过,至少张仲景他在写这个的时候是要为少阳患者立下一个规范。这个规范就是,第二条他主要在讲说,少阳病的人是“不可吐下”的;那他后面,第三条在讲说,“不可发汗”的。那这个不可吐下跟不可发汗反而是比较重要的事情。这个至于它的症状是什么的话,我们就当做其它篇章已经出现的少阳证反而比较有临床的意义。
那这个少阳病我们想啊,它的疾病所处的区块是什么?前面讲说,“血弱气虚,腠理开,邪气因入”对不对?就是因为这个人可能他在得太阳病的时候,可能他在得阳明病的时候,甚至这个人在得太阴病的时候,他的身体,太阳、阳明、太阴这些区块,可能不够扎实,不足以抵挡那些疾病,所以这些病邪才会渗透到人的所谓的少阳区块,也就是人的缝隙之中。那既然已经到了缝隙之中了,它等于这个疾病已经脱逸出它原来该有的位置了,所以,如果当一个病邪是游走在少阳区块的时候,那你说,用吐法能不能把它吐干净?我们张仲景用吐法,是说胸口这个地方,上焦有寒邪,有寒实之邪的时候,就是比较扎实的寒邪,就用吐法把寒邪一下子抽掉。可是呢,少阳区块它的那个邪气又不在你吐得到的地方,就是它比较外面一点,在膜网系统,所以不是你吐得到的地方。
那如果你说,我们用下法好不好?用下法来把肠胃道都拔干净?那对不起,下法会有用的是这个邪气已经扎扎实实在阳明区块,已经确定在大肠了,这个时候你用下法可以把这个邪气抽出去。所以,基本上少阳我们就是不可汗吐下。
同样的,汗法行不行?汗法是从营卫之间把邪气逼出去,就是太阳病指的是,比较指向人的营卫的运作跟人的水气的运作。营卫之间把邪气逼出去,这时侯的少阳病就是因为营卫不足以承载,它已经钻到营卫的缝隙去了,你在水管子里面打也没有用,它已经到水管的外面去了。所以变成说,汗吐下都没有用。
那后代的人又加一个利小便,就是你说,少阳区块的病邪你说它是在三焦对不对,我们通利三焦来用五苓散好不好啊?对不起哦,五苓散动得到的三焦好像跟少阳病的三焦又有一点不同层次。就是虽然同样是一个叫做三焦的东西,但是五苓散动到的三焦好象是三焦水道的三焦,那少阳病的三焦好像是腠理膜网的三焦。所以,好像还是有一点像一层一层的五花肉,五苓散处理的是这一层,然后柴胡汤处理的是那一层这种感觉,所以还是有一点动不到的感觉。所以,在这样的原则之下,那我们少阳病只能够采取所谓的和解法。那这个和解法呢,它就是像柴胡汤就是用的是很强很强的药,可是吃起来的感觉很温柔很温柔,它就是在这个少阳的区块里面把这些病毒呢,全部都用这个药性搅进来然后把它磨碎,渣滓都不剩一样。就是所谓的和解其实并不是什么和平的解决,它只是,好像这病毒就是没有出口了,所以必须在身体里面把这个病毒就把它消灭得干干净净就对了,就是没有要把它打出去的这个作为。
但是虽然说柴胡汤是所谓的和解法,其实喝了柴胡汤之后,发汗的人会不会有?还是会有的。也就是,柴胡汤它其实是一个不太,作用的结果没有那么明确的方子。有些人他可能柴胡汤把这个病邪从少阳区块赶到,赶到已经是没有路可以走了,那病邪终于又被推回太阳区块然后发汗也有可能。所以这个和解法我们也不用说是多么的,就是字面上的和解其实倒不是那么有意义了,主要就是说用的是少阳区块的药,然后这个药有可能就把病毒在里面消灭掉,可能不会有这种排病毒的现象。
那当然这种现象也不用觉得它多么地有特色,因为其实三阴经的病,少阴、厥阴、太阴这些病,基本上好象我们在开药的时候也没有什么排病毒的反应嘛。就是勉强你可以说,真武汤或者是麻黄附子细辛汤是尿解,但是你开到理中汤、四逆汤的时候其实也没有什么地方看到那病毒跑出来啊。所以,那这样子你是不是要说三阴病就是用和解法呢?其实这就是和解法的字眼没有高度的意义了,就是有些区块的病我们就不会有很明显把病毒逼出来的作为,就这样子。
那么,他说“不可吐下”,吐下了之后就会“悸而惊”。那这个吐下,吐法之后啊,这个人如果上焦很虚了,或者说下法呢津液也会受伤,那我想一个人如果会心悸的话,当然心阴虚也会心悸,心阳虚也会心悸,就是用了吐法总是伤了上焦的阳气,所以心悸这种状态我想是蛮合情合理的。
“惊”与痰证略讲
至于说惊这件事情,可能就会比较牵扯到另外一个层次的问题,那这个另外一个层次的问题我会比较想要在,谈到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时候才来正式触动所谓的惊证。就是,惊这个东西,有一点像是身体上面的一个什么地方有一个伤痕,就好比说,有些人他可能幼稚园的时候,托儿所的老师非常的凶,然后呢,他已经长大了,二十几岁了,有一天他在路上又遇到了这位当年的老师,他的心里就“嚯”忽然紧张一下,这就是童年的阴影是不是,就是这样的一种感觉。其实,张仲景笔下的惊证是很像这样的东西的。那这样的东西要怎么医这件事情,在中医里面就变得比较有意义。中医的领域里面治疗这些惊证,都是认为是有痰,这是一个很奇怪的定义。但是你说他这个有痰这件事情有没有它的真实性?非常有。因为无论是癫痫,或者是小儿惊风,或者是柴胡龙骨牡蛎汤证那一连串的或者温胆汤证,那一连串的那种,人的那种很奇怪的情绪反应,都可以从祛痰这件事情得到改善。而祛痰这个事情最要紧的做法上面就是祛所谓的少阳区块的痰,当然代表性的方剂就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可是祛痰这件事情,如果你把那个病症——因为我们是因为医得好,所以我们就说是祛痰药可以医这个病——可是你把这些病症拿出来放到西医的眼睛之下来看的时候,就会觉得说,这些东西不是所谓的精神创伤吗?精神创伤为什么用中医所谓的祛痰药可以治好?会让人觉得有点怪怪的。
可是,的的确确这些我们中医所谓的祛痰药可以治疗所谓的精神创伤。甚至,这只是一个说不定,因为我们已经没有人能够看到那么细微的人体了啊。就是说不定,人体在受到某种刺激或者惊吓的时候,他的身体真的会在某根神经或者什么地方留下一个什么伤痕。而那个伤痕,在中医的辨证系统里面是属于痰类的东西,就是,可能那个地方有一个水的变质这样子。那这样子的一个变质掉的一个——你先假设是里面有一滴水变质好了——那用中医的祛痰药把它去掉之后这个人的精神创伤感就会好很多,那这样子代表性的就是,临床上面最家常的范围使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怎么样的,就是比如说,我们在半梦半醒之间的时候,忽然有一个人很白目地打电话来把你吵醒,如果你是完全睡得很熟被电话闹到,不一定会变柴胡龙骨牡蛎汤证,如果你是已经醒来了,也不太会变到柴胡龙骨牡蛎汤证。它最容易变成柴胡龙骨牡蛎汤证的就是,在睡跟醒之间的那个朦胧地带忽然被吵醒一下,然后你那一天就会,好象整个人有个什么地方情绪就受伤了那种感觉,接到那个电话之后就再也不能睡,因为再睡就睡不舒服,好像身后有一个东西在那边戳着戳着那种感觉。然后呢接下来你就会发现一个怪现象,就是你挣扎着起床了然后去上班了,突然你发现这边很乱,我听到电话响就会不舒服一下这样子,这就是一个家常经常出现的柴胡龙骨牡蛎汤证。那以此类推,如果你是被妈妈叫起来,可能这一天,这个礼拜你听到妈妈声音就会觉得不舒服这样子。就是你身体会记得某种特别的刺激,然后就会一直重播那个不舒服的感觉。有些人就是这些感觉变得滚雪球一样,就是比如他被他妈妈叫叫叫,他刚好被从床上挖起来,然后就觉得很不爽,然后刚好第二天第三天他妈又这样叫他,我妈最会了!那这个,然后就越来越觉得受不了这个刺激,然后这个刺激每次就变成内分泌激素增加,然后到后来就像是日本的柴胡龙骨牡蛎汤证,那个人就是变成每天躲在壁橱里面不肯出来见人这样子。就是莫名其妙,觉得这个世界对他的刺激太强烈,他受不了这样子。
这一类的症状,就是将来我们会讲到的痰证的问题。那这样子的痰证,如果它果真是中医说的痰,那我们会说少阳区块的病的其中一个特征就是痰饮,痰多,因为三焦嘛,你说本来就是变质,要用到柴胡啊半夏啊这些东西,本来就已经可以假设这里面有一些死水在这里这里,那一旦你用了不适当的下法,把它扯到歪掉——当然这是我们中医的一种神话性的看法,你要我给一个西医的论证我是给不出来的,这只是中医的想象图——就是,当你把这个少阳区块的这些不好的水滴扯到不该去的地方的时候,这里那里乱分布的时候,你就会形成一种我们中医世界里面所说的惊证,就是可能你的身体会因为这些东西,这里那里一点一点的痰,弄到你可能会对某一些东西从前不怕,现在突然觉得,哦!一点点小刺激那个人就吓一大跳就受不了这种现象会出现。
那临床上可不可能见到?可能见到。那是不是一定出现在少阳误下,那就未必了啊。因为我觉得现在的所谓惊证或者柴胡龙骨牡蛎汤证是蛮可以单独存在单独讨论的。所以,那当然我们说少阳区块的疾病主要的重点是不可以吐下,不可以汗,不可以尿解,就是这样而已,就是,反正拉不到那个邪气才是重点。那至于误治了之后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那我们不记得这个什么悸而惊是没关系的,因为临床上我们少阳区块的误治是,讲白点是三天两头看得到的,因为中医没有那么熟悉的人,我们初学者很不容易分辨出这个人葛根汤证里面有没有掺柴胡汤证,就是一般人,初学者没有这么敏锐,所以少阳病被误汗被误下这种事情是常常可以见到的。那我们一般临床就会说,感觉就是,哎!这个人葛根汤证怎么吃了葛根汤没好呢?那这时候你就要想是不是有掺杂少阳病,那你没有把它抓出来。所以那样的情况是常常多的,是很多常常可以遇到。因为遇到的很多,所以我们就会觉得,大部分的情况就是病邪没有打干净,他的少阳证还在那边。
至于说一定会“悸而惊”吗?就是吐下之后会不会悸而惊我们也不知道,因为我们今天临床其实不太流行用吐法,就是给你一个瓜蒂红豆什么粉让人吃了,那边到厕所去吐,这个好像没有那么流行。即使有这个治疗法,我们也是尽量闪避。那至于说下法这件事情我们更是尽量闪避。怎么讲呢?就是从前的大陆人啊,承气汤证多,今天的台湾人承气汤证少,就是我们今天的台湾人都是水毒体质啊,你身体不一定能抽得到那么干,就是根本不是阴虚的基调,所以张仲景时代动不动就承气汤证,动不动就大便干在里面,今天人要烧到那么干还有一点难度的,不能说没有,承气汤证当然还是有,但是越来越少。现在一般在临床上面,你白虎汤喝到第三碗就开始拉肚子了,你还需要要用承气汤吗?这样的状况就是蛮多的。所以,因为吐法下法我们现在用得少了,所以临床上这种误治的例子就比较没有那么充分。
不过呢,他讲的这些辨证点呢,我们还是要有一个印象,就比如说,如果——就象我们医案讲义里面有,大家不用翻——如果一个人他的三叉神经痛对不对,他三叉神经痛连到眼眶然后连到眼睛红,那你就可以想到这三叉神经痛恐怕就是少阳区块,那你用柴胡汤做基本的方子,里面再加一点祛风的蜈蚣啊,全蝎啊,用这些东西来祛风,这些条文总有一点用啦。但是也就是一点用,跟我们那种很好用的张仲景的辨证条文其实是有一点差距。
少阳之不可发汗&顺手开药的恶习
【10.3】 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不可发汗;汗则讝语,烦躁,此属胃不和也,和之则愈。
那接下来呢,下面一条讲到不可发汗,他说:“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不可发汗。”这个地方上倒是临床上有用的条文,同学要稍微记得一下。就是少阳病常常掺杂着太阳病发生,所以我们在刚得太阳病的时候我们会头痛啊会发烧啊,这些都是常有的,甚至阳明病也会。
但是,我们在帮人看诊或者帮自己开药的时候,即使这个人是头痛发烧,因为我们有的时候开药开惯了会养成习惯性,就是好像你在家里面放一罐桂枝汤,然后你妈妈说“哎呀这汤不错,头痛发烧吃了就好了。”过两天你叔叔说,“你们家那罐药不错,我昨天头痛发烧到你家里吃了很快就好了。”听了之后就会越来越爽,从此之后遇到头痛发烧就会把桂枝汤递出去。这样子的那种名医的习惯性其实是有一点麻烦的。因为我觉得,现在有些人批评外面的一些医生开药好像都没有经过仔细的思考,有些名医开药都很草率,其实就是说他成功的例子太多了,所以他会养成一些开药的习惯性,“哦,头痛啊口苦啊,那就这一罐。”他就会养成这种习惯。那我想,张仲景的医书是一个不太喜欢人养成这个习惯的医书,所以他就很龟毛的故意写很多例外的东西,故意写很多陷阱题,因为其实这也是一个蛮麻烦的问题,就是,一旦开药养成习惯性之后,虽然可能这个时侯的医术已经蛮纯熟了,但是要再进步就有一点难,就是那个习惯要摆脱其实很难。
就像我虽然说不上什么医术好,可是我每次伤寒论从头教一遍的时候,我都会经验到我在打破我的旧习惯这件事情,就是我有很多过去的习惯,“啊这种病就吃这种汤”“这种病就吃建中汤啊”,就是有很多那种开药的习惯。等到你再次读它的时候,才会发现说哎其实还有一些辨证点是可以开其他方子的,就是再读张仲景的书,一次又一次读的时候其实可以帮助——我不知道对别人,对我来讲是帮助我打破那些开药的习惯。而往往打破的时候就会发现,哎!医术又比去年又好一点,这样子。所以我个人并不太赞成我们活在那种医术的习惯性里面。
当然我们大家都是初学者,一开始桂枝汤开得很顺手啊,葛根汤开得很顺手啦,哎呀!茫茫汤证天下有几个西医会医啊,我会!就是那种,一开始开药开的对,那种可喜之情当然会存在。可是,当你那个习惯开始出来的时候,请大家不要忘记,就是当你越开越顺的时候,你就会开始有一个习惯,就是人家跟你离好几百里远的人,“我现在头痛啊喉咙痛啊怎么样我要吃什么药”,你就会说“啊,吃什么什么就对了”,这时侯你就会觉得,啊!不把脉也没有关系,反正我是老手了。但是,老手有的时候也会翻船。这一条就是老手翻船可能常常会有的,就是你看起来可能是太阳病,看起来他可能是阳明病,听起来没什么问题,可是呢,你必须要把上脉才能够做一个最后的确认。
如果他看起来是一个太阳病的患者,看起来是一个阳明病的患者,甚至是一个拉肚子太阴病的患者,如果他的脉是弦的呢?就是这种人的脉,这个病这个证,他的脉如果是太阳病的症状框,他的脉是要一整片浮上来的啊,可是把起来怎么细细一条的呢?不是太阳病的脉啊!这个时候就要小心了。他可能太阳病已经脱逸了太阳区块,已经蔓延到少阳区块去了,那把到这个脉之后呢你就要稍微地多问一下,有没有一点嘴巴苦苦的感觉,有没有什么这里有没有压痛,就算他什么少阳病的证都没有,其实通常还是从小柴胡汤开起。因为小柴胡汤它的那种开表的效果可以代替蛮大部分太阳的表药。如果它已经沾到少阳区块的话,就用小柴胡汤解掉,如果沾到阳明区块的话,用小柴胡汤也可以通大便,就是它清热跟通大便的效果还可以,如果我们用的是那个,用足半斤柴胡的那个汉朝半斤,今天用二三两之间,那个量的柴胡,其实解热效果就好,开表效果也很好。
所以,一旦把到这个脉的时候,你就要知道说,即使他的整个症状都是太阳的症状,一旦有这个脉的时候,我们不要用发汗法,如果用了发汗法的话,可能打不干净他的病邪,反而害这个人白白地损失津液。损失了津液之后呢,我们说当一个人感冒的时候他的身体如果水分太少了,那他的病邪就会很自然地走到阳明区块去,阳明跟太阳的走法,在阳明篇开始我就解释说,人为什么会变成少阳病,就是因为血弱气虚对不对?所以走到腠理之间去。那人为什么变成阳明病?就是因为这个人太干了。就是太阳和少阳的区块其实都是由水来运行的,那这个人已经太干了,所以这些地方都不能打,所以转到阳明了,用我们肌肉去打,这里干一点还是可以打,所以,一旦你做了无谓的津液的流失就会这个样子.
因为我们说发汗多半是使用麻黄汤对不对,那其实张仲景的方子的特征就是有病治病没病伤身,就是有病的时候吃麻黄汤,因为,你知道吗?麻黄汤证的人会觉得,这个人发重啊这里痛那里痛啊,然后没有精神,但你吃了麻黄汤之后就会觉得,发了汗之后好很多呢,觉得力气也出来了,就是有病则病受之。
可是如果你没有生病,你吃麻黄汤会怎么样?一直流汗,人虚在那边对不对?就是反而人会虚掉。所以当它没有病邪可以打的时候,这样子的发汗其实还蛮伤的。所以它这个地方是假设说,这个人会“讝语烦躁”,当然宋本就没有“烦躁”两个字,“此属胃不和也,和之则愈”,那当然宋本写法是不太一样,不过大意是一样的啦。宋本是写说,“发汗则讝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则烦而悸”,但是宋本那个“烦而悸”其实让人家读得混乱,因为真的转到阳明区块,你说这个人烦躁讝语是常态,那你说,这个人一面烦一面又心悸这是不是很罕见呢,所以宋本那一条被改掉就改掉算了啊,我们就,宋本不读也没关系了。主要就是说,少阳病的时侯如果你发汗,汗出来人干掉了,那很可能会转到阳明区块去,这个事情知道一下。
标准的小柴证
【10.4】 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鞕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脉沉弦者,不可吐下,与小柴胡汤。
那再下一条呢是很标准的小柴胡汤证了。那这条我想没有什么需要太用力来介绍的地方。那同学你们看啊,那个太阳病没有好,转到少阳区块它会怎么样?“胁下鞕满”,腋下发闷或者有压痛,“干呕不能食”,就是反胃,“往来寒热,脉沉弦”,这个脉沉弦当然你可以说是相对于太阳病而讲,因为太阳病的脉本来是浮起来的嘛,转到少阳的时候你会觉得那个脉好象变得没有那么浮,然后勒成一条,所以这个就是很标准的,就是当你在太阳病的时候,他慢慢转变成少阳病,那这个标准的少阳病什么胁下难过啊,往来寒热啦,没有胃口啦,脉变弦啦,这些都是很标准的,那同学看看就当做复习好了。那他就说这样子的人是什么?“不可吐下,”然后要给小柴胡汤,少阳区块不可汗吐下,不可利小便,这样的事情我想同学就看一看当做复习就好了,因为我们都已经很清楚地知道这个条文它的内容在讲什么了。
那我们现在下课一下。接下来讲的那个柴胡芍药枳实甘草汤比较有临床上的重要性,那个地方同学稍微醒来一下,然后接下来就可以继续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