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最近,网上流传一部特别的动画短片,讲述的是一位母亲经历产痛终于生下一个瘦弱的小男孩,母亲坚持不让医生剪脐带,于是小男孩之后的人生便与母亲的脐带相连接。
无论是孩子的衣食住行还是吃喝玩乐,全程都在母亲的监管与控制下,母亲稍微有些不满或不如意,一拉脐带孩子就立刻来到自己身边,即使孩子长大成年,依旧逃不开母亲的脐带控制。
虽说视频里母子关系演绎地有些夸张,母亲用脐带牵着孩子如同牵着宠物一般,掌控着孩子的一生,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对于那些占有欲强的母亲,如同有一条“无形的脐带”无时无刻不联结着她们和自己的孩子。
她们的掌控不仅让孩子失去了独立性,失去了思考能力,最后也让自己和孩子都失去了自我。
母亲为何难以割舍“心理脐带”,占有欲强的原因有哪些
1、母亲太爱自己的孩子,视他们为珍宝,害怕他们受到伤害,害怕失去孩子
母亲十月怀胎生下孩子,她们抱着期待和幸福看着孩子,那一刻希望把世界上最好的爱给予他们。她们觉得只要满足他们想要的,永远在身边保护者他们,不让他们受到伤害,孩子就可以健康平安的长大。
如果孩子们不小心生病,身体受伤或心里难过,她们甚至希望自己能代替他们承受苦难。母亲的爱太过伟大,想要把孩子紧紧地搂在怀中,生怕他们有一丝一毫的损伤。
就像短片中,母亲害怕孩子在玩的时候受伤,担心他乱涂乱画弄脏,于是牵扯脐带将孩子拉回自己身边,这样孩子就可以在母亲的掌控中安然无恙。
因为母亲的过度关心与爱护,孩子到了入园年龄,其他小孩子在幼儿园玩得很开心,与同学相处融洽。但只有小男孩默默地站在那里,想着妈妈,他的分离焦虑期比任何孩子都要久,也更严重,因为妈妈手中的脐带永远在捆绑着他。
这样的他在心理层面永远是个孩子,很难真正长大。
小男孩在幼儿园受了委屈,不想上学,母亲第一时间是指责学校的老师和校长,没有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她的爱太自私,掌控欲太强,也许她觉得自己很爱孩子,不想让孩子受一丁点伤害,可是这样的爱真的好吗?
2、母亲没有在亲密关系中得到足够的爱,将爱加倍转移到孩子身上
短片中的母亲没有伴侣,一直是自己在照顾着孩子,所以她的爱特别强烈,本来应该分享给伴侣的爱却加倍地转移到孩子身上。
因为孩子是她的唯一,是她人生中最后的依靠。
现实生活中很多母亲也是这样,虽然她们有丈夫,孩子也有爸爸,但在太多的丧偶式育儿中,父亲忙着工作赚钱,在家庭中参与度不高甚至是缺席,让母亲对孩子的爱高于夫妻之间的关系,使得掌控欲慢慢转移到孩子身上。
还记得有一期《奇葩说》的辩论命题是“父亲每周陪伴孩子低于12小时就取消爸爸称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命题?
作为父亲每天固定时间陪伴孩子不是最正常不过的吗?一周12个小时,每天2个小时都不到,但是即使这样还是有很多爸爸做不到,他们说自己工作太忙,经常出差,周末也要加班,言语中透露着很多无奈。
就像傅首尔在这场辩论中所说:“你都没时间陪孩子,还有时间陪老婆吗?”
所以家庭关系中,父亲缺少陪伴只能让母亲多参与,势必要有一人做出牺牲,而母亲对孩子的爱比父亲更细致更情绪化。若是父亲经常缺席不参与,母亲就更容易将这样的爱寄托在孩子身上,对孩子们来说也是无形的压力。
如何剪掉捆绑在孩子身上的“心理脐带”,让亲子关系恢复正常
1、母亲要学会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设定理想目标并找到自我,解放对孩子“桎梏”的爱
网络红人Papi酱曾经在一档节目中坦言,对于女性来说,她们的人生最重要的排序应该是:自己→伴侣→孩子→父母
“首先是自己,你自己对自己来说才是最重要的,然后其次是你的伴侣,然后是你的孩子,最后是你的父母。因为你陪伴自己的时间是最长的,之后是跟伴侣一起过的,孩子和父母都是你只陪伴他们走一段路,剩下的路还是他们去走的。”
确实,女人只有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业,做自己想做且喜欢的事情,那么她们的人生目标就不会对孩子“孤注一掷”, 她们也不会把人生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因为她们明白自己也需要别样的人生,自己也有值得追求的东西。
而且越是能活出自我过得精彩的女人,越是能给孩子们带来激励与鼓舞,他们会被母亲的积极向上感染影响,他们也会按照自己的喜好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而不是依附于他人,也不会把爱强加在任何人身上。
2、丈夫多陪陪妻子,加强伴侣间的亲密关系,可以减轻母亲对孩子“窒息”的爱
纵然丈夫有着养家糊口的责任与重担,但爱是需要付出时间与代价的,特别是身边最亲近的爱人与孩子,如果连最基本陪妻子和孩子的时间都没有,这样的家庭关系与氛围会让孩子和母亲缺乏安全感。
很多母亲为了孩子忍受伴侣之间的矛盾关系,把窒息的爱强加在孩子身上,在他们身上找寻丢理解与尊重,找寻丢失的那种爱。
就像短片中,小男孩长大成人,有自己喜欢的女孩想要和她陪伴一生,但是母亲内心的无依无靠,对孩子的放心不下,使得她再次拉动手上的脐带,拒绝孩子与人交往,把他永远捆绑在自己身边,照顾自己,甚至与自己相伴一生。
当母亲老去,小男孩也上了年纪,当母亲跟在他的身后,当他看着其他同龄人成家立业有妻儿相伴的时候,他的眼神满是羡慕但又充满忧伤。 如果当初母亲能找到一个可以依靠的伴侣,自己是否也能得到解脱,不会承受如此“窒息”的爱呢?
3、意识到孩子需要成长,需要有独立的人格,父母是一场渐行渐远的修行
母亲对孩子有掌控权是因为没有意识到终有一天孩子会长大,他们需要独自去面对这个世界,他们会有自己的朋友,有自己的爱人和家人。
母亲能做的是陪伴他们走过某一段路程,让他们有能力去适应这个复杂的社会,有能力去解决一些问题。
在陪伴孩子并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母亲需要意识到只有适当的放手,让孩子学会独立自主,他们才有可能形成独立人格,拥有独立思考能力,相信自己并依靠自己的力量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并从中发现自我,找到自我。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能会失败,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与挫折,但这就是成长,也是他们需要为此付出的代价,母亲的占有欲并不能帮到他们,反而是害了他们。
因为陪伴孩子本身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修行。
结语
动画片中母亲的极强控制欲最终让孩子变得无法独立生活,失去了成年人该有的生活方式,他虽然被无微不至地爱着,但他却是卑微的也是可悲的。
其实生活中也有很多控制欲极强的母亲以及父亲,作为子女我们要学会站在他们角度思考问题分析原因,然后“对症下药”找出合适的办法,体谅他们的感受,舒缓他们的情绪,解决他们的需求。
然后让父母也了解自己的想法与感受,相信基于爱的本能,他们也会从这份过重的爱中抽离出来,去找回自己要过的生活,孩子能脱离被掌控的人生,对父母来说何尝不是一种解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