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湖 , 我 们 来 了!
一
到杭州时,恰好是中午时分,我们到酒店后,孩子迫不及待地问服务生此处距离西湖多远?他说只有五分钟的路程。我们一下子兴奋开来:终于要见到传说中,电视里,课本上,想象中,画里的西湖啦! 可他又接着补了一句:“晚上去西湖漫步更合适。"
他爸说 ,这样也好,先平复下慌乱的心情,去浙江大学看看。我和孩子相视而笑,明白他的心思:和大多数带着孩子去旅行的父母一样,明义上带着孩子去感受浓郁文化气息,实际上去圆自己名牌大学的梦,所以到了一个地方就必去朝拜几所大学。小声呢哝,千万别让他爸看出我们母子的这点心绪来。表情表情表情。
在浙大逛了一圈,实在没有情致,一心只想去西湖。
快要靠近西湖边时,周围的灌木掩映着无法看见他的模样。但迎面有了一些异象,脸面渐觉滋润,眼前愈显清朗,我们不约而同地小跑了起来。孩子突然大喊道:"妈,快看,西湖。"我舍不得一眼看全,待我放眼全湖时,他父亲轻轻地叹了一句:"早就该来的!"
我站在那里,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西湖,一下子撞到了我心灵深处最柔软的部分,像心疼着儿子般的问道:"你怎么就跑这来了?怎么可以如此安安静静的躲在本不该有你的地方,你不是应潜在雪域草原; 不是应呆在冰峰边,草甸旁;不是该藏在绵延的千湖沙漠中; 偏偏在尘世的繁华阑珊处,却又有别于它的喧嚣、哄闹,惟宁静是好。"此时,我应该啊、呀、哇感叹一番,书上不都是这样的吗!可是她完全不同于书的描绘,也不同于画的泼墨,更不同于电视的演绎……只需用一眼就完全否定了在这之前构想的所有模样。她是什么?什么都是,什么都不是。看云看雾看山各有胜处,要看湖,千万别忘了西湖。也许大美难成文,不敢动用任何一个藻饰词,怕一不小心就让它沉陷于大堆词汇之间。
只觉得, 西湖满眼的绿水来得莽撞,来得突兀,它以极度夸张方式大肆铺陈,从你的脚边一点一点地铺陈开去,一直到很远的地方,似乎着不了边; 又铺陈得那么宽,从遥远的两边慢慢地慢慢地铺排过来,汇于脚下,仿佛间没有了角落。但明明边和际都在那儿,这种怪异的感觉,起于何时,来于何处,大山处的我,对于水的感悟,囿于一条小河,止于一方水田。这种大大方方,明明净净的畅快式铺排着实撞击着我的心,似乎一瞬一天一地都是款曼平适的波,不含一丝涟纹,甚至忘了她是可掬可捧的实实在在的水,让我看了好久都不大适应,只需站在那里受用着这无边的绿水罢了。任凭风不经意亲吻你的脚踝,撩乱了你发丝,千万条柳丝轻拂你的脸庞,垂于你的发际,在心里轻轻的呼唤道:"永远记住这样舒服的感觉"它是胜过了美感,幸福感,甜蜜感,满足感之外的任何感觉。它是一分不多,一分不少的刚刚好,熨帖于心。
我们既信步于西湖边,却又眼馋着前方的断桥。
这时一只湖船驶于跟前,是去三潭印月。孩子一听,燃起了一盆碳的热情,一是他们在小学课本里学过《日月潭》这篇课文,毕竟都是潭;二是孩子是没有抵抗诱惑的能力,况且又是水又是船的。我和他爸爸有些犹豫,因为断桥残雪是西湖的十大美景之一。虽然没有残雪,但断桥就在眼前。后来孩子撒娇的说:"妈,走嘛!我还很小,今后有的是机会来,可你们也许是人生的最后一次啦!"这句话击中了我,我笑了起来,笑他的体贴,更笑他的小心思。船刚驶到岛上,船员扯着噪子说:"你们只有半小时的时间,现在五点,五点半就停船。"
图片描述
啊,我们被震懵了,西湖边岂容你如此无理。算了吧,旅行在乎心境。我们一家人连走带跑的逛了一圈,除了拍二张照什么也没有。于是悻悻的回去后,觉得实在太不过瘾了,决定明天再去断桥。
二
第二天,我们来到断桥边,漫步于此,疑问重重:
一是为什么叫断桥,三个人三份答案,爸爸说桥在湖中心断了;孩子说桥把湖劈成两半;我说和白色娘子传说有关,到底是什么,并不重要。心绪懒懒的,步子散散的,有一搭没一搭的走着,可以什么都想,什么都问,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说,累了就坐在原木椅上松松的,垮垮地休息,便觉是一个自由人。甚至可以坐在湖边的青石板上,把手浸泡在湖里,湖水漫过手腕,双手轮换着拍溅起水花,很久很久,只想把西湖体验得更真实一点,怕它滑入梦幻里,伸手去抓空空如也,一转身它又出现在水的一方。永远记住这种水浸过肌肤的凉润润,甜丝丝,柔滑滑的感觉,也许这辈子不会重来。
二是为什么说"西湖美景三月天哪!"现在七月,凭借湖面的几缕清风,便觉得凉意爽然。断桥就是断桥,让人一见之下忘记一切,忘记季节、月份、天气,心情;甚至忘记来路,忘记去处,只要你往它边上一站,便已是最大的享受
三是:西湖边,断桥处,为什么没有防护栏?为什么没有安全警示牌?如"切勿玩水戏水,小心滑倒落水",“禁止游泳,后果自负",也没有"禁止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的标识,就连温馨提示牌也没有。景区该有的标识都没有。
这种没有标识的断桥边,让我心中莫名的淌过了一种感动。西湖的美就在于,无论你是一个人,三五个朋友,还是一群人来。它总是用“天然去雕饰"的自然之态,宁静之气,静候着你。踏上断桥的上一秒还在嬉笑谩骂,下一秒你就收敛了笑容,放慢了脚步,放空了心情,平复情绪。仿佛间,你就是湖边的一条垂柳,就是湖边斜洒的点点阳光,瞬间,到底是明白自然人的道理。
想想自己刚好被软绵绵,静谥谥的情愫所裹卷着,放眼一望“湖深,慎落入水中"这种不调和的标识,让断桥的味儿全没了;产生恐惧的标牌,就如西子水灵灵脸上的一个疮疤; 又如你正在山涧饮水,有一个小童跑过来告诉你,上游有一坨牛屎一样的倒胃。
所以在这一点上,我敬拜西湖的管理者,他们是自然生态的守护者,更是真正的自然人。他们深知任何一个标识对西湖都是一种污染;任何只言片语对西湖都是一种侵凌和傲慢,只让一个人充分地领略湖光山色,阴晴寒暑。这种摆脱两岸的一切,走一走朝拜自然生态之路,大大会意这种对生态环境的痴迷,领悟了西湖别于其他景区的纯粹。
一千多年前,这里有幸地迎来了两个大人物:一个是唐代的白居易,另一个为宋代的苏东坡;一个担杭州刺史,另一个为杭州知州,一个修了白堤,一个筑了苏堤。当时,这两个文坛上的巨星,来了后也无心写诗,而是立即成了生态的救护者。他们只顾埋头疏浚水源,一次次挖淤清污,一把把扯断葑草藻行,修筑堤坝,加大蓄水量,挽救这个濒临死亡的西湖美人儿。他们自己的诗歌,只是躲在水草,石缝里,掩口而笑,绝不出声。他们宁肯不做诗,也要做一个真正的男人,来保护气数将尽而凄艳的西子。所以感了天,动了地,他们做到了。西湖历代的建设者们也遵从了这种"回归生态,守护生态"的文化心理。西湖最终以孩童般的粉嫩,少女般的清纯,贵妇般的气质傲视着世间一切的庸俗之美;以自然之态的姿势逼视着世间的一切夸饰之美。到底是明白了,马可波罗对杭州的评判"杭州是世上最高贵,最美丽的城市。"杭州有西湖。
三
西湖遗憾
一定有人问,西湖边游人如织。就不怕孩子不慎地落入水中,不怕无知无畏者,或者神经大条者,变态作怪着下湖嬉水?怕又不怕,不怕是对敬重自然生态者而讲;怕,对亵渎自然生态者者而言。
前几日看了一则新闻,清晨,一个九零后的青年小丁,在湖边漫步,看见有人在湖里游泳,一时兴起,脱掉外衣,下去以后,就再也没回来。网友众说纷纭:有人说为什么没有防护栏,为什么没有警示牌,赔偿!有人说,爬山跌死,能怪山太高吗?甚至有人戏谑道,就像精卫一样,填湖不就得了……
有一个网友答案是夸大了一点,但我觉特有趣“黄浦江没盖子,跳进去能怪黄浦江吗,这点逻辑你不懂吗?"对,我们以这种奇葩思维慢慢捋下去,如若装了防护栏,有人嫌装矮啦,容易落水;有人嫌装太高啦,看不了水;有人嫌隙太大了,孩子漏入了水;有人嫌隙太小啦,嬉不了水。这种呕哑嘲哳之声不绝于耳,这就是外国人不屑的"中国式的热闹"。
但事件会过去、热闹会消散,在我们集体围观一场游泳后,应该有的反思是什么,偏偏在这时,有的人愤怒,有的人戏谑,有的人看戏,有的人同情……陷入舆论的狂欢,恰恰没有人思考,更拒绝反思和自省。小丁死不可怕,可怕的是死千千万万个小丁。小丁应该成为一个范本,让人们捧在手中三省吾身。
西湖禁止游泳,大凡稍识文墨的中国人都知道。清晨四五点钟,工作人员已下班,总有人在西湖边游泳,人们常常喜欢钻空子,西湖又只好用它的空子招了你。无论是高低贵贱,还是富贵贫穷。你既然敢来,玩劣一个如此宁静优雅的美人儿,你既然敢来践踏一个温情而清纯的少女,西湖就敢收了你;你竟敢与西湖的水干上一票,它就以自己的千年冷眼,把你整个地吞掉。你的这种不文明行为,在湖水中荡不起半点涟漪,一瞬就灰飞烟灭。所以敬重自然生态,就是敬重生命。
那日,在断桥边漫步时,刚好碰上了满天的霞光,霞光铺排得大片大片的,游客都沉浸在这晚景里。忽然,有一个新生物出现了,大约六七十人,他们统一服装,打着小旗,和着音乐节拍,喊着口号,大军似的列队前行,从断桥边走了过来,气势压顶,所有的游客都看着他们雄纠纠地迎面而来,再擦肩而过,又随着他们远行的步调而慢慢旋转一百八十度,最后目送他们离开。后来,我才知道这是当下最流行的暴走团。本来,他们看起有些倦意,一看见游客,立刻作威武状。
我有些想笑,但一下都转化成整体性的悲凉和无奈。西湖的美就在于,既有别于潜于雪域草原处湖泊的死寂,却又别于雁荡山阔处湖泊的孤独。它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品,于热腾腾的大千世界中寻求明净高远。正如余秋雨所言:一切伟大的艺术,都不会只是呈现自己单方面的生命。它们为观看者存在,它们期待着仰望的人群。西湖,加上西湖边的唏嘘和叹息,才是西湖的立体生命。所以多少文人墨客为它而存在,多少游人倾慕而来。抱走团的穿行完全击破了这份生命力。当日有两拨暴走团从断桥走过。吓退了霞光,打破了宁静,挠乱了心绪。从他们坚定刚毅的步伐来看,明日,明日的明日,他们还会重走断桥,甚至绕湖一圈传递他们的暴走团的精神。他们旨在通过暴走,去发现那些被他们忽略的美景,享受暴走带给他们的乐趣。这种证明自已生活方式,运动形式无可厚非,甚至点赞。但,如若以西湖的宁静为代价,那这个价格也太昂贵了吧。也完全违背他们团的主旨:不仅没发现美,反而把西湖的美击碎一地。
历代的西湖建设者们,努力的维护着西湖的生态文化。无论是西湖游泳的围观还是暴走团的穿行,都让这种生态受到了一种亵渎。维护自然生态,尊敬生态,不是个人行为,更不是英雄主义。
我很想 找西湖的 哪个领导部门建议,下一个不大的决心,尽力加大西湖的管理,让他守住尘嚣中的宁静。因为只需制定一份 24小时 值班 时间表,不让钻空子的中国人 有空子所钻,长期 的监督、管理,最终内化为一种习惯。
我也很想给游客 和杭州人提点建议,守护西湖的 自然生态 不单是政府的事,也不只是建设者的事,而应该是一份人文宣言。 既然是宣言,充满着认真慎重的色彩,没有嬉戏,充满着号召与呈请,让自己的心声昭著于天下。让 守护生态内化为一份责任,由这种责任感带出一种自律行为,成为一种生活之态,甚至形成一种文化,达成杭州的一种文明共识。
字字句句的凝重,一下远离了西湖原本该有的模样。凝重的结果是今后不再凝重,凝重的背后是不能让善良的人们感受到凝重。
西湖的伟大和高贵之处,就是用柔软的双手去擦拭你心灵的污垢,用清流洗涤你的灵魂。不知为什么,大凡带水的地方,要么给你带来蚀骨的冷,要么带来"逝者如逝夫"的感伤,要么带来阴深的恐惧,到了西湖除了宁静就是宁静,甚至哪怕昨日刚带走了小丁,哪怕昨日气势逼人的暴走团穿桥而过,今日依然以自已该有的宁静姿态迎接着一拨又一拨的游客,这就是大格局似的宽容,就是一种大情怀似的善良。
西湖永远高贵,美丽,主要来于它的要义生态之美,特别是自然生态之美。为了千年的生态,你、我、他都需接笔续写。
四
昨日,无意间与孩子谈起这几年的游历之迹,我问他这么多美景中,如若让他重游,他想去哪儿。他没半点迟疑道海南和西湖。我心里轰响了一下,奈何如此默契。我问他为什么,他说海南戏水,西湖漫步都给人舒服之感。我笑了笑,看来孩子虽不懂什么生态之美,但与自然相亲,相融是一种人的本能。所以再次感谢西湖。
西湖,那怕你老得如累坏的老祖父抽空了 肌肤,但我们还会来看你!
2018年1月21日
于 家 中
土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