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观摩杨发辉老师CBT课件中的咨询案例,因为我明天将会进行第二次咨询。有了一次实战,我更关注咨询过程中的每一个流程和细节 ,尤其是学员互动中,同学能够把我心中的疑惑都说出来,犹如背后痒痒正好搔到一样舒坦。
实践经验和理论学习之间真的是一条鸿沟。没有实践能抓住大流程已经是高效学习,有实践的学习则不同,因为想着自己未来也要走,框架早已了然于胸,细节更是不放。听课自然更专注,收获也会多。
CBT疗法,讲究的是咨询师启发式提问,以来访者为中心,启发来访者领悟,这是中心原则。
作为新手咨询师,刚开始还在启发来访者,还在耐着性子提问,但看到没有什么进展,便慌了。这个状态正是我第一次咨询的全过程。刚开始还能耐着性子去问问题、收集信息、修正观点。随着时间的推移,还没有什么实质的进展,我就慌了,就开始给来访出主意,给方法,虽然来访表示咨询效果很有效,但我对自己并不满意。第一次咨询,我给自己打50分,勇气40分,流程5分,结构5分。
今天学习的事杨老师的反驳技术,是一场咨询案例的展示,其中来访者数次枯竭,咨询师启发、引导,最后提出退而求其次。在来访表示自己没有办法,并期待咨询师给方法的时候,咨询师果断地说:“我们已经觉得自己很有能力了,很优秀了。不再是以前的那种图示,就该有新的思路,按照新的思路来解决问题。”
来访依然表现出自己的枯竭和艰难,甚至又回到之前的图式中去,出现那种图示中的思维和情绪,咨询师依然不放弃,说:”你是很有能力的人(此结论是来访在反驳技术中,自己提出来的支持观点),如果这个真的太难的话,那我们是不是退一步,定一个小一点的目标。”
今天听课,果然和前几次不太一样,有了更多的思考,以下是我的几点启发。
和来访沟通,理解来访的困惑,并和来访共同商量需要解决的问题,并确定一个目标
如:考前焦虑,目前焦虑8分,目标3分;
一次咨询50分钟,只能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一定要具象化。最近某件事及当时的感受
如: 一个考前焦虑的案例: 随堂测
事件 情绪 行为 自动思维
随堂测 焦虑8分 心慌心跳,手心出汗,无法开始做题 考砸了,我就完了
从情绪、行为和想法建立三角结构,恶性循环。
情绪焦虑的时候: 身体? 想法? 行为?
身体紧张: 情绪? 想法?
行为出错: 情绪? 想法?
用反驳技术,启发来访修正自动思维的想法。
改变错误认知,提升自我信心。(考砸了,就完了)
第一次咨询可以告诉来访如何缓解身体的紧张和不适作为突破口,帮助来访深呼吸放松。
从身体放松,到情绪和行为上得到放松 。
家庭作业,三栏表记录
(留一个悬念:每一个自动思维背后都有中间观念,再往下是核心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