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莱特》是戏剧天才莎士比亚最负盛名的一部悲剧作品,代表了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最高成就,具有深广的时代意义。数百年来,哈姆莱特的艺术形象愈加光辉夺目,根本原因不仅在于哈姆莱特的复仇悲剧,更在于哈姆莱特自身。他不断变化的多面性格,他不断成长的心路历程,在千万读者心中定格,给人以震撼而美丽的阅读体验!
莎士比亚说过,他的作品就是“给自然照一面镜子,给德行看一看自己的面目,给荒唐看一看自己的姿态,给时代和社会看一看自己的形象和印记”。《哈姆莱特》不仅是那个时代的缩影,而且还塑造了一个善于审视自身,不断挣扎着成长的美好形象。
在德国威登堡大学学习的几年,是哈姆莱特最无忧无虑的时光。他出身王室,高贵而优雅;他有学识,并且追求纯洁的爱情、平等真挚的友谊;他前途光明,将是丹麦未来的国君。这个时候,年轻的哈姆莱特积极乐观,对人世间的一切都抱有美丽的幻想。他高度赞美人:“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形象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生命的平湖本来旖旎静好,但是却经不起狂风暴雨的搅动。父亲惨死,叔父即位,母亲改嫁叔父成为新王后,这三重的打击一下子打破了哈姆莱特人生所有美好的幻想,并将他置身于不堪的现实中。他那童话般的世界坍塌了,他于是开始抱怨这个世界:“那是一个荒芜不治的花园,长满了恶毒的莠草”“整个世界就一个监狱,丹麦是其中最坏的一间牢房”。在他心目中那些曾经美好而高贵的人类,他却感叹道“如今诚实的人,一万个人中也没有一个!”“人,不过是泥土捏成的生命!”
对哈姆莱特来说,这一系列的惨痛经历不单单是复仇就能够化解的,因为他已经认识到:克劳狄斯所统治的这个世界已经黑白颠倒了,必须要重建。然而,正如每一个遭受重大打击、却有心无力的年轻人一样,哈姆莱特的性格由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由抱怨外界转入自身内省,陷入了深深的忧郁之中。在一段独白中,哈姆莱特用“懒散不振的家伙”“白日梦迷”“胆小鬼”“血淋淋的猥亵恶贼”以及“笨驴”来形容自己。由此可见,重新建立一个新世界的重大使命和单枪匹马的孤独处境正在他的内心交织成一股强大的苦闷和忧郁。所以,他的复仇首先就演变成了一场思想斗争。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人被赋予了一项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哈姆莱特的成长就表现在他的思想挣扎上,体现在外在行为上,就是所谓的“哈姆莱特的延宕”。他的延宕性不是为了延续出悲剧而强加的附属品,而恰恰是展开灵魂厮斗的症结所在。他因为选择而困扰,因为人性的弱点而难以决断,这恰恰是莎翁想要告诉世人的“to be or not to be”的永恒的难题。
在命运之神的安排下,哈姆莱特背负着仇恨的十字架,苦苦挣扎在命运的刀口,无从逃避疼痛,更难以做出选择——于是他只有在喘息中徘徊。哈姆莱特之所以迟迟无法决定生存还是毁灭,正是因为他无法确认他对待命运的态度。如果他选择生,就必须以残忍和牺牲重整是非曲直,直到拨云见日,冤仇血洗。在这个过程中,他会付出血的代价,这不符合忧郁而高贵的王子本性的希望。他若选择死,却又抛弃了责任和义务,遗忘了血统给予他的高贵使命,辜负了父亲亡魂的沉重的嘱托。死,只解脱了他的肉体,灵魂仍是无法安息的。于是他徘徊着,痛苦地挣扎着。这是哈姆莱特自己灵魂与灵魂的对抗,也是他成长的必经之路。
然而,苦苦的挣扎总有爆发的一天。在丹麦原野,哈姆莱特目睹了福丁布拉斯的军队与波兰人为争夺土地而展开的战争,这深深刺痛了他:“我所见到听到的一切,都好像在对我谴责,鞭策我赶快进行我的蹉跎未就的复仇大愿!……真正的伟大不是轻举妄动,而是在荣誉遭遇危险的时候,即使为了一根稻秆之微,也要慷慨力争……相形之下,我将何地自容呢?……”在这一刻,他的内心快速成长起来,他不再敏感审慎,而是变得刚毅果决。他迅速地行动起来,回到王宫展开了复仇。
“责任”二字简单,但肩负起责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成长的历程。哈姆莱特为复仇,为身上肩负的责任而身死,看起来他是失败了,但是他骨子里所散发出的那种挣扎着成长的坚韧力量深深震撼着千千万万的读者。
所以,人性是坚韧的,面对前路上许许多多的挑战和挫折,如果我们敢于不屈不挠的面对,那么我们收获的便不只是成功,还有自我的成长和成熟。那种美丽,可能浸透了眼泪和汗水,但是我们人生无悔!尼采曾说:“极度的痛苦才是精神的最后解放者,惟有此种痛苦,才强迫我们大彻大悟。”其实,大彻大悟不就是一个人的成长和成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