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一代生活在物质相对丰裕的年代,面对太多的选择,我们往往会以短暂的、即时的感受作为判断标准,例如游戏,刷朋友圈等。这些活动都能带给我们即时的快感,而且毫不费力,非常契合人性节省耗能的基因表达。而我们的时间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被游戏和朋友圈占用,一天下来假如我们躺在床上思考自己今天做了什么有意义和充实的事情,会发现一个残酷的事实——我怎么啥正事都没做就过去一天了?我在最近的自我总结上谈过游戏上瘾的原因和机制,说过之后游戏是我在需要释放压力而且没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的最后选择,结果是这样反人性的选择对我的意志力消耗很大,从而导致压力增加,游戏又会变相地占用我的时间。
今天早上我突然想到了,我现在的状态是由我的思想思维决定的,我一直认为自己还有很多时间可以做很多的事,所以囤书囤课拖延作业,日复一日往复循环。所以其实我一直以来都只是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已经对时间这个概念掌握透了,实际上“时间”仅仅存在于我的头脑中,而非行动上。
假如今天是我生命中最后的一天,那我还会选择游戏和朋友圈吗?绝对不会。假如今天是我生命中最后的一天,我会这样安排自己最后一天的生活。早上起床以后为自己准备一顿简单而精致的早餐(父母很早就上班,所以我只需要准备自己的早餐),然后花一个早上的时间给感谢的人写信,回顾自己的一生。中午跟家人午饭和闲聊,再次感受这个家给我的温暖。下午约几个知己好友畅聊人生。晚饭的话还是喜欢选择在家中安静地与家人共享天伦。最后的两个小时,我选择留一个小时来看翻看TA的状态和聊天记录,回顾我们的相遇和离别(目前还是单身)。最后一个小时,我选择安静独处,静静地接受逝去的脚步渐行渐近。
假如我们每天都将这天当做是生命中最后一天来度过,我们是是不会选择精神匮乏的生活的,也不会产生焦虑感,因为我们早就知道最后的结果。向死而生的理念能够赋予我们勇气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也是我们作出选择时考虑的重要的因素,假如我在生活中因为人性的懒惰而准备选择游戏人生,我就会问自己一个问题,假如今天是我生命中最后的一天,我还会作出这个选择吗?
也欢迎你们在留言中说说自己如何安排生命中最后一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