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自恋现象的解释似乎用缺陷模型反倒更为贴近:他们的内心世界似乎若有所失。
我理解为“自”即自体的部分被过度夸大,自是本自具足的自,它是一个观察者;而“我”即自我客体,是内化进来的客体,是观察的对象,常常被过度夸大的“自”观察不到,造成了内心世界的若有所失。
自恋者需要一个心理转向,即从外部世界索取资源维持“夸大自体”,转向观察“自我客体”,从维持夸大自体的内心体验,向外部世界“自我客体”转换。
2、每个虚荣而浮夸的自恋者心中都隐藏着害羞而怯懦的阴影,而任何抑郁且自责的自恋者心中也都潜伏着自命不凡的幻想。
我理解为,假设“自”+“我”=1,那自恋者“自”0.8,“我”0.2。虚荣而浮夸的自恋者的0.8是虚假自体,为了维持0.8.就会从外部调动0.6的他尊来维持夸大自体,这是自命不凡的部分,一旦0.6的他尊没有完成,就会返回到0.2,即害羞而怯懦的阴影。
而抑郁且自责的自恋者是隐藏式的,用所谓的“薄脸皮”含蓄点表达夸大自体。不管是“厚脸皮”还是“薄脸皮”,重点都是“脸皮”。只要是为“脸皮”而活,那就是活在他尊里,而不是自尊。
3、至于与自恋型人格相关的主要情感,临床文献主要将重点放在羞耻和嫉妒这两个因素上。自恋者的主观体验充满了对遭受羞辱的羞愧感和恐惧感。
因为内疚是一种认为自己有罪或已然做了错事的感受;内疚很容易通过严苛父母或超我的内化而完成。而羞愧则是一种被当做坏人或被认为有过错的感受,来源于外界。内疚中潜伏着犯罪的冲动,而羞愧则隐含着无助、丑陋和怯弱的感受。
我理解,羞愧是一种比内疚更破坏力的情感,是整个人都是糟糕的,甚至攻击自己都无力,内疚是一件事没有做好,攻击自己的情绪。
所谓的嫉妒,就是确信自己是有缺点的,遇到比自己强的人,害怕暴露自己的缺点。
4、自恋者主要防御方式是理想化和贬低。
理想化是为了契合自己的夸大自体,而贬低则是夸大自体的气球被扎破引发的嫉妒心理。
5、自体心理学家用“自我客体”来形容用肯定、欣赏和支持来维护个体自尊的客体。这一客体可以是代表自我的外在客体,也可以是自我的一部分。人们通过确立自尊,使内心更加强大。我们都不同程度的依赖自我客体。一旦失去,我们便会自尊低下,当时生命的活力。但现实和道德却要求我们优先关心他人,超越自我客体的狭隘的利己性。
我的理解,最近练习内观的体验:“自”是本自具足的自,是自体,是基因原生态,是不可摧毁、不可抗拒、不可动摇的观察者。“自”是一个观察者,他通过观察“我”即自我客体,形成稳定的“自我感”,即所谓的内部流动。这个自我客体,包括自我的外在客体,也可以是是自我的一部分。事实上,人无法离开他人而存在,而生存。即通过内观,获得的“自”跟“我”的相对稳定,但若要保持长期的稳定,还需要将这种“自”与“我”的相对稳定,扩散到更大的人际关系空间,达到天人合一的镜映。这是我目前处在的生存状态——我通过练习内观已经获得了相对的稳定,接咨询也在稳步推进,有了一些相应的收入,虽然不多,但日子都是一步一步积累出来的。
受这一个段落的激发,我将把自己学来的技术,比如内观技术搞一个公益练习小组,一方面帮助大家练习情绪稳定,另一方面在练习过程中让我的技术掌握更熟练和精进,那么慢慢的就成为我内在客体的一部分。包括网络成长小组,都慢慢的要搞起来。确实需要扩大自我客体的连接性。
6、自恋者的自体是两级状态:非此即彼。是一种“自体”与“自体客体”没有整合好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