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排列的逻辑(二十八)
——经典美文的图式是怎么形成的
经典美文之二十八:以《画杨桃》为例
《画杨桃》这篇文章是岑桑先生的作品。
《画杨桃》这篇文章之所以给我印象很深刻,是因为这篇文章给了读者真实情境和真实感受,而且在写作设计上也有独到之处。作者按照第一人称娓娓道来,先写了事情的起因:
有一次上图画课,老师把两个杨桃摆在讲桌上,要同学们画。我的座位在前排靠边的地方,讲桌上那两个杨桃的一端正对着我。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这里是事情的起因:图画课老师要求我们画摆在讲桌上的杨桃,我的座位有点特殊——在前排靠边的地方,因此“我”看到的杨桃也有点特别。“我”画“我”所看见的杨桃,结果却引来了同学们的质疑。请看:
当我把这幅画交出去的时候,班里的几个同学看见了,哈哈大笑起来。
“杨桃是这个样子的吗?”
“倒不如说是五角星吧!”
首先是同学对我的“画作”的态度。这些就是同学们对于我的“画作”的态度——“哈哈大笑”,他们认为“我”画的不是杨桃,倒像是“五角星”。老师又会怎么看我画的这幅画呢?
老师是一个有教学经验的老师,并没有自己直接评价,而是把问题抛给同学。
老师看了看这幅画,到我的座位上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然后回到讲桌前,举起我的那页画纸,问大家:“这幅画画得像不像?”
老师毕竟是老师,老师不像学生,他会“到我的座位上坐下来审视讲桌上的杨桃”。其实,他的心中已经有了答案,但是,他要让同学来继续讨论,来评价,以此来教育学生。
但是,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
“不像!”
老师接着问:“它像什么?”
“像五角星!”
学生们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因为他们看杨桃的角度与作者的不同。他们也没有在我的座位上来看杨桃的样子。
老师的神情变得严肃了。半晌,他又问道:“画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好笑吗?”
“好——笑!”有几个同学抢着答道,同时发出嘻嘻的笑声。
老师为什么神情会变得严肃。因为,这些学生并没有从“我”的位置来看杨桃就轻易下结论。他们以为我画的就是“五角星”。他们不知道,从“我”的位置看过去,那杨桃就是“五角星”的样子。不仅是杨桃,其他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去,也会有不同的面貌。这让我想起了宋代苏轼在《题西林壁》上的两句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其实,老师心中有自己的答案。老师会怎么教育学生呢?老师并没有直接告诉孩子们“从不同角度看杨桃,会是不同的样子”。而是,让孩子们实地探索、实践,自己去看:
于是,老师请这几个同学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他对第一个坐下的同学说:“现在你看看那杨桃,像你平时看到的杨桃吗?”
“不……像。”
“那么,像什么呢?”
“像……五……五角星。”
“好,下一个。”
孩子们探索完毕,老师才揭示答案:
老师让这几个同学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后和颜悦色地说:“大家发现了吗?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从什么角度看的。”
老师的教诲让我终生难忘。
回顾一下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老师想教育学生什么呢?
这篇文章主要记述了美术课上老师教大家画杨桃的时候 ,“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像五角星的样子,同学觉得好笑,老师因势利导教育同学们的事。告诉我们看问题或做事的时候,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要妄下结论的道理。
这篇文章从写作学的角度来看,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呢?
首先,这篇文章引人入胜之处,就是我画的杨桃与众不同,怎么会像个“五角星”呢?读者也会感到好奇。
其次,老师实地了解了我为什么这样画之后,并没有批评学生“妄下结论”。学生还蒙在鼓里,学生对我的作品产生一个“误解”。可是老师仍然不同声色,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这样来设计安排行文过程,更能引人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