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排列的逻辑
——经典美文之图式是怎么形成的
经典之十四:以《长城》为例
长城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遗产。人教版历次修订的小学《语文》教材中都没有落下它,这篇《长城》显然已经成为了经典。
先来看开头的前四个字——“远看长城”,这四个字既紧扣了文题,又点出了作者观察长城的位置和视角。位置是与长城拉开遥远距离之处,视角是“远看”。因为是远看,所以便是看出长城的一个大概的整体的样子和大致的长度。请看:
远看长城, 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远看长城,它的样子是“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而它的长度是“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这是一幅远摄长城的“照片”,是对长城的一个整体的描述。
要介绍所观的长城,必须得有一个观察位置和视角(因为不要说是长城这样的庞然巨物,即便是一个小小的杨桃,观察的视角不同,所看到的样子也不会是一样)刚才是远看,接下来便是近观了。请看:
从北京出发,不过一百多里就来到长城脚下。
这里便点出了观察的位置和视角。显然是近观长城。这便与上一段形成一种对照的逻辑关系。远观长城只能看到一个大体的样子,近观长城则能看得比较仔细了。请看:
这一段 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近距离看长城,可以看出它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具有高大坚固的特点。然后依次写了城墙顶上、城墙外沿的垛子(垛子上有瞭望口和射口)、方形的城台,都依次写得非常具体,也都写出了其特点或功能。比如,铺着方砖的城墙顶上的特点是平整、宽阔(五六匹马可以并行)。而垛子的高度是两米多高,垛子上的瞭望口和射口的功能是瞭望和射击。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时,城台之间还可以互相呼应。用了非常经济的字数和精准的文字具体地介绍了近处看见的长城的结构特点(以及部分构造的功能)。
远看长城也好,近看长城也罢,都是写实。而接下来便由写实转到写联想(虚的一面)。作者很巧妙地用了一个过渡句: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由写实到写虚,由物写到人,这样的过渡是巧妙的。为什么会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因为他对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心生敬意。请看:
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这虽是一幅联想的古代劳动人民筑长城抬条石图,但分明便如在眼前。画家应该可以把这个《抬条石图》画出来。于是让人有一种幻觉,就是一整条长城都是古代劳动人民抬出来的,长城建立在千千万万的古代劳动人民的肩膀之上(这又是一幅图:刚才是众人《抬条石图》,现在是《人民肩抬长城图》),于是作者很自然地发出感叹:
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这是对古代劳动人民的礼敬和赞颂。长城是伟大的,历史人民更是伟大的。
再来看结尾: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刚刚礼敬和赞颂了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现在又回到长城这个建筑、这个工程上来,说这个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当然要回到“长城”上来,这是扣题,说长城是一个伟大的奇迹,这也是对全文的一个总结。
因此这篇文章的逻辑思路是非常清楚的,概而言之,是八个字:远看、近观、赞颂(联想)、奇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