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总是一个人在家,父母上班,特别是学校放假的时候,长长的假期,陪伴我的就是家里满柜的书。
慢慢长大了,我总是说自己喜欢读书,但从没有真正去思考过读书的意义。
两年前,正是我工作陷入瓶颈的那段至暗时刻,我停下脚步,静静的读书,静静的思考,可以说是书本救赎了我。
从那个时刻开始,我开始从单纯的输入性读书变化为边输入边输出,在这个过程中,不由自主的开始思考我们为什么读书的问题。
我想,热爱读书当然可以纯粹一些,只是因为喜欢。但如果想要从书中多获得一些东西,那就需要我们思考,我想不妨问自己三个问题:如何读书?读什么书?为什么读书?
如果拿这三个问题去问问身边的朋友,多半是得不到确切答案的。我的老板曾经教导我们,做任何事情,先要把目的搞清楚。当我们做一件事情,连目的都搞不清楚,是不可能把这件事情做好的。
那我们究竟为什么读书呢?有人说是这样,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所以我们要读书;也有人说这样,别抱怨读书苦,那是你看世界的路;还有人说是那样,学习是一种信仰,优秀是一种习惯,所以我们要读书。
这些说法都没错,那我们读什么样的书,才能让你的灵魂在路上。有的书当然不能说不好,但是读一百遍,你的灵魂也还是上不了路。
在我看来,读书至少有五重境界,又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只是为了娱乐自己,那么大部分人终其一生都无法跨过第一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建立读书的兴趣
绝大部分人最开始读书,都是从通俗小说开始的,我也喜欢读通俗小说,身边很多朋友也喜欢看,这是一个人建立读书兴趣的必经之路。
但如果你一直看通俗小说,那么多年以后,你会发现,你的理解能力,你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提升不会太大的。
因为这是一片舒适区。比如网络小说、武侠小说,这类书很精彩,看起来也不费脑子,所以绝大多数人看得津津有味,不愿意离开这个舒适区。
这类书属于简单输入型,获取的知识不需要头脑加工就能直接运用,这类书看多了感觉到自己的知识面拓宽了,旁人也会觉得你似乎懂得很多。但不客气的讲,你的认知和理解还是停留在原来的层面,因为读书如果没有思考消化的过程,等同于背书。
但也有另一部分人,往往是工作生活中注重思考的人,潜意识里告诉自己不能永远这样下去,必须做一些对智商有挑战的事,于是他们不知不觉走进了读书的第二重境界。
第二重境界——阅读经典
经典是什么?经典就是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读过,但又不愿意去读的书。
《奋斗》的确很精彩,但我们也许应该看看《平凡的世界》,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说看得根本停不下来,是不是也可以试试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鸿篇巨著。
经典不会像小说那样通俗易懂,一开始会很不适应,比如我读《双城记》,已经不算深奥了,但那时候我依然觉得晦涩难懂,读了三遍都没能理解其中蕴含的意蕴。但这样的书,坚持下去,这是你在阅读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
一旦能平心静气的从经典中汲取能量,后面就是水到渠成。当我们的脑海中慢慢积累了较多的经典,自己就会渴望进入第三重境界。
第三重境界——历史和哲学
从经典到哲学,这中间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呢?打个比方,读《百年孤独》,其实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真正读懂。
但大家都说这本书好,称他为“划时代”,那我们就会去思考这本书为什么好?他背后要表达的是什么?
带着这些思考,你就会去拓展外沿,看看那个时代是什么样子——哥伦比亚的历史是什么样子,拉丁美洲的历史是什么样子,这就是历史层面。
再者,马尔克斯的挚友门多萨曾经问他为什么《百年孤独》在法国的销量不如在英国和意大利。马尔克斯当时开玩笑的说这要归咎于笛卡尔的哲学。
看到这样的对话,你会不会对笛卡尔的哲学产生兴趣,为什么受到笛卡尔哲学影响的人们不会那么喜欢马尔卡斯的作品,这就是哲学层面。这是你从书本走向现实,从知识的汲取向思维迁跃的过程。
读经典,需要大量哲学和历史知识的积淀,当你在第三重境界里如鱼得水、如饥似渴,你就再也不会停下自己的脚步,压抑不住内心的渴望,逐渐走向第四重境界。
第四重境界——阅读巨人的思想
当我们在第二重境界读完了《希腊神话》,读完了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的作品后,进入第三重境界寻找答案,我们会阅读希腊的历史和哲学,例如《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当我们走进这个境界,你会发现周围能和你聊一聊的人太少了,你只有收回目光,重新聚集于那些历史的巨匠,看看他们如何看待这些问题。
于是,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这些闪耀于时代的名字,开始进入你的视野。当你读到《理想国》的时候,你的思想开始和这些巨人碰撞,开始思考自己所处的时代。
到了这个境界,可以说读书应该是超越了绝大多数人,有所小成,但我们依然不会停下脚步,因为思想的碰撞、巨人的启示引领我们走向新的天地。
第五重境界——建立看世界的坐标系
我们冲破了前四个境界,就是为了到达这里。
我们在生活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当解决不了的时候,总会有人跳出来告诉你,读书有什么用,这些问题都解决不了。读书真的没用吗?那为什么读书又不能学以致用呢?
答案在这里,因为我们的内心,还没有真正建立起自己看世界的坐标系,没有自己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型,但当你进入第五重境界的时候,你就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型了。
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这个过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明白我们已经走过的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对未来的每一步才会非常清晰。
就算身处逆境,你也会在自己的世界里找到力量,保持从容,知道了如何选择、如何奋斗。小的时候我们很难理解有人会为了理想去奋斗终身,当你有了自己的坐标系你才会真正懂得,生命之于自我,也只是一种寄托和载体。
沉睡在第一重境界的人,永远都不会理解已经在第五重境界的你,内心有多么坚韧而强大。
去读书吧,那是你看世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