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语文(上册)
第15课《我与地坛》教学案
教学目的
1.理解一位截瘫者、孤独者对生命的感悟,体味作者伟大的人格力量。
2.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交流,与作者对话的习惯。
3.借鉴、吸收作者通过写景叙事抒发感情,阐释哲理的写法。
教学重点
1.作者思想变化的过程及这种变化与环境的关系。
2.领悟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对生命的认识。
3.理清文章的两条线索,即我对生命的思考,我对母亲的感情。
4.品味评价作者沉静、抒情的语言。
教学方法
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配以课件)
教学时数
1课时
课前预习
教学步骤
一、背景资料(配以课件演示)
1.史铁生
我国当代著名作家。1972年,也就是在他21岁时因病双腿瘫痪。1979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的创作比较突出地表现出对于残疾人命运的关注。有的作品反映了他对于社会与人生的某些带有哲理性的思考,语言优美,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2.地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地神的地方。辛亥革命后祭祀活动废止。1925年开始辟为公园,“文化大革命”期间因遭毁弃及疏于管理等原因,园址荒芜,但主要建筑保存尚好,恰如作者所说,“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作者正是在文化大革命的后期,在双腿残疾的沉重打击下,在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时候“走”进地坛的,作者似乎从这座历经400多年沧桑的古园那里获得了某种启示,汲取了顽强生活与奋斗的力量。
二、导入新课
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幼时患病,集盲聋哑于一身。她是不幸的但又是幸运的,她在良师益友安妮﹒莎莉的帮助下,不断和命运作斗争,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终于成为一位世界知名的女作家。她的作品《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鼓舞着世界上成千上万的不幸的人。在我们的人生中会有脆弱、会有病痛;会有痛苦、会有无奈与无助,此时,我们是向困难妥协自己走向毁灭,还是向困难挑战迎来柳暗花明的又一村?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作家史铁生是如何抉择的?
史铁生
是在21岁的时候,“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于是,退家静思,努力读书,苦练写作,终于从一个只有初中文化底子的工人成就为一名颇具哲学家气质的作家。史铁生的成功凝聚着大自然给他的人生感悟。1989年5月,《我与地坛》诞生了,字里行间喷洒的全是作者15年来积聚在心中的幽思,现在读来,感人至深,启示匪浅。同时让我们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有一天你和史铁生一样,不得不面对生命的十字路口的时候,你又会如何抉择呢?
三.阅读分析课文的第一分
1.最初作者怀着怎样的心情闯入地坛的?为何他会在地坛中驻留?
(解说:两腿残废后,由于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作者带着逃避的心情,想从喧闹的城市中找到一片宁静,找寻另一个世界,地坛便是她找到的另一个世界。作者驻留地坛的原因:在他活到最狂妄的年龄失去双腿,而地坛也是一个曾经有过炫耀和浮夸的人文风景,如今却落得“荒芜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相同的命运轨迹,使作者遇到地坛后便一见如故。但地坛的生命历程显得更长,四百年的风雨剥蚀,让地坛“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黄藤也都茂盛的自在坦荡”,这种不动声色的渲染让作者停留思考。)
2.文全来看,景色描写也占了大量的篇幅。那么我们首先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本文中,景色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解说:景物描写,第一,有衬托作者心境的作用;第二,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绪背景”,在那样一个安谧、沉寂、荒芜的背景上,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第三,景物描写本身,实际上也是对“生命”对“世界”(世界本身也是生命)的解读。)
3.在第一部分作者思考了哪三个问题?
(解说:提出了以下三个问题──第一个,我的身体残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结束吧,是不是就一死了之算了?也就是说,我该不该去死?第二个,我为什么要出生?第三个,我应该怎样活?)
4.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对“生”生产了怀疑?
(解说:在21岁的时候,“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可以想象他所遭受的打击有多么巨大,他内心的痛苦有多么深重,特别是在“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时候,他自然想到了死。)
5.作者在地坛经过几年的思考,得到了怎样的一个结论?
(解说:“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他最终选择了活,因为他想通了,人从出生的时候就都是注定要死亡的,所以死就成了“不必急于求成的事”。)
6.你同意史铁生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吗?
(解说:史铁生的观点是带有消极色彩的,但应注意到作者所处的境地,在更消极的状态下这种生命观已经是积极的了。司马迁说过的一句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7.在这一段中,描写的不同景色有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解说;象征着人生所遇到的不同情景)
8.怎么理解“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这句话?
(解说:人生中的不幸,只是改变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并不是全部,我们可以去发现那些没有改变的、仍然美好的东西。史铁生找到了,那就是写作!写作是他人生的支点。你找到你的人生支点了吗?我们应当问一问自己的心灵。)
四、阅读分析课文的第二部分
1.文中几次出现“现在我才想到”、“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之类的话,表现的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说:对母亲的深深的歉意,自己痛彻心肺的悔恨与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参看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
2.第二段以“知道”构成的排比表现的是什么?与后面的“只是不知道”形成对比,体会其中的意味。
(解说:母亲的善解人意,母亲对儿子的疼爱、理解、体谅、宽容。对比以及后面的内容则表现母亲在苦难面前的沉重、无助和默默支撑的忍耐)
3.读“有一回……”一段,体会其中的意味。
(解说:以我的“设想”,描摹母亲在痛苦、担忧、惊恐、不安,默默承担着苦难。我的设想与我的自责,表现了对母爱的深切理解!此段中,作者读懂了母爱,而读者,也读懂了作者)
4.读“在我的头一篇小说……”两段,思考:儿子终于走出了一条路,母亲且走了,作者的内心受到怎样的触动?是怎样一种心情?
(解说:歉意、沉郁、哀怨,还有对母亲痛彻心肺的思念)
5.读“曾有过好几回……”体会作者在平而淡的叙述中,包含的浓而深的情感。体会结尾出的句号的意味。
(解说:为什么不用感叹号?――痛悔、内疚,但是一切真的来不及了,这种伤感是没有什么可以补救的了,彻底的痛苦,彻底的伤感!)
6.默读后一段,思考:母亲给了我怎样的生存启示?
(解说:母亲的爱、母亲的意志、母亲的命运、母亲的苦难,让我明白了生存的意义,生存的价值,也让我更善待生命,在逆境中更坚强)
五、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让学生进一步体味这篇散文的意境。
六、课下作业
1.阅读欣赏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
2.《我与地坛》中所写的地坛与一般文学作品中的地坛或其它景观有什么不同?
七、板书设计
我与地坛
写古园的风景,—追寻 ①我的身体残废了,我的生命是不是该终结
写古园的风景,—追寻 ②我为什么要出生
写古园的风景,—追寻 ③我应该怎样活
我的思绪
第二部分:写对母亲的追思,对母亲的理解
八、教后随记
授课内容丰富,各方面目标的设立堪称均衡,颇有新意。其中“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让学生进一步体味这篇散文的意境”别出新裁,是一亮点。
体会课文细节是语文课的根本,本文为我们作为很好的示范。文章侧重于强调细节挖掘的重要性,如果对细节挖掘的方法再作展示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