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素有“海天佛国”之称,供奉着观音菩萨。与五台山、九华山、峨眉山并称四大佛教名山。而普陀山又位于东海之中,山即是岛,岛即是山,四面环海,海天一色,有别于其它三座名山,自然风光和海天景色更加迷人,故游者趋之若骛。
我对佛学的精妙要义十分感兴趣,但对烧香磕头一类的传统习俗却是笨拙的很,更不懂什么规矩和道道。只是随着众者做做样子罢了。那金身的也好,泥塑的也罢,只不过是现世人的一种寄托而已,烧香磕头是换不来快乐人生的,最多体现出一种善意和淡定罢了。没有思想和情操的顶礼膜拜只不过是一种功利的具体表象而已,这反而倒是对“神灵”的一种亵渎。
令人失望的是,如今的佛门净地也不是清静所在了,与时俱进的超乎了寻常,到处张灯结彩,大红灯笼高高挂,流水的银子让寺庙赚得个钵满盂盈,僧人们也是个个吃得肥头大耳,身上的手机不时地鸣响,真不知那经是如何的一种念法。据传说,如今的少林寺方丈已被称为“佛门CEO”,真是有意思极了。
看来,现在有想不通人生、厌倦生活的,也不用再出家了,在家呆着做个宅男、宅女也是一样,去了庙里还不如在家清静。处处显现出的浮躁,说明我们正处在一个历史的转折点,巨大的社会旋涡将人、事、物、情、景、理等,调和得纷纷扰扰,一切都在重新洗牌,风不止,波难平,欲善行,心不静。所以,这个时代信什么都没有信自己重要,心灵的寄托应该就在自己内心深处的那一点点未被浮躁干扰、未被功利玷染的本真之上。
烧香是烧不出一个朗朗乾坤和荣华富贵的,只会污染了空气,有时会引起火灾。烧香只不过是一种传统的形式,善男信女们的内心世界在香尽烟散之后,依然会回到进入山门前的初始状态。修炼不是如此之法,那是一种精神和思想遵循历史的客观规律,在生活的真相之中,将自己置于阳光之下,吸纳天地灵气,永感自然之恩,常怀良善之心,多行积德之事,如此方能不逐为逐,得自在如来,于宁静安祥之中心随意动,意随神思,入世而出世,出世而入佛。佛即是心,心即是佛,何须于形,何求于神。
普陀山的夜晚是静谧的,远处不时传来大海的巨浪涛声。白天的浮躁被星光月色洗去,人们四下闲逛,这才回到旅游的真正意义上来。家人们都累得不行,早早的歇下。而这时的我却精神的很,哪里舍得呆在房间里白白地浪费如此美好时光。
信步走在巨树列阵、花香浓郁的马路上,一边观赏着夜景,一边胡思乱想着。普济寺的侧旁是热闹的夜市,灯火通明,人头攒动,一派商业气息。与旧时的庙会十分相似,突然就有了感觉,如此景象并非如今才有,过去也是一样,只不过那时叫庙会,逢年过节才有,如今盛世,天天如此,也在情理之中。
这样一想,便对那“佛门CEO”的称谓有了新解,在心中已是默认了。时代的变化真是太快了,一切都需要用新的眼光来重新审视和定位了,个人的认识难以盖全真相,且做个随客倒是自在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