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这件事儿,离我一直是件不算特别近的事情。人生第一份工作是在一个体育网站做足球编辑,欧洲足球都是半夜和凌晨开赛的,所以那会儿晚上6点上班,凌晨2点以后下班。当时年纪小精力充沛,还能回家看两部电影再睡,或者跑去复旦的五教还是六教听中世纪史。
后来干了影视制作这行,有项目做的时候熬到3、4点是常有的事儿,曾经拍过一张照片,桌上摆着红牛、浓茶、咖啡、人参,大概还有香烟,用来通宵加班用。
以前都是玩了命地熬夜,现在却想玩了命地早起。为此我曾孜孜不倦地做过三次的积极的尝试和努力,至今也谈不上是晨型人,顶多不能算是夜型人了。
第一次是参加Ivy时间管理的课程,当时有个助教的自我介绍是“晨型人”,这种陌生遥远却又高大上的标签和光环对文艺青年有着致命的吸引力,当时尝试用21天养成一个习惯,在完成了21天的7点左右起床的晨型人(不算早,但要知道之前我都是2点才睡觉的啊)之后我的起床时间再度回落到了8点以后甚至更晚。
第二次早起的经历是在早安国,早安国每天5点到7点在微信群里打卡,后来早安国变成了早安演讲分享国,我嘴皮子实在不利索就没继续参加下去。不过我至今记得早安国国王正一对于早起的几个诀窍,比如不要用窗帘,每天早晨让光线唤你起床,让身体适应大自然的规律,早起洗澡,早起打坐等等。
第三次是去年夏天的晨跑,那是我坚持时间最长的一段早起的经历,一周里跑三次左右晨跑,六点左右就赶到附近的大学操场上,一边拍照分享一边用咕咚记录自己的跑步路线和公里数,那是身体很舒服发朋友圈很有成就感的一段体验,当然是在我得肺炎之前。
这次再做尝试就是第四次早起,和自己的习惯做斗阵有一种勇攀高峰或者说创业的感觉。为什么想再来一次早起呢?
1 时间管理更加游刃有余,目前自己的时间管理仍然有提升的空间,希望能把早晨的效率提高,早起能够让一天的时间延长,把一天变成36个小时的感觉。
2 健康管理,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是晚上十点,做了一天的工作已经是腰酸背痛,晚上疲惫的身体状况引起的效率低下,不如把休息和睡眠质量提高,况且自己早睡对家人的健康也有帮助。
3 早起是全新体验,很早以前当我是夜型人的时候曾经有几次体验到早起的感觉,这种体验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