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装好人的,通常自己很痛苦,然后开始投射别人的坏,我都这么好了,坏的只能是你了;
假装矜持的,会特别痛恨生活中遇见的那些活的奔放的人;
假装胆小懦弱的,会处处遇见强势的人,继续出演被欺压的戏码。
好人、贤妻良母、专家、矜持的人、谦卑的人、胆小的人……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渐渐失去了本来的自己,每天在不同的戏码中带着面具扮演不同的身份,甚至最后自己都信以为真了。骗别人不可怕,可怕的是最后我们连自己都骗了。
自己过往就一直假装好人,好到没有底线,最后又怪别人不懂感恩,其实是自己内心不平衡,所以假装的好不会长久。我们之所以会这样做是因为我们恐惧,我们恐惧那个真实的自我做的不够好、不被爱、不被接受,所以我们就放弃了真实的自己去演一出出戏,但我们的内心深处那个真实的我还是存在的,所以我们会把自己内在和外在矛盾产生错位的感受、情绪压抑着,伤害着自己,也伤害他人。
孩子则不同,就如内藤寿七郎在《育儿原理》书中所说“婴儿也有人格,必须受到尊重。”而且我认为婴儿的人格是完善的,无污染、无影响的。这也是为什么刚学会说话的孩子能够无批判、无责备、一致性地表达自己的感受。甚至我们会发现孩子的一些令我们不能理解的行为可能是某个时刻我们无意识的话所影响的。《在远远的背后带领》中就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四岁小男孩对自己的妹妹(刚出生的婴儿)很生气,原因是不陪自己玩球,无论父母怎么解释都没用,后来发现是父母怀孕的时候一直和小男孩说不久会有个妹妹和你一起玩。
所以为了孩子更好地成长,你是否愿意让自己回归真实的自己,做到内外一致呢?作为父母,想要做到内外一致,就是要从神坛和权威中走出来,接受不完美的自己,这意味着承认我们能力有限,不一定都是对的,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也会犯错(甚至是可以和孩子一起面对自己的不完美,共同成长)。
这样才能让我们离“无条件养育”更近一步,关于“无条件养育”这个理念可能很多人听过,但无法理解,《一念之转》的作者凯蒂却给出了很好的解释。
对于无条件养育,凯蒂说:“那意味着他(孩子)不欠你任何事情,你也不是为了他的缘故。你明白你做这件事情纯粹是为了你自己。带着这份觉知来抚育你的小孩,而且全然清楚地知道,你会在那里,是因为你想要在那里,以身作则地抚育他们、教导他们。你这么做,仅仅因为你爱他们,而且因为那么做时,你才会喜欢你自己。那全都跟他们无关。虽然那是一种全属‘一己’的行为,却是无条件的爱,这是值得一再重申的真谛。”
看了这段话,不知道你产生怎么样的理解,也许也有人会疑惑:难道无条件给予孩子爱、无条件养育,那孩子还不反了天、毫无规矩可言?在这里我们必须明确一点:无条件养育是指爱是不带条件的,不去控制的,不带预设的,但不等于无条件接纳!也就是说在行为上,我们并不是要接纳孩子所有行为,当孩子的行为对我们产生影响时候我们要通过面质性我信息告诉孩子;而情绪是没有好坏之分的,我们要尽可能接纳孩子所有的情绪(前提是我们要先接纳自己的情绪);在意识上,应该是不管孩子做什么,我们始终接纳孩子。
理论上我们需要区分清楚自己不喜欢的是孩子的行为,而不是孩子。但事实上我们很难区分,可我们要有这样的意识:孩子控制不住自己行为或者意识不到的时候其实也是无辜的,当被我们苛责时甚至是冤枉和委屈的。就如两个孩子玩,一方把另一方弄痛甚至哭了,其实孩子只是没有掌握好力度,但是大人往往会说打了对方、欺负对方等。
我渐渐明白为什么PET提倡无惩罚、无奖赏的教育了,我们之所以惩罚和奖赏也是源于恐惧,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控制孩子,让他们立刻改变,以免不可控或超出自己预期的情况出现,但一个孩子的成长需要的是时间。作为父母,我们更该问问自己:我们到底要什么?是眼前孩子的听话还是他们未来的人格独立?这完全出于不同的角度,一个是恐惧,一个是爱!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这何止对于爱情,我觉得在子女养育来说也是如此,因为教育本来就是需要爱心、信心和耐心的。说了这么多理论,下面让我们拿书中使用PET父母效能训练方法的案例和大家做个分享吧!
出门之前,提前告知孩子:嘟嘟啊,一会儿妈妈要带你去跟两个阿姨玩儿,果果弟弟也会来。妈妈要开车,你在后排坐安全座椅。
(预防性我信息,把可预见到的也许会引发冲突的事情提前告知,让对方有一个心理预期,不至于难以接受,是避免冲突的一大良方。)
嘟嘟愉快的答应了,我们开始收拾东西。因为考虑到他需要自己坐在后排,时间一长会比较无聊,所以我给他带了小零食、水和玩具汽车。一切就绪,准备出发!
路程有点儿远,还有点儿堵车,上车前给嘟嘟一包零食,把他放进安全座椅,我自己坐好,把车内后视镜做了调整,保证既能看到后面的来车,又能观察到他的状态,终于出发了。走了一半,零食吃得差不多了,他觉得无聊了,说:妈妈,把我抱下来吧!
我:坐着没意思了。
(当孩子有需求的时候,可以使用倾听的方式回应,不否定,帮助孩子的情绪流淌。)
嘟嘟:嗯,妈妈抱抱!
我:嗯,想要妈妈抱抱,可是妈妈在开车,现在没法抱你……
(不能接受孩子的要求时,使用面质性我信息,表达事实、影响及感受,不责备批判对方。)
嘟嘟情绪明显上扬,开始一边踢腿一边喊:我要妈妈抱抱!抱抱!
我:就是想要妈妈抱抱了,自己坐后面不好玩了。
(一看孩子情绪越来越高涨,赶紧换倾听挡倾听,继续给他情绪流淌的机会。)
嘟嘟:把我抱到前面去吧!
(孩子的情绪被关注到,就开始下降,自己想办法。)
我:你觉得要是妈妈能把你放在前面,能挨着妈妈坐,就好了。
(先倾听一句,让孩子知道妈妈听到了他说的话。)
我:但是妈妈觉得,小朋友坐在前排太不安全了,要坐在后排的小座椅上才安全。
(表白性我信息: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看法、观点、想法、喜好,或自己的价值观。这里就是传递自己的价值观给孩子。)
嘟嘟:我要喝水。
(孩子发现自己想的办法没有被采纳,又开始想下一个办法了。)
我:哦,想喝水了,但是妈妈在开车,没办法给你拿水,一会儿给你好吗?
(口头第三法,一起想办法,满足双方的需求,孩子的需求:不无聊;我的需求:安全。)
嘟嘟:好。
等红灯的时候,我赶紧把水杯递给他,他开心地喝起来。我们继续前行,水喝完了,孩子又觉得没意思了。我在下一个红灯的时候给他拿了小汽车,他又开心地玩了一段时间。但是因为堵车,虽然距离目的地很近了,车总是提不起速,小朋友又烦躁起来。
嘟嘟:妈妈!抱抱!
我:又没意思了。
嘟嘟:抱,抱。
我:我们马上就要到了,很近咯。
嘟嘟:马上就到了(重复无数遍……)
终于到了,停好车,把他抱下来的那一刻,他高兴得紧紧地抱着我,想了一路妈妈的怀抱,终于得到了,非常满足。
看到这个案例,想到了自己小侄女这两天在奶奶家也是这样,当一个要求不能满足她的时候,他会提出很多其他的要求。而家人却会忽视孩子的需求,认为她不停提要求是承心找茬……
可见无条件养育的梦想很美好,却很难,但它依旧值得我们去追求!就如书中所说,无条件养育是种邀请,而非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