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这篇文章来源于我“十一”假期在家翻译美国当代诗人 W·S·默温的那首诗 “The Present”。
韦伯斯特词典在线版给出的present的名词解释就是礼物,而牛津学习者词典给出的解释除了礼物之外,还有排在第二、三位的the present(仅单数加定冠词)现在(当下)以及语法上的一般现在时。对此海词词典还有一个频度统计数据,礼物这个义项在整个使用频度中占比是33%,现在(当下)占25%。
维基百科中文版“现在”词条反映的是客观的时间观念:“现在”是,“存在”趋近于“不存在”的概念,称之为“趋近于不存在”,其属于“存在”的范畴。“现在”也可以说是,“过去”趋近于“未来”的概念,称之为“趋近于未来”,其属于“过去”的范畴。简而言之,就是“已经发生”趋近于“还没发生”的概念,称之为“趋近于还没发生”,其属于“已经发生”的范畴。(绕得很厉害!)
当然英文的维基百科解释就比较全面而通俗了,给出了关于哲学和宗教上以及自然科学上的“现在/当下”的全面解释,简要摘录如下:
1、在哲学上,众生在同一时间体验的“现在”到底是怎么回事?这是个没有逻辑可言和很难回答的问题。
2、佛教强调的是活在当下的重要性,对现在的完全觉醒,对过去的静观以及对未来不焦虑。当然这并不表明佛教支持享乐主义,只不过是说持续聚焦于一个人的当前时空状态可以帮助这人减轻痛苦。
3、基督教认为上帝存在于时间之外,从神学的角度透视,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永恒的现在实现的。
4、遵循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现在没有所谓的绝对的同时性。当关注的是运动中的“现在”时,它遵循的事件可以在一个已知的事件上被贴上“同步”的标签,但是其间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当然还扯到了宇宙学的观念,这里就不细说了。但我还是无法不注意到维基中文上对现在的总体性描述:然而事实上,时间只有“已经发生和“还没发生”,也就是只有“过去”和“未来”两者。并给了一个名为世界历程的狭义相对论的时间光锥图示,光锥中,水平方向表示空间,竖直方向表示时间;“现在”以深色平面表示,中点代表观测者。图中现在只是一个薄薄的平面,而过去和未来是立体的椎体。我们在理解狭义相对论时必须明确两点,一是时间和空间不是两个独立的事物,抛开其中一个来谈另一个都是没有意义的;时间在不同的地点是不同的。
当然现在“当下”和“活在当下”是这几年非常热门的词,到处都在议论,到处都在开什么灵修课程,企图以此来超越所谓肉身的“本体”。这个本来就是一个从古希腊到中世纪的阿拉伯世界的伊本·西那,再从笛卡尔到现今的种种心灵哲学的问题,即身心问题。当代社会对身心问题的消解,一种是通过现在无比发达的认知科学实现系统性的解决方案,还有一种就是通过某种超自然的意念或宗教上的神圣干预来实现,当然王阳明所说的“致良知”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论。其实所谓的灵修,其根本法则还是来源于佛教的这种“对现在的完全觉醒”和古代印度的轮回、因果循环,而非基督教对永恒现在的线性观念,当然他们不可避免地会对宗教典籍按他们的目的重构和重释。国内有些人把认知科学的神经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等包装成灵修课程就让人感到很有些莫名其妙了,或许是有不为人知的商业目的。我还是更相信相对论和认知科学一些。
现实是残酷和强迫性的,现实并不是时尚杂志,当下也同样如此。困惑古人的身心问题同样困惑着我们,我们的“现在”和古人的“现在”在这一点上是同步的,符合狭义相对论,而且确实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二
让我们回归到默温先生的文本本身,以及我的译文:
As they were leaving the garden
one of the angels bent down to them and whispered
I am to give you this
as you are leaving the garden
I do not know what it is
or what it is for
what you will do with it
you will not be able to keep it
but you will not be able
to keep anything
yet they both reached at once
for the present
and when their hands met
they laughed
他们离开花园的的时候
天使中的一个朝他们俯身低语
我应当教给你们这个
在你们离开花园的这个时候
我不知它是什么
或者它要干
你们将要用它做的什么
你们也将拿不住这个
而且你们也将
拿不住任何东西
而它们都片刻不留地前来
在当下
他们手手相碰的这一下
他们笑了
请注意诗中“花园”一词对应的是garden,在英语中也可指乐园(即伊甸园),“在当下”对应的是for the present。倒数第四行中的它们我理解的是“这个” 和“任何东西”两者。确实,诗中同时出现了“天使”和“乐园”,我们不可避免会联接到圣经故事中亚当、夏娃被逐出伊甸园那个典故。这样老诗人默温在诗中就留下了一语双关的逻辑上的俄罗斯套娃。就这个问题我在高中同学的微信群中与杨敬东教授和范敏女士(我们都是石室中学的高中同班同学)有过热烈的讨论。
杨教授认为,正是因为有个garden还有个angle, 才会把they理解为一男一女。这样第11、12行对应就可理解为:“而他们俩立即伸手去拿/礼物”。
范小妹说她的想法是,默温表达了一种当下的稍纵即逝和无法保留的感觉,然而当他们俩的手相触碰的时候,在那个瞬间,他们来到了那个当下的时刻……然后心领神会,相顾一笑。她认为默温在这个话语片段微观上使用了爱情诗的惯用技巧,宏观上倒是看不出。当下不可言说,不可驻留,唯有体会,他们那一刻有所达成,故欣然而笑。
杨教授不认同爱情诗套路的结论。他认为默温写的是,在一刻,亚当和夏娃醒悟了。总之,天使要给他们俩的就是要让他们把男女之事搞懂,这就是本诗标题按“礼物”理解的那个礼物,也是他们俩立即伸手去拿的那个礼物。老诗人的确是在讲一种顿悟。而这首诗的外在文本意思又借用了圣经故事,很美妙。
默温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深入研习禅宗,我想他讲顿悟与他的修习经历是不可分的。我在翻译这首诗的时候,对这上述几个双关或由双关含义带来的意思变化未作特别处理。garden我觉得不能直接译为乐园,默温晚年居住在夏威夷的海库,他在住处建了一片棕榈园,故而译文均写为花园。这首诗是默温今年9月出版的诗集“Garden Time”的压轴诗。无独有偶,我们讨论后,我发现加拿大诗人艾伦·库伯在9月号的Numéro Cinq杂志上发表了关于这本诗集的评论文章《不可名状的瞬间——W· S·默温《花园时光》书评》。对于这首诗,库伯写道:
《花园时光》最后一首诗题为“The Present”。我们无法确认默温对这个present赋予的含义到底是“当下”还是“礼物”。科尔曼·巴克斯(美国当代诗人)在他的诗中写过“山月桂垂于水面,在雨中,花儿们要我们时时想在一处︰ 礼物将消逝。”
关于碰手和笑:默温是抓住了这个急迫和不可名状的瞬间。就像中国的隐士诗人寒山一样,他仔细地关照我们所有人心中皆有的怜悯和顿悟的花园。
读到巴克斯这些诗句时,我的耳畔响起的是小林一茶的俳句:我这颗星,何处寄宿啊?银河。
三
《花园时光》中的那些诗是默温在双目失明后写的。他失明后,只好向妻子保拉口述。默温通过这本灿烂、警醒和乐观的诗集,用灵动的声音和追忆提醒我们:唯一的希望就是白天。他不断地在过去和现在之间切换,展示永恒的力量和活动图景。正是这些晨昏日暮、季候轮循、星辰和鸟虫捕获到了我们与时空和自然界的联接。
相关媒体在推介这本诗集时,选了一些书中的佳句,我试着把它们译成了中文。在一首写李白的诗中,他写道“现在只有这条河/一直流向它的流向”,他在另首诗中梦到了那条河“同样的那条河仍在/旧屋仍在,我站在晨光里/在阳光下,同一只鸟在歌唱”。他回想起“蜻蜓就像阳光一样/在它们自己的日子里徘徊”,并唤起了一段记忆“一所房子只有沉寂/足足半个世纪”。
他还写了这样的句子:“我一直在寻找一直的自我/寻找它甚至像我/思考离去。”
四
我还是一直对伊甸园的礼物到底是什么很有疑惑。杨教授解读的是天使交给这对男女关于男女之事,这也符合默温诗中没有出现上帝的语境。
诗人在这里使用的修辞手法其实就是我们汉语文学中惯用的用典。关于这个典故,我查阅了中英对照版的圣经,故事本身载于《创世纪》。关于亚当和夏娃离开伊甸园时得到的礼物到底是什么,圣经原文只字未提。我用谷歌对这个礼物进行搜索时,发现简体中文信息全部指向“眼泪”和“休息”。我觉得很奇怪,这个说法的最终来源都是毕淑敏的一篇文章。故基本可以认为伊甸园的礼物是眼泪和休息这个说法其实是毕淑敏为了使自己的文章自圆其说编出来的。
身心问题的解决,我们一般的印象中好像只看到了瑜伽、灵修以及宗教的神圣干预,以及更为让普通人能够接受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我想说的是,在这个当下的时刻,科学并不是无所作为的。除开认知科学的飞速发展,我注意到10年前在德国就出版了一套《前沿丛书》。我手上正好有这其中的一本图辛斯基编的《意识物理学的诞生》(The Emerging Physics of Consciousness)。
从当下的语境看,我觉得认知科学体系下的脑科学和神经科学会带来人类的巨大进步,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的伊甸园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