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自己好难,这是我做完一次纯粹的教练式对话后的感受。
记得在上A-CSM课时,Bill老师要求我们只能倾听和提问来进行教练式对话,而且只能是开放性问题,我和同组的同学做练习,我扮演教练的角色,结果没两分钟,我就沦陷了——进入了咨询顾问的状态,我说得过多,忍不住给建议和指导。在练习后的点评环节中,组员们也给出了与我同样感受的评价,我认为是真实且中肯的。我并不想给自己找理由,但我需要找出我为什么做不到用纯粹的教练技术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与我对话的组员所提出的问题场景恰恰是我熟悉的工作场景,问题也是自身经历过有体会的,此前也成功地解决了问题,所以比较有经验,于是在跟对话组员的沟通中,说着说着,我就禁不住用自己的经验往这里面套,当然这其中也有自己就是做咨询培训这一职业的特点,导致控制不住想分享的欲望的原因,结果把教练式对话玩儿成了小型咨询现场。
在那之后,我很认真地反思了自己受到职业习惯和工作经验的影响而没能完成纯粹的教练对话的这件事,从逆向思维考虑,我怎样才能不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呢?那不就是在一个我不熟悉的场景中,让我无从得知任何可以获得线索的内容,我不就无法用自身的经验去干预对方,而只是全身心地倾听,尽可能地用开放性问题去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线索了吗?
当我想明白这件事时,便与同事做了一次基于「教练之箭」对话模型的Coaching教练式对话。
首先,我与同事在对话前已经在比较热络的沟通环境与气氛中了,我们双方各自澄清了彼此的目标与期望,并在此达成一致与协议,便开始了进入了主题。我在完全不知道他会提什么问题的前提下,很安静地期待着,结果确实,他给出了一个我并不熟悉的领域的主题。但是,没关系,没错,这正是我所期待的,能够让我把自己完全搁进去,透彻了解每个细节的对话机会!当我用开放性问题发问,一步步进入Where, When, What, Why, How, Who, Who else的结构化逻辑层级,了解解决这个问题对他的重要性以及为什么重要,便愈发了解了他这个人的秉性,价值观,兴趣,爱好……等等。有些可能是我以前知道的,但更多是我此前不知道的,我也发现,因为我用了开放性的问题,他可以输出的内容就越来越多,甚至刹不住闸了(在此要感谢我有这么一位愿意表露自己的队友),以至于全程有80%的时间我基本上是在倾听,甚至没有插话提问的机会(捂脸笑)……当然,这时我是否有机会提问并没那么重要了,因为我意识到一开始的开放性问题已经奏效,而我专注的倾听与在适当的时候自然地表示认同或鼓励他继续诉说的示意也已经让对方更有兴趣表达,使我与他在交流和切磋中彼此都更加了解问题的根本原因之所在,问题表象是由哪些因素引起的,有哪些方面是有价值的可用的渠道和方式来改善现状,为什么选择其中的某些方式来改善现状,可以预期的结果是什么,有什么会影响到这些方式的应用,怎样规避这些影响因素,用什么样的一种心态来看待他自己和问题本身等等这一系列由关注点联结起来的逻辑与思路……
作为收尾,我们彼此在对所得到的结论和下一步行动进行确认,并且对他开放、支持性的态度表示了充分认可与感谢!毕竟协助我完成这样一次对话占用了他的宝贵时间,我帮他解决问题,是我主动要求的,这也算是他为我实现的一个需求嘛~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