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约练
开始我的思维是凌乱的,我是困惑的,经过咨询师的引领,我发现三个问题:
1发现孩子不敢做真实的自己。她有时候和我沟通,为了迎合我而答应我。这样做可能是怕指责,怕评判,这是她早年形成了这样的模式,而自己不知道。让孩子做自己,以后不管她表达什么,我都要稳稳的接住,“你说的有道理”。不能带着评判,不能有情绪。这样孩子才能身心合一,才能放松自在,让生命自然流动。
2我发现当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我经常去给孩子建议,而这些建议一般都是孩子不要的。今后要对孩子进行倾听,让孩子在诉说中梳理自己的感受,找出自己想要的的东西。
3在和孩子的互动中,我发现自己经常在自己的角色里,关注自己的感受。而没有关注到孩子的感受。如果自己能跳出自己的角色,抽离一会儿,去关注孩子的感受,给孩子适当的引领,会让孩子能够更好的处理自己的情绪,理清自己的想法。
为人父母就是一场修行。我还要不断的修炼自己,提高自己。
今天还发现了当孩子莫名不高兴的时候,我可以默默的陪伴,或者买点她喜欢吃的零食,或者陪她逛逛淘宝,看看想要什么东西。总之就是做点他喜欢的事情。当孩子情绪过来的时候,和孩子进行对情绪转换的复盘。让她看到她的情绪是怎么被转化的,意在提高他自己调控自己情绪的能力。
第二次約练主题《怎样停止说教》
说教是告知,有教导的意味。没有人愿意被教导、被告知、被叮嘱。所以对孩子来说,说教像风吹过的云瞬间飘走,不能深入孩子的心灵。停止说教,就要多和孩子探讨,用征询的口气软化的语言,带着好奇尊重未知欣赏的态度,去和孩子探讨。这样的探讨就像细雨滋润着孩子的心灵。讲故事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容易引起兴趣,容易引发孩子思考。在和孩子探讨的过程中,多注意孩子的感受,尤其是他当下的感受,去发现她感受背后的动机和需求。目前我对孩子经常是感受不到她的感受。我得提高我的感受他人感受的能力。
当孩子有时候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绪时,她可能是希望得到接纳和安抚。那么我要及时捕捉她的情绪 ,并且给适当的安抚,让她的情绪得以释放,尊重他的想法。做到尊重,可不容易。当孩子的想法和选择符合我们的期待,我们及时的表达欣赏。如果选择不符合我们的期待,就要以平等的态度 平和的和孩子沟通,找到他背后的理由,去看看他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尊重需求,给予适当的包容和等待,不要急于看到结果。也可以让孩子去体验 ,家长保持中立和观察,需要支持的时候给支持,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帮助。她才是事情的第一责任人,我只是她旁边的那个陪伴、支持、帮助的人。
读书打卡《家庭中的正面管》P60—65
通过问题导向的思维方式和焦点解决的思维方式进行对比,我们发现我们更想要的是焦点解决的思维方式。而且一直问为什么,很容易引起孩子的敌意和愤怒,这好像有点指责他们,在找他们的不是,感觉很不舒服。少问为什么,多问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