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实践中国式众筹,传播中国式众筹的思想,最终还是要回归到项目落地上。
从学习完到现在已经接近一个月的时间,正式(口头或书面)提出的众筹方案有六个。有几种反应模式:
第一、完全接受,积极探索实践。这个是自己的项目。因为有强项目关联,并且对项目的问题与困难一清二楚。
第二、保留接受,积极探索实践。一位师兄说:骗子用的套路也是这个,你们用骗子的套路干真正的事业,可是有谁会相信呢?虽然怀疑,但是还是愿意接受并一起去探索实践的可能。这种反应的也是基于彼此较深的了解,愿意相信我们美好的初心。
第三、保留相信,坚决反对。对模式和逻辑认可,但是对操盘的项目反对使用中国式众筹。资源与能力富足的人常见这种态度。
第四、礼节认可,不置可否?或者改股权众筹为产品众筹。这种反应对象一般距离(关系)较远,信任度弱。或许还有些对动机的怀疑。于是要不就真把你说的当成故事了,要不就按照项目关系人自己的习理解来了。我猜想,这其中或许还有的原因有:对自己的项目不足够有信心;或者对于让利和回报对自己不够狠。
综合以上四种反应模式,对于首席架构师选择项目落地,我的考量是:
第一、从自己熟悉的项目入手,最好是自己正在操盘(或参与)的项目,这个最有成功的可能性。
第二、不要脱离开自己熟悉的圈子找项目。只有在你已经建立了信任的圈子中,才不需要去给自己找背书,同时也更容易取得信任。
第三、初创项目优于成熟公司的新项目。中国式众筹强调为有理想有担当的创业者解决资源瓶颈,如同干柴遇烈火,一点即燃。相反,成熟公司不缺资源或者资源稀缺性没有那么急迫,因此需求完全不同。
第四、还是要讲故事,要讲好故事,要多讲故事。像杨众筹说:你就把它当成吹大牛,吹成了你真牛,吹不成你也不损失什么。真正的好项目,一定有个好故事,看你怎么挖掘了。但谨记,一切都是阳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