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生活中,难免会遇到茫然无措、不知该如何做决策的关键时刻。结婚、买房、跳槽,在这些重大选择中,复杂的外部因素和情绪干扰,让人难以权衡,到底怎么才能排除干扰,做出最明智的决策呢?
在《算法之美》中,你能找到你想要的答案。这本书的核心就是,我们可以模拟计算机思考方式,把这些复杂的人生问题,转化成单纯的数学运算,从而找到解决方案。
买房、结婚、跳槽,这类问题之所以难以抉择,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未来难以预测,你只知道现在和以前遇到过的人和事物,未来什么样,你并不知道;二是已经做出的决定不能反悔,一旦拒绝,就等于永远错过。
这类问题被人类称之为终身大事,但在计算机的世界里,它有另一个名字,叫零信息博弈,也就是在信息极度缺乏的情况下,分析潜在可能,寻找做出最佳判断的时机。根据计算机的运算,只要是零信息博弈,最佳的决策时机,都是同一个时间点:你决策总时限的37%。
比如买房问题,假如你必须要在一个月内做出决策,那么最佳的决策时机,就是这个月总天数的37%,也就是第11天。在前10天,你只需观察,看房,但是不要买。从第11天开始,只要看到一个比之前好的房子,就应该果断出手。
再比如结婚,假如你给自己设定的结婚年龄是20到40岁,过了40岁就不结婚。那么你决策的最佳时间,就是20到40岁之间37%的时间点,也就是27.4岁。在此之前,无论有多合适的恋人,你都要克制。过了27.4岁,只要看到比之前更合适的对象,就要立即结婚。
37%这个数字我们可以不用记得那么精确,只需要知道,最佳的决策时刻,是前半场稍微靠中间的位置就行了。这个最佳决策时刻,在计算机领域里被称为最优停止。说白了,就是见好就收的最佳节点。
当然,37%原则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适用,它有两个局限。
第一,37%原则所解决的问题,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事先已经划定了明确的结点,比如买房,必须在一个月内做出决定;结婚,年龄严格限定在20到40 岁。但在实际决策中,结点往往很难在一开始就决定好。我们总会期待未来会有更好的机会,未来的不确定性,往往让人在决策时更加举棋不定。
第二,人生毕竟不是数学题。在婚姻大事里,很多一见钟情的故事就被传为佳话,在事业选择中,梦想和热爱往往超过了利弊权衡。37%原则是一个选项,有效,但绝不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