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大师基因
王者一代帝王,师者百代帝王。~毛泽东。为什么圣贤师者在中国会有这样的地位呢?因为中国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宗教信仰。不像西方,从小受到宗教的洗礼,历代帝王推崇的儒家思想,千百年来实证上就取得了宗教的功能。在古代官场获得晋升和提拔的人,很看重师生情谊。走上讲台,老师说的每一句话要负责,不仅能传道授业解惑,还要传播正确的价值观。
什么样的人?在我们的眼中,具备大师的潜质?专精深精神,成为典范。所谓的专精深精神,就是在某个领域能够做到一米宽,1000米深。就像石油井,是因为找到了焦点,专注,集中人力,物力,长期坚持,直到打出油。衡量一个人是否有专精深精神,就是看这个人在某个领域的工作研究年限有多长,最起码要有五年甚至十年以上的专注,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个人都有成为大师的潜质,唯一要自问的是,我专注的是哪个领域?我在这个领域里专注了五年以上吗?即使是普通人在某个工序做了五年以上,他绝对具备大师的潜质。专精深精神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难,因为外面的诱惑很多,专注一件事的时候,可能很多人会打击你,嘲笑你,诱惑你。人类的本性就是喜新厌旧。
成为典范。那些领袖企业能做成行业的标杆,必定有很多成功的关键,将这些关键整理出知识就是最佳的典范。如果一个企业真正认识到典范的意义,就可以专注聚焦于打造标杆,通过标打造标杆,积累知识,整理出最佳典范,这些知识一旦传播,不仅是很好的营销手段。而且能撬动巨大的资源和资本。大师不仅要有专业的典范,还要成为人格的典范,因为一个在人格上有缺陷的人,是不可能走的长久的,也不可能赢得别人的尊敬。
要想成为大师,必须过五关,简历关,基础关,专业关,实践关,大师关。如果一个老师唯利是图,他一定走不远。要成为大师就要成为典范,不仅在某个领域要有长时间的研究,还要有长时间的实践。任何方法论的形成,要反复经历学习实践改进总结规律化这个循环过程。实践关是最考验人的,有些大师他给别人写的横幅,他自己都不愿意挂在自己办公室。所以,大师的人品相当重要。
最后就是大师关,标准是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这三句话,听起来好像很简单,但是如果真正要达到。也是需要是时间的。课程必须要做到有系统性逻辑性操作性和深入性。用的上。
有三种教学法,痛点教学法,实效教学法和行动教学法。重点教学法是让学员的思维发生改变,让学员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实践教学法。还要有具体的,可落地的方法。行动教学法,让学员制定行动计划。最后能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师起决定作用的就是老师的品德,真正的大师就是把每次走上讲台都当作最后一次全力以赴,用自己的实战经验巅峰状态及正确的价值观去影响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