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核心素养内涵的历史演变
一、“德性”的观点-核心素养的传统理论
在教育哲学中,素养被定义成为正义、智慧、勇敢的化身。
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所以提出“德行可教”。
在我国以孔子为代表的思想家们归纳出“内圣外王”的传统文化人才观。“内圣”是人通过自身的心性修养所达到的一种高尚境界。“外王”是人的心性修养的外在表现,是“内圣”的主观精神状态的自然延伸与拓展。
【感悟】“内圣”就是心地仁爱,好学且重义轻利,在一定的环境下能够有奉献精神。“外王”是在“内圣”的基础上表现出的外在。只有“内圣”了才能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总得来说,在传统的人才标准中,高尚的道德品质是首要标准!
二、“能力”的观点——核心素养的现代理论
20世纪有关素养的理论观点大都是“能力”本位的。被誉为“素质研究之父”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在其《测量能力而非智力》一文中提出,能力包括了动机、特质、自我概念、态度或价值、知识、在工作上与优越表现有关的认知或行为技能。
哈佛大学的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指出传统智力观为基础的智力测验和考试,也主要集中在语言表达和数理推断方面,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能力。所以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力是在特定文化背景或社会中解决问题或制作产品的非常重要的能力,这种能力是由语言-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关系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反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和存在智能九种智力构成。
【感悟】传统的智力观即现在的应试教育,这种只能说明学生的成绩好坏,但并不能说明学生以后的发展会是好还是坏。所以现在的教育应是培养适应当时背景社会下的高科技人才,并且语言终身学习,学会学习,学以致用!
三、“素养的观点”——核心素养的当代理论
20世纪90年代以后,全球化网络信息科技为代表的“现代社会”及“后现代社会”的到来,强调了“核心素养”才是培养能自我实现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高素质国民与世界公民的基础。
Jones等学者在研究中指出,素养是知识、技能、能力在相关工作领域与个体特质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个体学习经验的整合,并通过一定的方式表现出来。
中国的台湾学者提出,素养是指个体为了健全发展,必须满足生活情境需求所不可或缺的知识、能力或技术能力和态度。
【总结与感悟】1:不同时期的人们对素养有不同的理解,但都是反映对当时社会发展的需求。
2:核心素养不只重视知识,也重视能力,还有态度,首先得有端正的态度,然后有丰富的知识去提升自己的能力。
3:教育最根本的任务还是“立德树人”。核心素养有利于教育有效的实施。
第二节 核心素养内涵的国际共识
一、经合组织对核心素养的界定
基于对核心素养的价值定位,DeSeCo将核心素养界定为:个人实现自我、终身发展、融入主流社会和充分就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及态度的集合,他们是可迁移的,并且发挥着多样化的功能。
在经合组织对核心素养的界定中,还强调素养的可教性、可学性。
【感悟】核心素养是可以培养的,在通过学校教育和课程的设置中使学生获得,所以学校的教育和课程的设置过程中应加强学生的互动和自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核心素养。
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欧盟对核心素养的界定
LMTF强调 七个纬度,即对儿童青少年而言最重要的七个学习方面:身体健康、社会情绪、文化艺术、文字沟通、学习方法与认知、数字与数学、科学与技术。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欧盟明确界定了终身学习的八大关键素养,涵盖母语交流、外语交流、数学素养与科技素养、数字化素养、主动与创新意识、学会学习、社交和公民素养、文化意识与表达。
【感悟】各组织对核心素养的界定旨在提高世界各国的教育质量,来促使自己成为最具有竞争力的经济体!
三、总结与感悟
1、核心素养被当代世界普遍重视,虽然各国际组织和各国对“核心素养”界定有所不同,但其思想是共通的,即都重视公民关键的、必要的、重要的素养。
2、核心素养在各国都有所差异,体现了各自的特色。
3、核心素养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核心素养是知识、技能、态度情感的集合。具有整体性所以在课程目标中我们需要更加强调其综合性和整体性。
4、核心素养对个人和国家都有重要意义。他可以帮助个人满足各个生活领域的重要需求以获得成功的生活。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繁荣,生态可持续发展等。
第三节 核心素养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定位
一、对“素养”一次的辨析
“素养”的近义词包括“素质”“能力”,还有“技能”“知能”。相较而言,“素养”一次更为全面,它体现为个体在面对生活情境中的实际问题与可能得挑战时,能运用知识、能力与态度,采取有效行动,以满足生活情境的复杂需要,达成目的或解决问题,是个人生活必须的条件,也是现代社会公民必备的条件。
【感悟】素养与其近义词比较,素养更为全面符合全人教育的理念。
二、核心素养概念的定义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它指向过程而非结果,且兼具稳定性与开放性、发展性,是一个伴随终身可持续发展、与时俱进的动态优化过程。
核心素养概念的辨析
1、在目标上,核心素养的概念指向的是对“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的回答。
2、在性质上,核心素养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共同素养,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
3、在内容上,核心素养是知识,技能和态度的综合表现。
4、在功能上,核心素养同时具有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5、在培养上,核心素养是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综合后天环境的影响而获得的,可以通过接受教育来形成和发展。
6、在评估上,核心素养需结合定性与定量的测评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7、在架构上,核心素养应兼顾个体与文化学习、社会参与和自我发展的关系。
8、在发展上,核心素养具有终生发展性,也具有阶段性。
9、在作用发挥上核心素养的作用发挥具有整合性。
【感悟】课程方案的修订应以核心素养为指导。不同阶段的学生应达到相应的核心素养水平。重视核心素养,不仅有利于学生积累知识,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落实了“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