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书
本书作者大卫·伊格曼(David Eagleman)博士是神经学家,在著名的贝勒医学院担任感知与行为实验室主任,并且创立了神经科学与法律协会。他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的书籍,向大众介绍神经科学的新发现。本书中文版由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于2013年1月出版。
本书一共七章,总分总结构。第一章是引言,引出本书论述的主题:意识与无意识哪个才是我们大脑的主宰。第二章到第五章由浅入深地探讨无意识对我们的感知、思维、情感和信念的影响,揭开大脑的一层又一层秘密。第六章则是由前面章节引申出的一个社会问题,关于究责的观念。第七章则是对全书的一个总结,虽然大脑的真相很残酷,但我们可以不断地认识我们自己。
第一章 脑中有另一个人
1、思维到底是什么?它由具体而实在的物质所界定,即我们的大脑。
2、思维不仅是有意识的,还有无意识的。
3、我们的意识思维作用相当有限,它不仅没有参与我们大部分的行为决策,也很难提取到我们大脑的幕后运作机制。
4、意识是脑运作中最微不足道的角色,它之所以进化出来是因为其具有优势,但优势很有限。
5、意识思维只是冰山一角,底下看不见的那部分无意识思维才是主体。
第二章感觉的见证:体验到底是什么?
1、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并不一定是真的,视觉是脑构建的结果。
2、我们对进入的眼睛的大部分事物都没有意识,我们只注意了进入眼睛的一小部分信息,其余的都是假设。
3、我们对外界的感知是由我们没法进入的脑部分制造出来的,大脑制造的丰富错觉会影响到我们对视觉和时间的感知。
第三章 思维的鸿沟
1、在我们的大脑所能感知和能进入到我们意识的部分之间有一条或隐或现的鸿沟,即无意识,它会影响到我们的思维、情感和信念。
(1)无意识的学习,我们与世界进行的一切互动基本上都依赖于这个过程。
(2)我们通常都不知道在我们的无意识洞穴中藏了些什么,如不自觉偏见,都是无法通过有意识内省发现。
(3)内隐自我,即无意识的自恋,对与自己相似的事物感到舒服,这会不知不觉中影响我们的各种选择,如选择伴侣、选购产品、选择居住地和职业,你会更加倾向于选择与你名字的首字母相同的,这些都是受到无意识的驱使。
(4)无意识地激起脑中的记忆,我们的大脑可以被巧妙的操作,从而改变人的行为,如单纯呈现效应,即使在脑中一闪而过,效应也可以持久,常见于品牌广告、选举和媒体炒作等;真理错觉效应,以前听说过某个说法,无论是不是真的,都偏向于认为是真,常见于宗教信条、政治口号;简单配对也足以诱导无意识关联,并最终诱导出对配对的某种熟悉和认同的感觉,常见于广告和竞选。
(5)准确预感,身体的生理状态提供了能控制行为的“预感”,因为无意识脑会先于意识学会判断。
2、意识的作用
做计划,设定目标,分配资源,直到目标动作变得根深蒂固,不再被意识到。
3、无意识的作用
快速而高效的脑是将技能固化到回路中,只有无意识系统,才能自动化的快速决策,并将所需能量最小化。
4、总结:意识和无意识缺一不可,由进化调整两者的分量。意识太少,没有方向,太多速度下降,效能也低。
第四章 思维的疆域
我们所能有的体验完全受限于我们的生物特征。1909年,德裔生物学家雅克布·冯·乌克斯库尔提出了一个概念:我们所能看见的部分世界,称为局境,而更大的现实世界,称为完境。
每种生物都有其局境,完整的客观世界在其外面。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局境差别很大,而人与人之间的差别甚至更大。
1、感知的局境
脑存在多种可能,每个脑都唯一的决定它所能感知的,以及他能感知的。如:联觉知觉。
2、思维的局境
我们的思维也涵盖特定的领域,并且无法涉足其他部分,思维局境是思维完境的一小部分,是由进化塑造出来的。
3、本能的局境
本能的程序是进化压力塑造出来的,让我们的行为执行顺畅,并且引导我们的认知,本能不用学习,它得自遗传。
专门化、优化的本能回路会带来速度和能效上的好处,代价是远离了意识能提取的范围。
总结:我们生活在由本能组成的局境中,而我们却觉察不到。我们最深的本能,我们具有的和能够具有的思维都固化在非常基础层面的机制中,而我们的意识在脑中扮演的只是微不足道的角色。
第五章 由竞争对手组成的团队
1、我们的脑的不同部分之间不断进行对话,各部分对我们唯一的行为输出渠道的控制权进行竞争,我们的大脑是由竞争对手组成的团队,我们有多个自我,多个心智和多重想法。
2、理性系统和情绪性系统,两者不仅能够控制我们即时的道德决定(电车困境),还会影响我们当前的行为决策(近期/长期),甚至还可以让人们达成尤利西斯合约(主动/寻求帮助)。
3、我们的大脑不是只有理性与情绪性的这种竞争,其竞争的交叠系统无处不在,如脑的两个半球,左脑和右脑,也是对手团队的两边:有着同样的目标,但对于怎样去实现的想法不太一样。
4、交叠系统是对手团队架构的必要条件,大脑进化出了多重的、冗余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还不断地重新发明新的解决方案,脑的一部分缺失了,其他部分还会正常运转。
5、我们具有无意识的异己子程序(僵尸程序),我们提取不到它们,也不了了解它们。一些异己子程序是本能的,有一些则是习得的。另外,在正常环境下,所有自动程序都被严格控制,使得同一时间只能有一个行为输出。并且保持子系统的统一对于脑并不是一件毫不费力的事情,而是一个很活跃的过程。
第六章 为什么究责不可取
1、从前面章节所得到的认识中引申出一个社会问题:如果意识不想我们之前认为的那样能全面控制思维机器,那这一切对责任又意味着什么呢?
2、法律系统是建立在我们具有自由意志的假设之上,也是根据人有自由意志来进行审判。但妥瑞综合征、心因性障碍、异态睡眠障碍等都证明了复杂行为在不具有自由意志的情况下也会发生。
3、虽然自由意志悬而未决,但作者认为答案并不重要,并提出了充分无意识自动行为原则,自由意志即便存在,也没有多少运作空间。
4、那我们应当怎么做?作者提出了解决方法,即前额叶健身,让额叶锻炼对抗短期回路,以提高人的长期决策能力。用非介入式的神经成像结合实时反馈,就能将需要调整的脑部分的活动显现出来,也能看到采取的各种心理途径的效果。
5、基于可改变性的判罚:对于那些可改变的,比如额叶还需要进一步发育的青少年,劳教将是合适的。但如果是额叶受损,永远也不可能发展出社会化能力,就应当由另外的国家机构来调整。
作者的理想是,将社会制度建立在基于证据与神经科学相协调的基础之上。
第七章 告别王权
1、从宇宙中心和自我中心放逐后,我们人类还剩下什么?作者的观点是积极的,随着我们不断深入,我们的思想疆域将越来越宽广,不论是对宇宙的探索,还是对人类行为的理解和社会政策的改进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2、我们是谁?如何认识我们自己?首先要认识到意识的自我只占据了脑的一小部分,并且无多大控制力,另外,除了神经生物学数据,我们还需要更多。生物特性和生活环境都不能简单决定最终的结果,决定我们是谁的机制并不简单。
3、在决定我们是谁的游戏中,我们的大脑不是唯一的参与者,广义神经系统、化学环境和复杂的社会网络等都是参与者,大脑只是“你”最密集的浓缩。
4、总结:如果我们的脑简单到可以被理解,我们就不会聪明到足以理解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