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规矩,不成方圆’,任何组织都离不开一套适合的制度,班级亦然。”在这一章里,王老师主要分享了她在班级制度建设方面采用的一些方法。她强调班级的规章制度,不应该局限于学校的规章制度框架之下。其实一直以来,我最羡慕的就是在学校各种常规考核中得满分的班级。所以自己在带班的过程中,也会把班级考核标准照搬学校的考核项目和标准。在规则实施的过程中,确实也遇到学生说“不”的时候,让我为之头疼(突然想到了小皮蛋,我和丽姐讨论过她为什么会经常发出“不”的声音。经常表面拒绝,参与其中又很炽烈。一个很纠结很矛盾的小家伙,一直都想着要找一个时间和她好好的谈谈,却一直拖着没有去做)。
在本章的创意策略里,王老师谈到她使用了四个方面来进行班级制度的建设。首先,变制度为愿景:严明变温情。她希望班级能成为一个学习共同体,建立起来的班级制度是有温度,充满温情,能够使孩子们认内心认同的班级制度。其次,底线规约:公民意识绘底色。这里面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我们必须让孩子懂得生活中的自由是相对的,要赢得个人行为的自由并且保证他人的自由,每个人在特定的场合必须接受必要的约束。”王老师认为,社会公德和公共关系应该是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和公民教育的起点。进入高二年级,班上的个别孩子在行为习惯上开始变得散漫。我在考虑对班规的调整,对人的尊重,对物的尊重和对规则的尊重,是需要去重视的方向。再次,精神成长类规则:渐进性生成。关注学生的成长状态,促进学生认知、审美、身体和社交等多方面能力的发展。王老师提出“四尊”:遵己、尊人、尊物、遵规。上个月我组织学生进行了以“接纳不完美的自己”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其实当时的目的就是希望孩子们能够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树立自尊、自信。最后,公共事务类规章:议事制完善。任何的规则或制度的设置都可以通过班级议事来进行完善。在看这一部分内容时,觉得这个方法特别棒,但又会感觉稍微有点繁琐。希望自己后面能熟练掌握。
在典型案例部分,王老师分享了采用议事制组织的一场辩论赛。辩论赛的主题是关于男女生座位的问题。这个案例让我深刻的感受到王老师真的是一位非常认真、用心在做班主任的人,哪怕在座位编排这一件事情上,她都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去调整。相比之下,我距离做个好的班主任差距还是太大了。很幸运能读到王老师的这本书。在高二年级来系统实施这些方法有点晚了,希望下一章能“淘”到更多适用的带班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