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你有一个不耐烦的上司吗?
“我的上司对我特别不耐烦,每次汇报工作或者会议发言时他都打断我的话,真是郁闷!”
我们再看看另外一个版本。
“我们的这些干部每次找我汇报工作,就在那里说呀说的,经常是听了15分钟也没听明白他们到底想说什么事情,只能在无法忍受的情况下打断他们!”
上述情况在我们的身边经常发生,问题的核心不是我们的上司不耐烦,而是如何提高沟通的效率?如何既能清楚地表达你的观点,又能让对方准确快速地把握你的观点?
那么怎样消灭你上司的“不耐烦”呢?(注意我说的不是消灭不耐烦的上司……)消灭上司的“不耐烦”,从“结论先行”开始。
第一步:结论先行,表明观点。
第二步:依次阐述支持你观点的要点A\B\C..…
第三步:再一次总结你的观点。
I:在工作中,我们最头疼遇上开会时滔滔不绝的领导,先是唠家常,再是假客套,说了半个小时就是进入不了整体,一个小时的会议,只有十分钟的信息是有效的。听取汇报工作时,我们最头疼的是遇上分不清信息主次程度的下属,不断的记录他的汇报内容,却不知道他最终的需求到底是什么?
在我们中国人的意识里,不太喜欢直截了当,我们习惯于做一些解释说明,但是这些习惯却并不太适合工作汇报、产品推介等等职场场合,尤其是时间就是金钱的商务场合。
【适用边界】在商务类的职场沟通中,时间非常紧迫,我们需要以结论先行的结构思考力为标准,先说结论,再说原因,这样会比较高效。尤其是商务环境下汇报工作、产品推介、商务演讲这样的正式表达。
【what】结论先行是一种先总后分的框架式表述,先总结后具体,先结论后原因,先重要后次要。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对方迅速抓住我们要表达的主旨,提高表达的效率和效果。
【不这么做的坏处】如果在表达的时候没有先明确结论,而是先说了特别多详细的内容,很容易让对方处于焦虑状态而变得不耐烦,因为他要猜你接下来可能要表达什么。而且一开始就表达了很多细节内容,对方会运用自己的经验和思考尝试着判断你的的结论和观点,这时候有可能你们的结论是不一致。但如果是先听到结论,就会自然地将后续的依据与前面的结论做一个连接,这样更容易认可你的结论。
【how】
要做到结论先行,只需要三步。
第一步:结论先行,表明观点。
第二步:依次阐述支持你观点的要点。讲述一下理由,阐述支撑理由的事实和依据。
第三步:再一次总结你的观点。
【适用边界】这种方式在商务环境下正式的表达场合说服对方的效果最好。如果我们跟家人说话,用这种方式,表达一定是高效的,但是从情感角度来看,效果并不一定好,因为家人之间需要的并不一定是你的建议或者结论,而是一个倾诉的对象。另外,当结果特别让人难以接受的时候,有可能先说原因后说结果更容易让人接受,比如医生向病人宣告重大病情的时候。
A1:有一次公司组织部门员工参加集体培训,由我临时负责与培训公司对接,在弄清楚培训的时间、内容和费用,以及公司内部参训人员之后,我需要跟领导汇报。汇报之前,我信心满满,觉得自己已经弄清楚了所有情况,只要讲给领导就可以了,而且不管领导问什么我都可以回答。在汇报的时候,我说,“我已经给对方确认过了,培训的时间是周六周日两天,周五就需要报道了。他们那边的食宿费是300元每人每天,培训费是2500每人,需要公对公转账……”还没说完,领导就打断我,直接问了我们几个人参加,需要打给对方多少钱,就没有了。
反思:在这次汇报过程中,我从一开始就长篇大论的讲了领导可能并不关注内容,没有意识到应该先汇报跟培训公司沟通的结果,这也是领导最关心的部分。如果下次培训还是我来负责对接,我会直接汇报结论:这次我们一共有5个人参加,分别是谁,一共多少钱。如果领导还愿意继续听,我再分别讲食宿费和参训费分别是多少,时间和转账方式等内容。最后再重复一下领导关心的结果。
A2:最近我们打算买车,跟父母的意见不太一致,我们想尊重自己的选择。下周我们要付款买车,需要跟父母进行一次沟通。我打算明天用结论先行的方式,跟父母表达一下我的想法。
(结论先行,表明观点)我们想了一下,还是觉得买我们看中的那款车。(依次阐述支持你观点的要点)(第一点)这款车的性价比高,在汽车之家和懂车帝APP上的排名很靠前,我好几个同事都推荐这款车。(第二点)而且这款车的口碑非常好,一款车能经得起时间检验,更新换代这么多代,说明市场对它的认可度高。(第三点)这款车的外形和内饰都时尚大气,符合年轻人的审美。(再一次总结观点)所以我们考虑再三,还是决定买这款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