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训练计划:有氧耐力跑+冲刺跑,98分钟。
今天计划,热身6个动作,4分钟;有氧耐力跑,配速7分39秒,82分钟;休息2分钟;冲刺跑5分25秒配速,持续27秒,休息1分21秒,重复5次;放松跑5分钟;拉伸6个动作,9分钟。
热身6个动作,4分钟;有氧耐力跑1小时22分钟,实际配速7分28秒,较计划要求快11秒;冲刺跑,502,446,505,455,528,平均配速5分3秒,较计划快22秒。
在马拉松训练的不同阶段,不同的跑法,我们都要确定相应的配速,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得到一个反馈,我们是跑快了,还是跑慢了。
明明是较长时间的有氧耐力跑,而你确当作马拉松配速跑,或作短时的冲刺跑,前者我们无法坚持一个较长时期的训练,后者,无法提升我们的耐力。
根据自己的马拉松成绩测算的有氧耐力跑速,我们再辅以现代记录设备,我们就会得到一个反馈,跑快了,达不到提升耐力的作用,并会令我们疲惫不堪,跑慢了,跑姿会走样,跑起来也一样的累。有了计划配速,也有了实际训练记录,我们就能分析我们实际与计划的偏离,从而适时校正我们的跑速,咕咚是一公里报一次,慧跑是500米报一次,其实很方便。
我们应该记得格拉德威尔的一万小时定律,这个理论只强调时长,很少有反馈,这不是一个纯粹的学术理论。因为他没有考虑反馈,比如,一个乒乓球爱好者,打一辈子,花上一万小时,他恐怕成不了世界冠军。就是这个道理。
安德斯·艾利克森《刻意练习》才是严谨的学术研究,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刻意练习理论是如何指导人们取得成功的。
大量重复训练
持续获得有效的反馈
精神高度集中
在其书中多次提到的就是“反馈”一词。
一万小时定律,打破了天才神话,可真正把自己练成高手的应该是刻意练习。
我们定计划,定目标,就是要进行刻意练习,只有具备可量化的计划、目标,我们才有可能得到有效的反馈,实现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