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心得00:这才是真实的儒家真实的孔子

      真实的儒家思想是怎样的。真实的孔子又是怎样的性格

      儒家思想有奴性吗?儒家是主张愚忠的吗?

      惯常的观念被认为是的,最重要的证据就是儒家提出了“三纲五常”。主流观念认为“三纲五常”体现了整个封建统治的各种关系,是儒家社会秩序的要求,称之成为封建立法的指导思想,是封建统治阶级用来控制人们思想、防止人民“犯上作乱”的思想武器。

      作为一种道德原则、规范的内容,确实可溯源于先秦时代的孔子,《论语》记载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观念。董仲舒最终将其归纳为三纲五常出现于《春秋繁露》一书,演绎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后来又被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归纳为变态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因此被读书不求甚解的现代伪革命者,将这一切的罪过溯源到孔子,最终成为孔子被近现代强烈攻击的罪证,并进行无理批判。

      孔子的主张是后人所诟病的那样吗?

      三纲五常不是孔子说的,即使三纲五常就一定是现代批判的那种含义吗?未见的!

      因为,三纲该怎么理解,从来没有统一的解释。三纲中纲字的含义都是各取所需的:统治者认为维持正常秩序的必不可少的行为规范:纲是纲纪的意思。而更有人认为纲具有代表性、规范性、表率性、领导性的含义,三纲说的是君主要作臣子的垂范,父亲当好儿子的榜样,丈夫是妻子的表率。其实人家是先对君主提的要求。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楚王好细腰,后宫多饿死。后者的理解更据有合理性。

      说实话,儒家从来也没有主张过愚忠思想。最明显的是离孔子年代最近,影响更大的孟子的主张: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君的分量比民轻多了,你比我差了两级呢!小样!

      “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面对独夫暴君,大可拿出刀来诛之。弑君?不存在的!诛一夫,为民除害耳。够狠吧!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仇寇”。

      醒醒吧哥们,咱是平等的!

      封建社会的民间也不都是逆来顺受的顺民,不是都认可统治者的解释。

      比如后世《封神演义》就提出“君不正臣投外国,父不正子奔他乡,夫不正妻可改嫁。”

      忠于你!凭什么呀?大不了一拍两散。

      还有更狠的呢!

      《西游记》更干脆“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上述是孔子之后的事情,作为儒家最高代表的孔子是怎么主张的呢?我们可以从记录孔子部分言行的《论语》中寻迹。

      确实,三纲五常最为人认可早期证据来自于孔子。《论语》记载: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简单字面意思为:齐景公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说:“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

      其实,这句话是很中性的,没有体现出后人所诟病的“君臣父子”主义含义,也看不出孔子有要求臣子必须愚忠的内容。

      孔子可不是那种愚忠认命的人,知其不可而为之才是孔子。

      纵观论语,孔子没有说君权天授,国君也不是什么神圣不可侵犯的角色。这一点《论语》中有石破天惊的表述。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雍指冉雍,姓冉名仲弓,按照等级观念,出身不好,孔子曾经形容其为“犁牛之子”。但是冉雍才德兼备,甚为孔子推崇,临终时在弟子们面前夸奖他说:“贤哉雍也,过人远也。”南面就太好理解了,大家公认古时尊者的位置是坐北朝南,天子、诸侯皆面南而坐。

      因此,按照公认的标准应该解释为,孔子说:“冉雍这个人具有帝王之才,可以做一方诸侯。”当然更多的却被后人认为,这里的南面是做官的代称。所以这句话大都被解释为,孔子说:“冉雍这个人啊,可以让他去做一个部门或一个地方的长官。”

      这就是典型的双标了,后人说南面有几个指做官的?孔子怎么不说"雍也可使为政。"

      因此,可见孔子对当时的等级制度是不满的,无论做帝王还是为大臣,都应该选贤任能,平民照样可以做国君。连所谓“君”都可以由民取而代之,何谈愚忠于君。所以,愚忠不是孔子的本义。

      在孔子眼中,大家都是平等的。

      当然,政权交替会混乱一时,最终受罪的还是底层民众。所以,冉雍虽有帝王之才,孔子并没有鼓动他去造反。而是希望大家各行其是,使得社会生活可以正常运转,那怎么才能政通人和呢?看下面的记载。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通常解释为,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政治。孔子回答说:“国君要像国君,臣子要像臣子,父亲要像父亲,儿子要像儿子。”景公说:“好哇!如果真的国君不像国君,臣子不像臣子,父亲不像父亲,儿子不像儿子,即使有粮食,我能够吃得着吗?”

      其实这种单纯的字面意思并不精确,真实的含义并没有直接说出来,隐含的意思可能与统治者的想法并不相同,这里孔子把“君君”“父父”放在“臣臣”“子子”之前,原因可能也不是什么上下尊卑,而是把实现政通人和的更多的更重要的责任和义务交给了君和父,而不是更多地要求下层人民尽义务。也就是说,孔子认为首先国君要像国君,父亲要像父亲;然后才是臣子要像臣子,儿子要像儿子。侧重点在前,只有君像君,父像父了;然后才会臣像臣,子像子。有了前因才会产生后果。如果君不君,则臣不臣;父不父,则子不子。

      这里的前后两句同等重要,而且后者在孔子心目中更加重要,不然就会删去后一句了。

      最好的证明还是前面所提孟子的主张,“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仇寇”。我想孟子时代孔子比后世近得多,也更能准确理解孔子的初衷。孔子只是没有说得像孟子那样直白而已。

      为什么可以这样理解?孔子告诉你了吗?当然,《论语》中可是有足够提示了。《论语》中孔子明确提出了理解问题的方法。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认识问题的关键在“叩其两端”,也就是从正反两个方向考虑才能发现问题的根源。这不就好理解了吗?君君则臣臣,反过来呢,若君不君则臣不臣。

      在孔子的眼里,责任和义务是双向的,不能单纯苛责下层阶级。这一点,《论语》中有明确的大量表述给这句话做了精准注释。

      臣民不是无条件服从君的。君做得好,臣民才会臣服: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勤,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勤。’”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你做的好,我们才众星捧月。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百姓足,君孰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你做得好,才有资格要求臣民信服。

      做得不公还要去臣民服服帖帖?拉倒吧: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做得不好还要求我以德报怨,怎么可能呢?

      你想乾纲独断?

      “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臣民赞扬舜汤可不是因为什么天命,而是他们顺从民意。

      要是你的主张与民不符,还要求臣子无条件服务于君?下级必须服从上级?妄想!

      “伯夷、叔齐何人也?”我能伺候你?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弑父与君,亦不从也。”我是有原则的!

      “道不同,不相为谋。”志不同则道不合。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危邦不人,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咱一拍两散。大不了老子走人。

      什么?我得用你的平台?学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

      “有美玉于斯,韫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

      是的,“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可别忘了,买卖都是平等的,你情我愿才行。

      买卖不成仁义在,总得讲个情面吧。

      礼节?哼哼!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必在汶上矣。"

      这还是客气的,还有更狠的呢!

      “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

      就是告诉你,我没有出去,就是不待见你。不能这样,你不是说了要敬上吗?总得守信吧?

      怎么着,道德绑架我?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只有符合道义的诺言,我才会履行。不然呢?算我没说。

      儒家可是什么都敢说的!

      “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大家都往前君主身上泼脏水,奉承当前君主的英明,我可不会人云亦云,你也是犯上造反起家的,你的前君主未见的像你说的那么不堪。

      孔子是什么人啊!可不是后世眼中的文弱书生,而是仗剑出行的儒者,是礼乐射御书数精通,文武全才的全科老师。是别人讲理讲不过,动手打不过的人!

      你指望这样骄傲的人唯唯诺诺、伏低做小?咋想的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2,607评论 5 47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047评论 2 37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9,496评论 0 335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405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400评论 5 36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479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883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35评论 0 25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743评论 1 295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44评论 2 31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12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09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881评论 3 30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891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36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783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16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