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寂寞空庭春欲晚"这句诗大家一定都很熟悉哈,因为2016年的一部国产古装剧就是用这句诗命名的。
非常喜欢的一首诗,然,读起来却是非常伤感,一种凄凉、无奈、落寞的感觉。
“一入宫门深似海”,如今我已入宫十几载,困于这红墙绿瓦之中,硬生生的将爱恨磨灭。
望着眼前高高的宫墙,是无尽的等待,难以言说的心酸。
然而,等待的不是荣华富贵,而是万丈深渊。
这是一位身在宫闱之中少女的真实写照。一个人处于深宫,终日没有人来,无聊无赖,身如槁木,心如死灰,对生活没有了祈盼,对人间没有一点眷恋。
哀,莫大于心死。当此之时,已同行尸走肉,没有一点生的意趣,又如一潭死水,风也吹不起半点涟漪。
虽然还活着,心已被寂寞和绝望杀死,没有一丝情感,一任时光空空流逝,哀叹着红颜老去。
历代宫闱之中,许多人一生连皇帝的面都不曾见过。所以会有昭君去,而元帝惊,诛尽画工也已迟。
而更多的是终日忍受着孤寂无聊,消磨岁月,最终老死深宫。
她们虽身在皇宫,或被外人羡慕,然而她们的愁苦又有几人知晓?
正如我们诗中所描述的那般,高墙深院,寂寞空庭,紧闭的大门里,只有一树梨花正开得繁盛。
深深的宫闱内,是一张缀满泪痕的脸,已被岁月的风雨,镌刻成一曲悲凉的落寞。
空荡荡的庭院,没有留下一个让人回味的人影,这个孤寂的夜晚,紧掩的重门,会有一双多情的手来打开么?
十六岁的花季,藏在记忆的深处,是一株亭亭玉立的荷,永不凋谢。
模糊的视线里,青春如一只越飞越远的小鸟,消失在时光的码头。
最后一朵梨花,也被季节的手无情地摘下,花开花落,有谁知道?
面对这春日美景,她没有心情多看一眼,终日闷在一室,没有盼头,没有感情,就如一盏灯,燃烧着,只待油尽灯枯。
我们今天聊刘方平,唐朝诗人,今河南洛阳人。他出身高贵,是匈奴族后裔,唐初凌烟阁开国功臣刘政会的玄孙。
他容貌清秀娟丽,皮肤白皙,犹如美玉般无暇,是出身名家的风流士子。
他是震惊时代的美男子,在唐朝,除了被人们推至首位的武元衡之外,刘方平也是美得不可方物,这样来形容一个大男人的美貌总有些怪怪的哈。
直到本世纪初,一些动漫产业也还以刘方平为原型,塑造了一系列才貌双全的动漫形象。
作为中唐诗人的他,才比李白,貌比潘安,也可以说唐代诗人群体中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了。
他才华横溢,但仕途坎坷,天宝前期曾应进士试,科举不中,从军被拒。从此隐居颍水、汝河之滨,终生未仕。
据说刘方平在当时仗着自己的高颜值,做过许多有悖于道德伦理的事情……
作为一个美男,他外出求仕期间,自己的老婆竟耐不住寂寞,与寺里的僧人有染。
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凛冬,她老婆在与和尚幽会回家的途中,不慎跌入雪坑,死了……
而刘方平的夫人,原本出身于书香世家,也算是一个才女,膝下还有三子,分别为:刘眉、刘含、刘霜,后来在文学上都颇有造诣。
这样的家庭可谓是美满,但出现这种事也确实是大跌眼镜,但凡事皆有因果。
据史料记载亨通之时,刘方平曾包养过男宠……很有这方面的倾向。
也许娶妻生子是为了掩人耳目罢了,实则是为了掩盖其那方面的爱好,这也就难怪他的妻子的种种行径了。
还有一件更不可思议的事,他竟然把自己的小侄女卖到了青楼。
关于其人品,我们不做太多赘述和评判,但刘方平的才华是不可否认的。
他的诗写得是极好的,尤其擅于写作寓情于景的绝句,亦擅画山水,风景只在转笔之间便能跃然纸上。不然也不会为萧颖士“萧夫子”所赏识。
其与皇甫冉、元德秀、李颀、严武等交好。其诗多写闺情、乡思,思想内容较贫弱,但艺术性较高,善于寓情于景,意蕴无穷。
其《月夜》 、《春怨》、《新春》、《秋夜泛舟》等都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作。
而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春怨》尤为突出,下面我们就一起欣赏一下。
《春怨》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唐•刘方平
赏析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开头两句的意思是纱窗外太阳慢慢落下,黄昏渐渐降临;宫门幽闭,无人看见我悲哀的泪痕。
纱窗:蒙纱的窗户。
金屋:汉武帝幼时,曾对长公主(武帝姑母)说:“若得阿娇(长公主的女儿)作妇,当作金屋贮之。”这里指妃嫔所住的华丽宫室。
这是一首宫怨诗。点破主题的是诗的第二句“金屋无人见泪痕”。
句中的“金屋”,用汉武帝幼小时愿以金屋藏阿娇(陈皇后小名)的典故,表明所写之地是与人世隔绝的深宫,所写之人是幽闭在宫内的少女。
下面“无人见泪痕”五字,可能有两重含意:一是其人因孤处一室、无人作伴而不禁下泪;
二是其人身在极端孤寂的环境之中,纵然落泪也无人得见,无人同情。
这正是宫人命运之最可悲处。句中的“泪痕”两字,也大可玩味。泪而留痕,可见其垂泪已有多时。
这里,总共只用了七个字,就把诗中人的身份、处境和怨情都写出了。这一句是全诗的中心句,其他三句则都是环绕这一句、烘托这一句的。
起句“纱窗日落渐黄昏”,是使无人的“金屋”显得更加凄凉。
屋内环顾无人,固然已经很凄凉,但在阳光照射下,也许还可以减少几分凄凉。
现在,屋内的光线随着纱窗日落、黄昏降临而越来越昏暗,如李清照《声声慢》词中所说,“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其凄凉况味就更可想而知了。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最后两句的意思是寂寞幽寂的庭院内春天已临近尽头,梨花落满地面而院门紧掩。
空庭:幽寂的庭院。欲:一作“又”。
第三句“寂寞空庭春欲晚”,是为无人的“金屋”增添孤寂的感觉。
屋内无人,固然使人感到孤寂,假如屋外人声喧闹,春色浓艳,呈现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或者也可以减少几分孤寂。
现在,院中竟也寂无一人,而又是花事已了的晚春时节,正如欧阳修《蝶恋花》词所说的“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也如李雯《虞美人》词所说的“生怕落花时候近黄昏”,这就使“金屋”中人更感到孤寂难堪了。
末句“梨花满地不开门”,它既直承上句,是“春欲晚”的补充和引伸;
也遥应第二句,对诗中之人起陪衬作用。王夫之在《夕堂永日绪论》中指出“诗文俱有主宾”,要“立一主以待宾”。
这首诗中所立之主是第二句所写之人,所待之宾就是这句所写之花。
这里,以宾陪主,使人泣与花落两相衬映。李清照《声声慢》词中以“满地黄花堆积”,来陪衬“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词中人,所采用的手法与这首诗是相同的。
从时间布局看,诗的第一句是写时间之晚,第三句是写季节之晚。
从第一句纱窗日暮,引出第二句窗内独处之人;从第三句空庭春晚,引出第四句庭中飘落之花。
再从空间布局看,前两句是写屋内,后两句是写院中。写法是由内及外,由近及远,从屋内的黄昏渐临写屋外的春晚花落,从近处的杳无一人写到远处的庭空门掩。
一位少女置身于这样凄凉孤寂的环境之中,当然注定要以泪洗面了。
更从色彩的点染看,这首诗一开头就使所写的景物笼罩在暮色之中,为诗篇涂上了一层暗淡的底色,并在这暗淡的底色上衬映以洁白耀目的满地梨花,从而烘托出了那样一个特定的环境气氛和主人公的伤春情绪,诗篇的色调与情调是一致的。
此外,这首诗在层层烘托诗中人怨情的同时,还以象征手法点出了美人迟暮之感,从而进一步显示出诗中人身世的可悲、青春的暗逝。
曰“日落”,曰“黄昏”,曰“春欲晚”,曰“梨花满地”,都是象征诗中人的命运,作为诗中人的影子来写的。这使诗篇更深曲委婉,味外有味。
备注: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部分诗词释义及赏析资料选自《古诗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