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读《刻意练习》之前,我是天才论的支持者。从我自身的体验和对他人的观察,我发现有些人,真的不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就可以做什么都毫不费力;而有些人,即便倾尽全力,依然如“老牛拉破车”,最多混个中上游。所以,我一直都认为,都是天生的才华造就的差别。
我有个同学,真正的学霸,无论考什么试,她都手到擒来。但是,我们几乎看不到她怎么用功,相反,她有很多“不学无术”的小癖好:上课偷着看小说,对各种电视剧痴迷,还有一股吓煞他人的花痴劲。但无论她平时怎么折腾,一到考试,依然是班里的佼佼者,所有人都说他聪明,认为她前途无量,必成大器。
与这位同学相反,我认识一位真的很笨的朋友。她学习不好,中学没毕业就辍了学。但似乎做什么都不顺利,每份工作干不了两年就会被辞退。有一次,我们一起学车,看上去精神抖擞的她,只要一坐在驾驶位上,就开启了大脑短路模式:没有方向感,手忙脚乱,眼睛不知往哪里看,教练说过多次的指指令,仍然不能领会。跟她一起练车,特别受罪,不是憋车熄火,就是突然加速前进,然后来个突然急刹车,经常把我们惊出一身汗。
这位朋友学车一年,最后还是没有拿到驾证。有次,她很沮丧的告诉我,她从小就是笨手笨脚,做什么都不行。她说造物主真的很不公平,像她这种人,将来该如何安身立命?
其实,每个人的身边,都可能出现过我同学这样的学霸,也出现过我朋友这样的学渣。所以在很多人的意识里,一个人聪不聪明,有没有天生的才华,形成了我们对ta的刻板印象:将来能走多远,能不能在社会中出人头地。
因为我自己曾被老师评价过不聪明,不付出十二分的努力,绝不会追平那些稍稍努力一下,就锐不可当的聪明人。所以我特别羡慕那些聪明或者有天赋才华的人,因为他们总是轻而易举的出众,成为老师和父母眼中让自己学习的榜样。
羡慕归羡慕,我从来不会拿自己跟他们比较,因为,我认定导致我们差异的,不是我努不努力,而是他们有我没有的天赋才华。就算我再努力,也不可能超过他们,没什么还要白费力气呢?尤其想起那句话,“比你聪明的人,比你还努力”我就泄气,连最起码的尝试都不敢。
我认定自己是普通人,没有天生的才华,就该过着平凡的日子。什么功成名就,出人头地,那是跟我无关的另一个世界。
所以,一直以来,我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不思进取。我怕就算我拼尽全力,还是抵不过那些聪明的头脑。
2.
当我看完《刻意练习》,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似乎被捆绑了很久后,突然释放。原来我没有自己想象得那样糟糕,我一样可以变得很优秀,甚至成为某个领域或行业的杰出人物。
这本书专业性很强,洋洋洒洒极尽二十万字。列举了大量的研究案例,来论证杰出人物之所以杰出,并非是天生的才华,而是有目的的练习。只要遵循正确的方法刻意练习,任何人都能变得出众并且杰出。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将本书中最能给人信心的部分内容做了整理。因为我发现,读这样的书,不太容易。可能是思维或者文法的差异,外文翻译过来的书,尤其这种理论性强的专业书籍,精神需要高度集中,才能把其传达的意思领悟清楚。记录下来,时时翻看,给搁置已久的梦想找个重新燃放的理由。
a.在没有尽全力之前,不要说自己没有天赋。
很多时候,我们尽力做好了一件事,就会获得很多正面的反馈,比如父母和他人的赞赏,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出众带来的巨大成就感和自我实现的满足感。能做好一件事,天赋才华只是在起始阶段起了一定的作推动作用,到越到后来,发挥的的作用越有限,相反,努力或者以正确的方式刻意练习,才是致胜的关键。
别人认为你有天赋的才华,所以才做的这么好。可事实是,因为你做的好,才被认定有才华。所以,千万不要被才华唬住,拼尽全力,是有没有天赋的关键。
b.有目的的练习需要走出舒适区。
很多励志的文章,都强调走出舒适区的重要性,不然就永远不会进步。但一定要注意分寸,最好是在离舒适区不太远的地方设立一个能够达到的甜蜜点。也就是要确立一个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使之具备可行性与挑战性。
挑战越大,变化越大,但不要太过,在长时间内,过分地逼迫自己,可能导致倦怠和学习底效。大脑和身体,都对处在舒适区之外却离得不太远的“甜蜜点”上的挑战,改变最迅速。
c.刻意练习,可以使你在任何你梦想的领域或行业成为杰出人物。
刻意练习,针对每一个有梦想的人,针对每一个想学习画画,编程,吹萨克斯管,写出伟大小说的人,针对所有那些想掌控自己的人生,塑造自己的潜力,不向命运低头,不甘心于现状的人。
在这个快节凑的时代,很多人活得很焦虑,不确定未来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而自己又没有应对的能力。所以很多人会很努力,希望通过学习,排遣一下无处安放的焦虑,并且最好能出人头地。但大部分人不确定自己在哪一方面有天赋,所以总是走在尝试的路上,到头来像个没头的苍蝇,反而越来越焦虑,觉得自己做这个没天赋,做那个没毅力。
刻意练习告诉我们,专注和投入至关重要。无论做什么,仅仅尝试一下是不行的,都需要全神贯注和尽最大努力。
d.富兰克林是如何提高写作水平的。
开始时,他无法做到在写作时文思泉涌,信手拈来,为弥补这一不足,他先把看过的优秀文章改写成诗,因为写诗迫使他想出大量其他不同的词语。然后再改写成散文,他会把写出来的文字跟原来的文章做对比,找出差距,在对比中逐步提高自己。
这使他形成一个习惯:找到正确的词汇,并且增加对词汇数量的积累,以至于可以迅速从记忆中调用这些词汇。然后再来完善文章的总体结构和逻辑。
写文字谁都会,但写出高质量的文章,甚至成为杰出的作家,都是需要付出很多的练习和努力的。没有人天生就会写好文章,只是他们在我们看不到的背后努力着,才能创作出一篇又一篇的杰作。
e.如何让自己的努力变得更有效
有目的的练习,需要逼迫自己走出舒适区,保持专注,但这些都是让人心力交瘁的活动。
杰出人物往往做两件有益的事。第一件是一般的身体保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并保持健康。如果你疲倦了或者生病,很难保持专注,并容易分心走神,这是刻意练习的大忌。否则,多少时间的练习也不会有效果。
第二件是将练习的时间限制在一个小时左右。太长,则无法保持高度专注。刚开始时,还要将时间压缩些。随着时间的推移,持续练习就更容易一些。因为身体和大脑将习惯练习和锻炼带来的痛苦。
此外,还可以将目标精心设置成一系列可控的小目标,每次只关注它们中的一个,每次到达目标时,给自己一个小小的奖励。
3.
每个行业或领域的杰出人物,都是通过年复一年的刻意练习,在漫长而艰苦的过程中一步一步改进,最终练就了他们杰出的能力。没有捷径可走。没有人喜欢这种充满孤独又没乐趣可言的练习,成功者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尽管他们也对这种学习感到厌倦,而且也可能受到其他一些诱惑的吸引,但他们依然能够保持投入。而那些没有成功的人们,只不过都“聪明地”放弃了。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每个人都要做好快速变迁的准备,最好的途径就是不断学习新的技能。我们需要从现在开始转变,对已经在职场打拼的成年人来说,运用刻意练习的原则,来掌控自己的命运,使得人生充满各种可能。
回到文章开头提到的聪明不聪明,不可否认,有智力很好的人,在做某件事时,比其他人容易理解和记住其中的法则,但也尽限于在新手期发挥作用。在达到杰出人物水平的漫长历程中,刻意练习所能达到的能力明显高于智力的因素。
我的那位学霸同学,最后考取了公务员,现在过着四平八稳的生活,没有了任何追求,可以料想,她在事业上会很早达到天花板。倒是那位笨手笨脚的学渣,现在美容行业做的风生水起,越来越向杰出靠近。
你看,不拼到最后,你永远不知道谁才是那个万中无一的绝世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