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间悲喜》这本书里,有一篇文章叫《写作与语文》,这篇文章的结尾,梁晓声是这样介绍自己的:一个实际上只有初中三年级文化程度的男人成了作家,就一个男人的人生而言,算是幸事;就作家的职业素养而言,则是不幸吧?起码,是遗憾吧?写作的过程迫使我不能离开书,要求我不断地读、读、读,读的过程使得以延续三年级以后得语文学习,我是一个大龄语文自修生。
梁晓声是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创作出版过大量有影响的小说、散文、随笔及影视作品。现为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他的创作风格极具特色,可归纳为:现实主义的英雄化风格、现实主义的平民化风格、现实主义的寓言化风格。
梁晓声的代表作有《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年轮》《知情》等,2019年凭借《人世间》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
看介绍觉得梁晓声这么厉害,怎么会只有初中三年级文化程度?
特地搜了一下,梁晓声在1968年,初中毕业之后,成为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一名兵团战士,7年的知青岁月,梁晓声和其他的知青青年共同劳动,抱团取暖,更多地了解了农村和农民,也更多地了解了中国这段历史,给后来梁晓声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无尽的源泉和素材。知青中的很多小故事成了梁晓声创作小说的原型。
由于写作能力突出,梁晓声被批准参加了全兵团的文学创作培训班,从此向文学迈出了第一步。
复旦大学的招生老师到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找梁晓声单独面试,梁晓声给招生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没想到梁晓声读了那么多的国外小说。之后梁晓声很幸运地进入到了全国著名学府复旦大学读书,毕业后分配到了北京电影制片厂,担任编剧。
在《写作与语文》这篇文章里,梁晓声写了他对语文、对写作的热爱。
他说:每自思忖,我之沉湎于读和写,并且渐成常习,经年又年,进而茧缚于在别人们看来单调又呆板的生活方式,主观的客观的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
但他更想说的是,他之爱读爱写,实在也是由于爱语文啊!
他小学三年级起就开始偏科语文,一直保持到初中,当年他的人生理想是考哈尔滨师范学校,将来成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当时他的中学老师和同学们都知道他有这个理想。
之后,十年动乱斩断了他对语文的偏爱,于是写成为他爱语文的继续。获得全国小说奖的作家之后,他曾不无得意地想,那么现在,就语文而言,他再也不必因自己实际上只读到初中三年级而自叹浅薄了!
但是后来他又意识到自己想错了,因为语文学识的有限,直接影响着他写作的质量,然后举了几个例子。
其中有个例子,他的儿子高二语文期中考试前,问他那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诗句是出自哪个朝代的哪个诗人的诗,当时他答作宋代翰林学士宋子京的《鹧鸪天》,结果错了,扣了5分。
众所周知那是李商隐的诗句,当时梁晓声也很感慨,若是高考,五分之差,有可能会改写了儿子的人生。
从这我们也可以看出梁晓声即便之后取得不少写作上的成就,但是他仍然不会忘记自己当初只有初中三年级文化程度,保持学习的心态,不断地读读读,写写写,才有了今天的成绩。
我们有些人可能没有特别好的学历和出身,但是如果我们能保持热爱,保持学习的心态,不断地去精进和打磨自己,哪怕不会取得很大的成就,但最起码也会小有成就。
在梁晓声《人间悲喜》这本书里,可以读到的东西有很多,有梁晓声和他的家人,有社会哲学、人生道理,每一篇都值得人回味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