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昨日想写,脑子浆糊。今天休息一天半血复活,待明日满血恢复,重整山河。我第一次追歌,是在初一,那时对黄家驹《真的爱你》喜欢的不得了。记得我的第一本歌曲磁带,是录音带。我的初中同学帮我录制的,其中的三首依然记得《真的爱你》《大地》《不再犹豫》。我买的第一本磁带是黄家驹的专辑,第二本磁带是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曲。
此刻回想当年,犹如昨日,每晚拿着爱华随身听,反复的听他的歌。我出生在一个城镇,初中去家附近地级市一个私立中学学习。小学时,我的随身听属于很高级的价格450元左右,初中我这土包子进城,才认识了索尼随身听,小而精很漂亮,但我仍喜欢我的爱华,从未奢望换一个更好的。那时我的焦点都在学习成绩上,因为每年4000元左右的学费与家长的严厉,当时有我父亲同事的几个孩子同去这个学校,家长之间无聊的攀比是一种压力。我希望拿学习成绩回馈父母,并获得认可与赞美。
马云与张勇都说过:我们公司当时有一个用人标准是招苦大仇深的人。假如我出生70年,或许我会成为阿里的一员,我的初中过的并无色彩,那时数学成绩超强,几何代数当属班级第一,解出过老师解不出的代数题,解题思路有时是一种直觉,特别是几何证明题,你需要各种尝试,最终找到一条能走通的路。假如我现在拥有逻辑思维能力,基础应源于学生时代的训练。
黄家驹是我最喜欢的歌手,没有之一。我认为在音乐中可称为大师级人物,创作能力与李宗盛不分伯仲,唱功胜过李宗盛。黄家驹的作品从13岁开始与我同行,李宗盛是30岁开始与我同行。其他歌手仅是匆匆过客,犹如鲜花,闻过并无回味,只有些刺鼻的快感。刘欢《在路上》《情怨》《重头再来》,韩磊《等待》《向天再借500年》《花开在眼前》,这两个歌者的表达方式,只能去欣赏,其词曲内容与旋律并不与我的年代相匹配,但这些歌总会循环播放。
刘德华《今天》《十七岁》、周华健《全部好听》、周传雄《黄昏》《记事本》,薛之谦《演员》《绅士》,赵雷《成都》《画》《三十岁的女人》,网红歌手(把一时红的人,统称为网红)《野子》《悟空》,《大风吹》这类歌曲,好听但不会总重复去听。
2012年,好声音第一季播出之后,我一直关注一个歌手的成长,期待他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品,梁博。《男孩》与《日落大道》这两个作品,可以说有点意思。现在我依然看好他,由于年龄原因,作品还是缺少厚度。当时一起出名的好声音歌手,如今已泯然众人矣。
我想,通俗音乐、西洋乐器、中国乐器这所有的音乐表达方式,它最终表达是生物(人与动物)的情绪,悲伤、寂寞、绝望;恐惧、焦虑、担忧;喜悦、幸福、快乐等等。没有词的音乐要求人拥有更高级的鉴赏力,辨识它的旋律与节奏所要表达的内容,思绪和心情与音乐产生共鸣,那是很爽的事。所以通俗音乐是大众文化,钢琴曲与交响乐是小众文化。大师级的音乐人永远出在无词的旋律中,喜剧的大师卓别林,用最复杂的、含蓄的方式表达人类情感,艺术之间是相同的,是最高级的表达。
有时无声胜有声,高山流水觅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