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
我以前做计划时,习惯罗列一个“待办事项清单”(to do list),但现在发现,更应该做的是“优先事项清单”(priority list)。重要的事,应该排在最前面,提醒自己尽快做,而非先易后难。
另一个曾经做计划的习惯,是列出新一年的心愿清单和具体到当天会做的事情。这只能叫wish list和daily plan。但是,对于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如何用一个3年或5年的规划去靠近它,再把这个大目标分解成月度目标,却是我鲜有认真思考并坚持行动的。而这,才可以被称作自己人生的vision和long-term plan。
行动
开始思考和制定自己的vision和long-term plan以后,如何激励自己实施下去?首先,要培养对自己提问的习惯。“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要达成什么样的目标?然后,我应该怎样去实现它?” 把这些提问内化成习惯以后,我们需要对priority list保持足够的专注。“忍心”将手机放在一旁(充电或静音也不错)。一次只做一件事。如果它太烧脑,那么起身动一动,换个脑子,灵感有时也就悄然而至。
其次,要不断扩大自己的“学习区”外延,通过挑战自我,获得成就感和持续动力。我们知道,人的状态可以分成“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如果一直呆在自己的“舒适区”,除了“温水煮青蛙”,还会不时有无聊重复的感觉。但是“无聊重复”并不是生活和工作的宿命。只要我们保持好奇心,随笔写下每天的收获体会,那么积少成多,有一天也可以形成自己的观点。特别是那些收获体会,怎么可以和自己的priority list联系上?有哪些认知是可以迁移、应用于自己的工作?
我有一个做教育的朋友,每天坚持在自己的朋友圈发“收获体会”。而每一条信息,都是和自己的教育工作联系起来的。比如,在情人节这一天,她提到:“北京被爱的氛围萦绕。但是这种爱的表达,难道只能是一年一次吗?情人节也开始在幼儿园兴起。老师教孩子们制作卡片、礼物,互相拥抱,并对对方说我爱你。这样的节日,教会孩子对家人朋友表达爱。所以,爱的表达,也不应限于节日,而是每一天。” 所以,每天可以给自己布置一个小作文,把“收获体会”和自己的工作联系起来。这样,慢慢的,自己的洞察力也越来越敏锐。
“知行合一”是很难。但困难并不是懒惰的理由。即使每天只要进步一点点,你也可以对自己赞赏和嘉许!正是有持续的自我激励,我们才可以更好地把事情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