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课程让我深受感动,但是由于时间关系,我现在只说下午最后的“彩蛋”课程对我的影响吧,其他的抽空再补上。
今天下午陈大伟教授给我们带来了《教师专业成长与观课议课》的讲座。陈老师的讲座非常精彩,而且形象生动,我听得津津有味。马上到了约定的结束时间,陈老师说,我们不能做一个拖堂的老师,于是他按时进入了讲座的尾声。但是坐在台下的我多希望张老师可以拖堂,我直勾勾地看着他,用期待的眼神祈祷他可以再多讲一些,但是好老师怎么会拖堂呢?
今天是我第一次听陈大伟老师的讲座,但是我真的获益匪浅。他先从师生在课堂上应该保持的距离开始讲起。听着陈老师娓娓道来的信息——师生之间应该保持的距离是45厘米~1米,我开始回忆自己在课堂上和孩子们相处的情形。
作为一个新老师,我一直在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对待孩子,既有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的要严格、要凶的阶段,也有培训的时候强调的要耐心、要微笑的阶段,更加有两者之间无法磨合、融合的阶段。现在这段时间,没有特殊原因,无论我的心情如何,我还是微笑着走进教室,希望他们喜欢上数学。但是教学中总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作业不交、上课不认真,于是我又开始严格起来,而一旦严格起来,在进入教室前很难再微笑着进入教室。这个时候,我想我是应该好好反思自己了,让孩子把神经绷得那么紧,也让自己这么累,会有效果吗?课堂变得比以前更加不轻松了,我的注意力、精力更多花在抓孩子们身上了,他们的学习真的变成了被动学习。难道被动学习的效果会比主动学习的效果更加好?我想,回去之后,我又要对他们变脸了。我就像一个魔术师,一会红脸一会白脸,但是正是经过陈老师的提醒,我才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
其次,陈老师提到,老师教的是生活而非仅仅是知识。当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忽然从梦中清醒过来,我似乎又错了。虽然在课堂上我很关注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品德心性的养成,但是我更加关注的是我是否把这个知识点传递给孩子们了,我以为当我把重难点解决的时候,这堂课就算是成功的了,我甚至会弱化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但当我听到“聪明的人能听明白话中有话”的时候,我忽然发现这句话特别适合我班上的孩子们,他们虽然已经五年级了,但是他们总是迟钝、不爱动脑筋,画公仔总是要画出墙他们才能明白自己做错了事情。以后,我想我可以更多使用这些话外之意和弦外之音了。
除此以外,陈老师还给我们带来了很有有趣的观点,每个观点都用事例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最后还给我们看了《超脱》的一个片段,仅仅一个小片段,陈老师居然总结了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小点子,我深深佩服陈老师的功力,期待下一次再洗耳恭听这样的精神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