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乘坐公交车,站停后,自己面前空座上来一对母女,母亲的年龄也就三十多岁,小女孩儿六七岁左右,她们的无意间的对话引起我的兴趣,小女孩子说:“妈妈,我刚给完乞丐叔叔钱后,旁边的人却说乞丐叔叔是骗子,妈妈咱们是不是不应该给呀,钱给错了吗?”这时这位中年妇女身子转向了她女儿,眼睛盯着小女孩儿的眼睛认真的说:“妈妈说咱们做的没错,因为你看他是不是很可怜?”“是呀。”“那么咱们给他钱帮助他,咱们这是在完成一件好事,对吧?”小女孩儿点点头,“他是不是骗子同咱们所做的给他帮助不是同一件事,或许他真的是骗子,那么错的只能是他,怎么可能是咱们把事情做错了呢?这是不相关的两件事儿你明白吗?”小女孩儿点了点头好像是明白了,由于离得我很近这一段对话一字不漏的钻入耳中,我的心瞬间被女孩母亲的话语震撼到了,同一对象上不同的两件事儿分析得有理有据,对与错条理分明,我的思绪不由得延伸开来……
在日常生活中,有太多的境遇与母女二人的对话极其相似,如面对环保垃圾分类的问题等,太多个别人不能够自觉的进行,当遇有批评时,他还振振有词的讲自己比那些什么做地沟油、卖三氯氰胺奶、苏丹红辣椒油等好太多了,现在用女孩母亲的逻辑帮分析他一定是在这方面出现错误,把两件本不相关的事情硬联系到一起,可能只是为了转移视线罢了,用大的错误来掩饰自己的小错误,用不善良的迁怒方式来逃避责任罢了,这样的人生活中比比皆是,总是将两件事儿当成一件事来理论。
现如今人们太多时候一直被网络媒体等太多负面的新闻所影响,负面的东西有时不自觉的被放大,并直接左右着多数人的行为。如去年央视春晚中出现小品《扶不扶》是那么的如此受欢迎,也正说明了这点,每人在欢笑之余扪心自问一下,假若自己真的遇到了,扶还是不扶呢?以往没有答案的人,如果听到那母亲与女孩间的对话,我相信他一定会找到答案,因为扶是自己良善体现,跟其他无关。
有时,我们人类就是太过聪明了,总是在内心想像把他人伤害想成对自己的伤害,于是在自己内心深处升起的良善被偶而飘荡天空的阴云遮蔽,七岁的小女孩儿尚且疑问的事却经常被我们在未想明白之前,就下结论给否定了。太多时候我们因为一个人的讹人错误而成为自己变成冷漠的借口,太多时候因为他人有恶行而成为自己不断犯错的借口。由此可见成人的我们太多时候并不真的良善,真的良善应该是不迁怒的,是无借口的,正好比那母亲所说的你的良善和他人的恶行是两件事儿。